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庄丽红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的特殊群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具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而且也会对教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需要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方面狠下功夫。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这也直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而且也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在推动“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要认识到,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的习惯,不仅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而且也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等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因而,应当对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给予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加强教育。
  一、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普遍与亲属生活在一起,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直接导致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疼爱,教育管理工作也缺乏全面性,因而有一些不良的习惯,需要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方面狠下功夫,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有利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科学发展,特别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等方面相对比较薄弱,通过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农村留守儿童自我管理的意识更强,因而对于促进他们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作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比如,通过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能够找出和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有效的教育,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素质显著提升,对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很强的针对性;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育管理体系,特别是通过积极探索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效能性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模式,进而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总之,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既有利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等环境,同时也是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二、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培養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足
  只有明确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现状,才能够结合目前存在着的问题提出对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进行培养的措施。从实际情况来看,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是不能不提的。具体来说,在对相关工作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负责开展工作的部门并未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更不要说对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工作人员进行配备。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深入到实践当中,对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习惯进行调查,导致无法明确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除此之外,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没有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问题的重视,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所以很多留守儿童都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而学校则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对其良好习惯进行培养,导致现有的工作体系不够完善。如果这个问题进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可谓堪忧。
  (二)教育管理水平低
  在合理的情况下,学校必须要担负起对学生良好习惯进行培养的责任。但是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较为缺乏,教师意识不足,学校经济条件较差,所以很难完善教育管理体制,而且负责管理农村学校的教育部门大多数都没有将工作重点放在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教育管理体系改革的方面,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习惯无法在现实情况中得到培养。农村学校的教师只知道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的思想,虽然这种思想具备某种程度上的正确性,但是却可能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埋下功利的种子,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只知道学习却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教师也未能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全面的教育,导致学生习惯较差,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
  目前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社会人士虽然都较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但是由于缺乏管理渠道,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学校与社会组织缺乏联系,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缺乏沟通,这也致使其不能对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进行掌握,制约了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心理疏导缺乏
  要想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习惯,就必须对其实施心理疏导,因为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内心都较为敏感、脆弱。由于长期无法与父母接触,其具备较强的叛逆心理,长此以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会持续下降,导致他们养成不好的习惯。而在现实情况中,学校也没有意识与能力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辅导。心理疏导的缺乏进一步恶化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有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较为叛逆,会特意做出一些错误的事情来寻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注。针对这种情况,只有合理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才能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
  三、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实施策略
  (一)提高重视程度
  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项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专业化的人员,进而为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要切实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习惯的调查、了解和分析,找出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要将“社会治理”理念融入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当中,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比如,可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再比如,可以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培养机制,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也要高度重视方方面面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体系,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强化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性和效能性。要大力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计划,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工作体系,努力形成强大的培养合力,比如教育部门、民政部门等应当将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纳入工作体系当中,并加强与村级组织的合作力度,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给予更大的保障。


爱与死:属于儿童的生命哲学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中的政府职责
构建黔东南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图书馆在儿童阅读中如何跟进对家长的指导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初探
农村档案的现状分析及搞好农村档案工作的对策
浅谈激发农村中学“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浅析顺应论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论农村信用社金融供给成本分析
探究农村档案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建设
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研究
如何抓好少年儿童羽毛球运动员的基本技术
馆员的专业化与儿童特色服务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