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在高中阶段,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经过了无数次教学校验、能够取得极佳教育效果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各个学科中都能普遍应用,尤其是对于像高中政治这种对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枯燥无味的学科来说,使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学习乏力无味、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从而显著地提升学生的政治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高中政治教学;应用策略
一、 什么是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选取用于引导问题、刺激学生作答反应和完成特定任务的情境为依托,测试和反映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情境可以应用在不同的教育活动中,应用于日常教育称为“课堂情境”,应用于考试中称为“试题情境”。
二、 情境教学法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意义与价值
2020年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出情境考查载体的概念,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再将考查情境具体化。政治学科对“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依托两类三层情境,即生活实践类情境和学习探索类情境,分为简单情境、一般情境和复杂情境。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允许学生从多角度作答,使“死记硬背”“机械刷题”“题海战术”的收益大大降低,引导学生把关注点由“解题”向“解决问题”、从“做题”向“做人做事”转变,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情境教学法的引入,可以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更加关注、更有效地利用贴近学生实际的丰富素材,营造带有情感色彩的情境展开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吸收理论知识;由于教师选择的案例等素材源于生活,贴近现实,也有助于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理论性与实践性,好似情境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的“左右脚”,缺少哪一部分都是不完整的。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努力协调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的关系。
三、 情境教学法的要求和原则
(一)要求
1. 智力发展与道德教育的融合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都是把学生成绩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衡量标准,严重一些的地区甚至把成绩视为唯一。这样的教育观带来的结果必然是繁重的知识灌输和压迫式的学习,考什么学什么,除此之外的学习都是浪费时间,这样的人才教育方式理所当然地塑造出了一部分高智力人才,他们对理论知识、书本课程如数家珍。但是,人的发展本来就具有不平衡性,加之这样的“培养”,必然出现了前些年“高分低能”的尴尬境地,这种情况是我们的教育一手促成的,也是我们的教育最不愿意看到的。究其原因,是教育忽视了人需要全面协调的发展,忽视了教育最真实的目的——培养怎样的人。因此,除了智力发展,情商教育、学生主体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新课改的要求也是顺应这个目标提出的,当老师们的课堂不再枯燥,变得富有生活性,学生的学习才能因此而有意义,价值和情感的教育才变得有可能。
2. 兴趣和成长的融合
目前,新课改带来的成效已经慢慢显现,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仍然有一些学科的教学现状还是没有改变,这些学科大部分都有文字理论知识比较多、生动活泼的举例比较少的特点,比如政治课程。但是此类课程又是高中学习的重点课程,同样面临着考大学的压力。既然受到学科特征的影响,又得完成既定的课程任务,所以,很多老师还是选用以前惯用的上课方式,即满堂灌。这种形式显然达不到新课改预想的要求,一方枯燥的输出,另一方被动甚至被迫接受,这样的模式带来后果就是对课程、对学习丧失兴趣和耐心,成绩固然达不到理想的样子。让老师发挥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让学生变得主动积极和争先恐后的局面更是无从谈起。因此不难看出,不管是说新课改还是谈素质教育,最离不开的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也是我们真正该关注的重点。用他们真正感兴趣、能够接受、甚至可以激发其潜能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双边互动,才是我们最终的出路。
3. 书本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融合
高中时期我们已经掌握了理论指导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联系,而且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被证实的哲学依据。只有踏踏实实地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相结合,才能形成有益的理论指导,并且,如此形成的东西更值得被信服和认可,从而再次服务于生产。而为了更好地生产生活,只有不停地学习更多的书本知识,然后进行应用、再次总结、提升。这样,便促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现在,高中教育时期的思想政治课程仍然大量存在“照搬照念”的情形,本来就看似枯燥的知识和名词,如果再加上老师授课的时候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一味地进行纯知识性的灌输,那么就会让学生慢慢丧失对该课程的兴趣,也就达不到政治理论教育和教学的初衷了。在将来一段时期,探索一种趣味横生的方式、营造学生主动的氛围,是艰巨又不得不着手的事情了。
4. 生活逻辑与时政逻辑的融合
情境设置要丰富真实,复杂程度合理,保证学科素养测试的全面性和层次性。教学情境既可以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选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大热点问题,又可以选取原著原文,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文選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境设置力求“新”和“巧”,贴近学生生活,符合生活逻辑,如2020年山东政治高考题第16题选取社会生产中商家“聚合经营”,把这个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经济学中的“零和博弈”和“正和博弈”相联系,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情境选取的难度和符合学情,简单情境、一般情境和复杂情境搭配合理,能调起学生的兴趣又有思考的空间。
(二)情境选取的原则
1. 时间维度:情境素材选取以近期为主,远期为辅。
2. 空间维度:以国内材料为主,国际为辅,兼顾地方特色。
3. 内容维度: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为主,其他方面为辅。
4. 形式上:文字材料为主,数据和图表、图片信息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