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倾注关爱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少年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由于长时间缺乏与父母的相处,极少与父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缺少父母的疼爱与监督,缺少父母的正确引导,往往在身体、心理、性格、情感、学习等方面的发展与其他的同龄儿童有一定的差距。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做好农村教育的关键。因此,作为一名山区教师,应密切关注这个特殊群体,担负起教育好留守儿童的责任,倾注关爱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倾注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 引言
  留守儿童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这些孩子由于平时缺乏与父母面对面的交流,缺少父母的疼爱与监督以及正确的引导,往往在身体、心理、情感、学习等方面的发展与其他同龄儿童有一定的差距。他们大部分人在班级中的表现为:性格孤傲,反叛,经常违反班级纪律,对学习没兴趣,不能按时按质完成学习任务,与同学之间相处不融洽,缺乏集体责任感。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说有个别的留守儿童知道生活的艰难,自小懂得认真学习,刻苦努力,但他们的内心却往往是孤独的,性格比较孤僻,难与其他人沟通交流,情感上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那么,如何才能把这些长期与父母分离的孩子教育好?怎样才能使这些孩子在班级中能享受到跟其他的孩子同等的关爱与快乐,在学校班级这个大家庭里健健康康成长,快快乐乐地生活呢?本人担任山区小学班主任工作多年来,对这些问题进行不断探索的同时,懂得了倾注关爱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 建立档案,做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呵护者
  班主任每学期要认真查询拜访,摸清本班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做好“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中心”的档案收集,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表,对留守孩子登记造册,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包括儿童的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工作单位及具体住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姓名、具体住址、与儿童的社会关系、身体状况、联系电话等),还要把自己的联系电话告诉学生和学生的父母或委托监护人,以便实时联系。同时,还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变换情况,及时做好填补或变换档案相关内容。以便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情况等。
  三、 时刻提醒,做留守儿童安全成长的保护者
  留守儿童大多数是与祖辈生活在一起,这些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家务繁多,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往往造成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还有些儿童只是与自己的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安全保障方面更是不能忽视。怎样才能保证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呢?这就要求班主任时刻当好留守儿童的安全成长保护者,在校时要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包括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家居用电、用火、用水安全等;利用班会课宣传发生各种地质自然灾害时,如何逃生的知识;开展当受到各种意外人身伤害时,又该如何处理的知识讲座……遇到突发安全情况,还要通过电话、微信联系或上门家访等方式,时刻密切关注孩子的安全。总而言之,班主任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使儿童安全成长。
  四、 倾注关爱,做留守儿童快乐成长的引导者
  伟大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班主任要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多的爱,做他们的严父慈母,良师益友,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的身心、学习、生活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倾“父母之爱”,体会成长的快乐
  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父母的爱,非常渴望得到亲情。班主任应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在班级中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我曾经教过一个孩子叫小杰,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但母亲为了生计而常年出外打工,留下小杰跟姑妈住在一起,孩子一年到头很少跟父母相处。由于他不理解父母的感情生活以及母亲出外打工的原因,心中充满了对父母的怨恨之情,养成了叛逆的性格,在学校经常违反纪律,打骂同学,无心向学,还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人員有来往。看来这个孩子已经是自暴自弃,对生活丧失信心了。于是我就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教育他,让他知道了与不良人员交往的坏处,帮助他理解父母离异的缘由,懂得了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安定的生活而外出赚钱的艰辛。随后,我还努力地做好小杰父母,姑妈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平时多与小杰沟通,尽量抽时间回家跟孩子相处,多做情感上的交流,多关心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使孩子觉得自己也是有父母关爱的对象,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此后,我定期与他的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共同商议教育小杰的方法措施。不单如此,我还在生活中经常找小杰谈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使他体验到老师身上那股如父母般的关爱,用关爱、亲情为小杰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从而使他逐步远离不良人员,学会尊重他人,孝顺亲人,养成了活泼开朗的性格,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二)倾“良师益友”之爱,体会学习的快乐
  老师的爱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学生学习道路上前进的方向。留守儿童的课外学习在家里基本上是靠自己完成,自觉性高的,学习认真的可以完成学习任务。但一部分孩子的自觉性较低,老人无法监督和指导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孩子的作业经常无法按时按质完成。因此,老师在留守学生的学习上,要多予指导。课堂上,多给他们一个关爱的眼神,多给他们一个鼓励的手势,多给他们一句表扬的话语;课堂外,多辅导他们的作业,多提醒他们学习的重要性。班上的小梅同学,父母均出外打工,只留下她和大一岁的哥哥跟着年迈的外婆生活,外婆年纪大了,又没有文化知识,根本监督不了她的学习,更别说辅导她做功课了。于是,她的家庭作业经常完成不了,有时候完成了也是马虎了事,这就导致了她的学习成绩差,对学习没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在课外找时间辅导她写作业,一直监督到她完成了作业才把她送回家。如果在学习上有了点滴的进步,我就对她进行及时地表扬,记得威廉姆斯说过:“人类最深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我觉得留守儿童更是如此,长此以往,小梅同学重拾了学习的信心,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每次完成作业,且完成得较有质量。教师除了以良师的身份去引导留守学生认真学习外,还要当留守儿童的益友,以朋友的身份去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因为,朋友的爱是孩子心灵上的一副兴奋剂,能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心态。这样,就会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体会学习的快乐。


农村3-6岁留守儿童家访工作的必要性
浅谈班主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教育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
促进“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个案研究
试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
疫情期3~6岁留守儿童被关爱情况分析
优势视角下的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叛逆期的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困境及对策探究
探究父爱缺失下留守中小学生的人格发展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对其英语学习动机
家校合育促进留守儿童成长研究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家校合育效果提升措施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