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艺术与学前教育浅析
作者:安晓宁 王艳 字数:3232 点击:
摘 要:如何让生态的艺术教育回归“生态味”?我们厘清“生态式”艺术与“生态式”艺术主题活动的内涵,寻求“生态式”艺术主题活动实施的有效路径,总结提炼“生态式”艺术主题活动的教育策略。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生态式艺术教育历年在张家口学前教育中的运用的调查研究》,编号13060113
1“生态式”艺术主题活动教育内容的选择 ——渗透+本土
(一)渗透于五大领域
幼儿园课程不仅要关注领域,还要关注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领域与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是领域课程发展的趋势,也是领域课程发展的高级阶段。艺术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之一,必须与各领域以及其他活动之间相渗透的幼儿园渗透:
1.渗透于其他各领域活动中的艺术教育。
(1)艺术教育与各领域之间自然、实质的融合。
A.内容的融合——渗透不是指无关内容的简单堆砌,而是把相关联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例如教师在指导幼儿画诗歌里的春天时,对幼儿提出“绘画的内容应对散文诗的内容有一定的反映”的具体要求,就避免了幼儿是在画与春天相关的内容,但与散文诗所描绘的“春天”的内容几乎不相关联,就很难实现让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更好地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和意境,得到审美的体验的目标。因此,在实施渗透艺术教育时,必须努力使艺术领域与其他领域实现内容上的渗透与融合。
B.方式的融合——方式的融合并不是指相关联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要通过某些恰当的方式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在散文诗《春天》中,我们融入画“春天”、唱或欣赏春天的歌等。教师朗诵散文诗《春天》时以春天的声音作为背景音乐,在活动最后让幼儿演唱背景音乐中的春天的歌来结束活动,自然流畅的艺术主题活动完美呈现。
(2)分清主次,把握好渗透的“度”。
在实施渗透艺术教育时,要注意分清主次,把握好渗透的“度”,不可“喧宾夺主”。例如:组织《春天里的树》这个活动时,我们渗透两个领域的目标和内容,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艺术”。作为科学活动,我们鼓励幼儿观察探究树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作为艺术活动,我们引导幼儿欣赏树的不同造型美,树枝的线条美,以及树在阳光下、风雨中等不同环境中的状态美,让幼儿感受树是有感情和生命的。
2.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环节,如入园时、早操前、进餐前后、午睡前后等等穿插一些艺术活动,如听音乐、唱歌、律动、艺术鉴赏直播间等,,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艺术熏陶。
3.渗透于游戏活动中的艺术教育。
我们不仅把艺术教育渗透在小游戏及角色活动、结构游戏中,还特别开设艺术超市,充分利用游戏廊、大厅等区域投放成品或半成品的材料,供幼儿自由选取,创作成各种艺术品或用来演奏,就仿佛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材料的超市,然后,分别设置:线条想象馆、手工馆、哆来咪馆……让幼儿到各个馆去创造和表演,每个馆内随处可见丰富童趣的美工作品;挂满各种乐器的走廊等无处不透着艺术气息,如此让幼儿在其中进行艺术创作,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氛围,孩子们在自由的空间中充分想象,激情飞扬,孩子们的作品琳琅满目。如古代的地图,向日葵等作品,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创造性和审美情趣。
我们拟定艺术超市的规划并制定各馆相应的目标计划,通过艺术超市课程制定、环境创设、活动开展,让幼儿在全方位、多角度中感受艺术的氛围与文化,形成个性化的特色品牌;为了促进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幼儿园定期举行了艺术超市展示活动,各馆以教学活动观摩、超市开放、经验交流等不同的形式,将自己所显现的艺术特色呈现给其它馆,为其它馆提供了新型典型范例。学期末,我们还会向家长展示艺术超市的成果汇报,受到家长的好评。
4.渗透于节日活动中的艺术教育:取材于生活中的各种艺术,开展“花节”“鸟节”“艺术节”等节日活动。
(二)传承在本土资源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艺术教育的传承还具有本土化的特点,幼儿园创建人吕凤子先生以及前任园长对幼儿园艺术文化的奠基在本课题中自然生成了正则绣、正则画、正则鼓的三大特色内容。
(三) 研发成单元课程
我们分别从自然艺术主题、行为艺术主题、情感艺术主题、纯艺术主题这四个切入口开展以生态式艺术作品为主题单元活动,如通过欣赏杨丽萍舞蹈作品《树》,引导幼儿从艺术作品外延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各样树的造型、姿态,然后让幼儿说一说、画一画、摆一摆树的造型,最后鼓励幼儿自己创作舞蹈《树》,这样由艺术作品——生活主题活动——艺术作品的过程,使幼儿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艺术与生活之间互生互补、交叉融合、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幼儿的审美体验得到激发,艺术想象得到提升,艺术自我不断凸显,让幼儿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2 学前幼儿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内涵
基于以上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我们构建了“校·园合作共同体,以专长引领幼师生全面发展”的专科层次学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校·园合作共同体”是指由学校和幼儿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基于人才培养的共同愿景,共同构建幼儿教师发展学校领导管理机构,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实施教学实训项目,共同指导落实学生见习、实习,融“教、学、研”于一体,达“手、脑、心”并用,幼儿园教师全程参与学前教师职前培养全过程,实施双方在教学实践领域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形成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校·园共管”三位一体的校·园共同体模式,实现学校与幼儿园、学校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发展。
“以专长引领幼师生全面发展”是指幼儿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其培养已呈现专业化、终身化、合作化趋势。作为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应具备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和专业的品格,形成从事教师职业的专长,为将来在幼儿园成为某一领域带头人及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面发展”指学前教师是综合性、专业性、师范性、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故幼儿教师的知识涵养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力求知识广博和宽泛,专业扎实和精深,专业技能全面和精湛。内容包括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和自然科技知识;扎实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精深的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精湛和全面的教师专业基本素质和多种能力(多种教师专业能力包括掌握了解、观察、分析幼儿发展的技能,具备读懂幼儿能力;掌握传递指导技能,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沟通协调技能,具备创设支持性环境能力;掌握监控评价技能,具有初步教育反思、研究能力和专业化发展能力);过硬的教育实践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全程贯通、全方位渗透,学生一进校就要进入学校的“校·园合作共同体”实践体系,瞄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生态式地介入专业生活,融“教、学、做”为一体,入课堂、进实训室、去幼儿园、参与校·园活动、体验社会生活、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等,在教学实践、教学体验的情境中发展。
3 用爱的语言激发信念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而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能使幼儿丰富生活内容。用爱的语言还应具有激励性。当幼儿遇到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感到灰心与无望时,教师就要帮助幼儿,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如在进行科技活动时,经常会有幼儿不敢自己动手操作,总想依赖教师,这时教师就可以说:“你去尝试一下,失败了也没关系呀!”我爱你、“我相信你”你会做好的”等等这样的语言来激励幼儿,这些语言对即将失去信心的幼儿来说,无疑是一种支持性的力量,可以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动力,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古人说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乎言”有爱的教学言语让幼儿如沐春风,也添加他们的个性魅力,增加情的籍慰!
幼儿专门的语言活动时间是有限的,老师可组织在日常生活中来培养幼儿的语言,如听广播 看电视 阅读图书 朗读文学作品来积累丰富语言教学。在语言活动中要求幼儿发音正确,用恰当的的词表达清楚 连贯,并及时帮助幼儿纠正语音,培养幼儿语言的韵律美,节奏美,情感美。用“趣”“简”“ 爱 ”的情感言语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展开笑容,体验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