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浅析高中生物探究实验中融合化学知识培养学生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鉴于化学知识与生物学科的紧密联系,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等方面,说明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适当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学科交叉为教学服务的重要性;提出在高中生物探究实验的实际教学中融合化学知识,培养高中学生生物学科创新意识的几个原则。
  关键词:创新意识;高中生物学;探究实验
  一、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意识
  (一)创新意识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生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只有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创新意识是一种求新意识,是人们根据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与人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动机等有关,是创新的前提和条件,是创新精神养成的基础。可见,创新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二)高中阶段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
  普通高中教育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继义务教育之后,学生迈向社会生活或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桥梁,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石;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使学生学会终身学习、自主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等素养,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重任。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承载着民族发展的重任。民族要发展,必须要创新,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有无是决定这个民族能否成为科技强国的关键。从年龄特征及身心发展规律来看,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机。
  二、 创新意识的培养呼唤学科交叉
  纵观历史长河中的发明与创造,只有具备综合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才能真正做好创新。可见,作为创新起点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若能在学科交叉学习中进行,必定能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没有一门能够单独存在的学科,学科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知识、方法等的交叉。因此,如何利用学科交叉服务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迫在眉睫。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学者们对于学科交叉的研究重在通过多学科交叉,帮助学生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研究停留在表面。文章拟从深度挖掘,选取与生物学关系最密切的化学,提出利用与化学知识联系紧密的生物探究实验,培养学生高中生物学科创新意识的原则,进一步丰富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力求为研究者提供一点借鉴。
  三、 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创新意识是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一)生物学与化学联系紧密
  在高中阶段,课程设置涵盖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其中,生物学、化学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尤为密切。学习生物学是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其学习成果是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而化学是从原子、分子的水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的自然科学,是学习生物学的基础。
  1. 生物学在化学的促进下发展
  人们常说,生化不分家。一个学科的发展,往往是在其他多学科发展的促进下才得以快速进行,生物学科的发展亦如此。化学水平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研究的进程。如在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中,人们是在化学领域发现空气的组成后,才知道绿色植物在光下吸收的是二氧化碳,呼出的是氧气,光合作用的研究得以推进。
  2. 化学知识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广泛
  化学知识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广泛。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学习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时,必须先认识氨基酸的结构,学生如果能事先知道化学课中氨基、羧基等基本的化学官能团,那对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就会变得容易,对于氨基酸的脱水缩合的理解也会容易很多。
  化学探究实验及实验现象在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如生物必修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利用了化学中物质的性质、显色反应等相关知识;生物选修1现代生物技术专题中,化学实验与生物技术结合的现象比比皆是,且更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如葡萄酒的酿制、泡菜的制作及亚硝酸盐的检测、生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等等。如果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具备相关的化学知识作为基础,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加强,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更大的激发,有了探究的兴趣,学生自主萌发创新意识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二)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备生命观念,学会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能用其探究、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养成团结协作的习惯,勇于创新;担当一定的社会责任,积极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时,往往需要创新,而要创新,必须先有创新意识,因此,如何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践行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化学学科的教育,要使学生具备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能力,通过微观层面理解结构、性质与应用三者的关系;能用相应的观点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通过证据推理、建模等解释化学现象;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进行科学探究,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学会处理实验信息,尊重事实与证据,敢于质疑,具备创新意识;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赞赏化学对社会、科技发展的贡献,具备绿色化学观念,敢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四、 在高中生物探究实验中融合化学知识培养生物学科创新意识势在必行
  化学是生物学的基础,生物学是化学的延伸。两者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生产、生活、社会、环境等的指导作用,这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内化学科知识,具备创新能力,而探究实验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高中教育,还是在生产生活、学科的发展中,化学实验与生物学科密切相关,且高中生物探究实验是生物學、化学学科交叉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使得在高中生物探究实验中融合化学知识培养学生高中生物学科创新意识成为可能,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势在必行。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浅析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重难点与建议
浅析医院女工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积极安乐死之合法化浅析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策略
浅析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施工技术
浅析微信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对私营企业提升组织的学习力浅析
浅析企业危机公关中的道德因素
交流型寝室桌椅研究与开发浅析
浅析我国目前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
浅析邓小平实践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生态艺术与学前教育浅析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浅析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