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高宝林
摘 要:由于农村地区的地缘因素和经济因素,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由此产生了大批留守儿童问题。并且,留守儿童的群体数量在不断增长,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也成了重要的问题。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无法照料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儿童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数学学科而言,只有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地获取数学知识,培养数学素养。在培养留守儿童数学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一、 引言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祖国的未来,需要对其进行良好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引学生成长的关键,当前广大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针对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有效地培养策略。教师在培养过程中要认识到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因此,要制定有效地行为习惯培养策略,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当前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自觉地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包括了学习心态和学习行为。结合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能够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能够在课堂上遵循教师的引导完成学习内容,但在课后,留守儿童的自主学习意识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村地区的大环境因素影响,小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时间,并且学习效率低下。因为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强。而造成学生学习意识不强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地区的大多数学校距离儿童家较远,大多数儿童在上学下学路上耗费的时间较多,除此之外,有相当多的留守儿童需要承担相应的家务劳动,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数学学习,自然无法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影响了数学意识的培养。二是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家长的有效辅导,当前大多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多为隔代监护人,由于孩子的爷爷奶奶文化素养不高,无法对儿童的数学学习进行有效辅导,因此,,学生只能独立完成课后复习,在遇到问题时学生没有有效地解决方法,导致学生因客观因素影响数学课后复习的效果和学习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也难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三是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存在问题。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会轻易选择放弃,没有强大的数学学习习惯做支持,也使得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意志,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三、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的前提和基础
(一)消除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数学学科的知识点。小学数学学科针对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由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具有强烈的畏难心理。加之大多数留守儿童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和辅导,导致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自卑和羞怯的情绪,这对于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之前,就是要帮助留守儿童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二)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
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运用教学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针对留守儿童来说,教师是接触最多的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句鼓励都能带给学生强大的学习信心,学生也会因为教师的鼓励心怀感激。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之前,利用适当的机会对学生进行肯定性的鼓励,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在这种情感体验下能够更加深入的学习数学,并且遵循教师的引导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四、 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地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时,教师首先要注重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掌握了相应的能力,才能在课程预习有效掌握相应的知识,这样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高效学习。在培养课前预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课程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导入,引导学生针对预习所学,尝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现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认真听讲,通过倾听获取数学知识。在培养倾听习惯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多的是进行模仿而获取知识的,因此,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倾听榜样,例如,教师认真听取留守儿童的发言,给予留守儿童充分的尊重,聆听留守儿童的心声,这样留守儿童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帮助教师制定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其次,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留守儿童学会倾听,教师可以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行为模式,让学生在行为模式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倾听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微笑或点头表示自己听懂,通过举手等其他方式表示自己有问题,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相应的行为模式下养成良好的倾听能力。
(三)引导留守儿童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够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身的思维和学习方法进行数学学习。在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培养儿童的质疑精神,再通过教师的鼓励和引导,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而在培养留守儿童合作交流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让留守儿童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从而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慣,利用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才能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