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建设途径
作者:陈忠辉 字数:2628 点击:
摘要:在我国的现阶段,由于资源分配不合理,资源发展不平衡,导致各方各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种现象。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由于体育文化的建设需要受到经济建设的影响,经济建设的水平低,就没有多余的资金去发展体育文化,进而体育文化的建设水平地下。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渐渐地出现了功利化的这种思想上的潮流,这种发展趋势,导致某些的体育活动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在这种的思想潮流之下该如何继续从事体育与体育文化教育的发展,将民族文化与体育文化之间进行相互结合,将体育文化的资源进行综合性的开发,这是一个复杂性的过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 09-0260-01
前言:体育活动是一种可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的因素,不管是在那一个年龄段都需要经常性的去参与一些体育活动,感受一下体育精神,进而加深对体育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国家和政府表示深刻的关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我国近年来逐步重视文化复兴,特别是从体育文化的角度。体育文化具有多种维度的价值,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体育文化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困境
1.1 发展不平衡,场地以及资源不充分
我国国土面积庞大,各地资源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的经费相对较为充足,西部欠发展地区则经费紧张。再加上由于地域的不同,当地的人民风情以及生活习性的不同,在体育文化教育的传播过程当中的教学教育方式有所不同,并且我国的教育内容的体系过于庞大,对于体育文化教育的认知也有所不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这就要求在体育文化的传播发展的过程当中,教授者与学习者两者之间做到相互的融合,相互的配合。体育文化教育不仅影响人类的行为方面,更能指导入类的精神层面,由于不同的地域的教育形式不同,体育文化涉及的因素也不同,包括精神方面,精神方面的因素聚集了体育的理念以及体育的精神,并且在精神方面的运用中还有人文精神方面的渗透;包括物质方面,物质方面就是将体育理念以及体育精神还有自身民族文化的特点融入到一个标识当中,通过简单的标识反映出有关体育方面的文化,渗透体育文化的内涵。
1.2 学校和学生对于体育认知不够
体育课不仅仅是教授某一项体育活动的课程,上体育课更重要的是可以反映出这个学校的风气以及社会的风气以及走向。由于体育文化教育的代表性,深刻地反映出我国现代体育的教学水平教学内容,以及体育精神,深刻地反映出我国现代教育的知识体系以及教学内容,以及人文精神。体育文化教育作为两者的交叉点,即代表着我国现代的体育文化教育,也代表着我国的现代教育。体育文化教育的映射性很强,我国的青年群体的精神面貌,以及广大青年群体的身体素质都可以从这一个方面体现出来。从精神方面上来讲,体育文化教育可以映射出我国当代青年群体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还有昂扬的斗志,饱满的激情,这些精神方面上的因素,对于人们的塑造程度大,对于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与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上,现代的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作用。
1.3 教学方式古板,缺少互动性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往往采用动作讲解,学生练习,动作纠错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教育模式使得课堂上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课堂氛围过于古板单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体育教学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现代多样化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自主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对体育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高职院校学生一般都处于青年时期,这个时间段的教学对学生的日后的成长以及发展来说很重要,学校教育模式和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课堂、老师本人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个时候,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更加需要通过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来激发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适应时代发展。
2.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拓展的新途径
2.1 加大宣传力度
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需要加大力度宣传阳刚性的方面,树立正确的体育文化价值观,通过各种宣传媒体进行体育文化的宣传,鼓励学校师生参与其中。
2.2 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
虽然我国的资源发展不平衡,教育经费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高职院校要尽最大程度上的去满足学生对于不同体育器材的需求。对于运动场地要进行更新,并且需要做到一定时间进行维护与修复,还需要规定好运动场地开放时间。
2.3 引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并加强培训
定期对教师队伍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还需要有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监督队伍,才能更好地提高整个教学质量。所以加强对教学人员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只有把好进口关,将优秀的教师人才吸引进来,并且不断加强其教育培养,关注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理论学习,将体育教学多样化。
3.结语
自从我国确立“体育强国”的战略以后,国家对我国的体育文化教育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体育强则国强。随着我国民众对体育活动的热爱程度的增加,体育活动的样式也越来越丰富,从昔日的样本单一到现在的异彩纷呈,但是始终没变的是体育的精神,体育的文化。
虽然我国目前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但是在不久的以后,国家和政府会积极改善这一方面,会使每一个学生都接受到不同程度上的体育文化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去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去感受体育文化背后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周孝水.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功能与加强建设的对策[J].福建体育科技,2007(5).
[2]程立群.对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04).
[3]王志明.拓展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新途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