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化学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顺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具体表现,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了创新能力的内涵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指出了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措施建议,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创新能力
一、 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自身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所学知识而产生一些以前从未有过的新鲜想法或新型事物的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和创新情感。对于高中生而言,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是要求学生能创造出影响人类生活甚至思想的新型事物或想法,而是要求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能有所突破。因此,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对知识的自主构建能力;②自主探索知识并对知识有着独特见解的能力;③对所学知识相关的小物件的发明或改造能力。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的精神,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最终产生一些新颖的想法或独特的认知。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化学教育教学走向成功,而且为向社会提供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条件。首先,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其次,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帮助学生学习品质、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最后,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为国家高等院校传送高质量的优秀人才,为国家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
1. 创新能力为提高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地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我们的国家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取得优势。高中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一分子,将要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出自身力量,因此,高中生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散思维、勇于创新,探索和创造新成果,为促进国家和民族的不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人才素养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对社会生产发展中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需要人们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丰富的社会经验,还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创新能力是现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它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还是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原动力。它激发了人类的主观性和创造力,为实现人才的生命价值和促进人才成长的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3. 创新能力推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
创新能力是一种摒弃落后思想,推陈出新的能力。古往今来,创新能力一直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手段,教师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最终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 高中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一)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中化学的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教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互动、沉闷无趣的课堂,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的是主导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能力的提升。但是,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创新意识的缺乏,教学手段及方法的老旧,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忽视,造成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欠佳。另外,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压力下,包括高中化學在内的学科教学活动都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却不受重视。虽然,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推行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观念在大部分地区依旧根深蒂固,这导致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总是照搬照抄书本上的知识,而缺少发散性思维,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学生被动学习以及惰性思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和学生学互相促进、互相配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学生的主观意识是决定教学活动质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中,教师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不良学习习惯,导致学生形成一种惰性思维,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缺少自主实践、自主探究的动力,,缺乏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增加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难度。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不够完善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很多的实验课程。而且,实验课程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手段。但是,许多学校只注重学生书面考试的结果,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很少,有的学校甚至直接取消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这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及培养。
三、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一)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创设出特定的教学情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等形式,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化学素养。与此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的建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钠与水反应”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组织学生准备实验材料,并且在课堂上开展相关实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创新研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