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方式研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明确确立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在课堂学习后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而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严格落实新课改的各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但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初中阶段的学生人数过多,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化学;实践研究
每一位学生之间的个性特点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因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兴趣爱好都有不同,所以这也就导致了学生们的发展不平衡,然而分层教学则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现象,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习基础等不同,对学生进行分层,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们的化学成绩,下面本人就分层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来进行重点分析。
一、 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化学作为初中生所必修的一门学科,也是中考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考成绩的高低,同时它也进入高中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但是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仅仅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成绩,并没有重视学生化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化学授课,以现阶段的教育背景来看,效率并不高,所以合理的采用分层教学来进行化学授课对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开展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
(二)适应现阶段人才需求
从目前大的教育背景下可以看出,参加工作或者考入高校更看重的是学生知识理论的运用,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阶段,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们各项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大都是让教师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或者让学生大面积的做题,这只能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却无法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之间不同的基础来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这一方法非常注重实效性,是一种非常符合当前化学教育环境的有效方法。
(三)具有针对性
每个学生之间的学习基础都是不一样的,老师如果上课时“一视同仁”,那些基础好的学生可能听起来不算复杂,但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听起来可能就非常费力,而且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更偏向基础差的学生的话,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能收益就寥寥无几了。但是如果采用分层教学法则可以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来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整体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 分层教学的优势
(一)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
初中化学是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的基础和前提,这一阶段的学生对化学内容还并不算很了解,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也不够透彻,想要学好化学这门学科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但是相比而言,化学这门学科是非常具有抽象性的,如果教师仅仅是结合教材然后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来的话,我想学生们还并不能完全理解。这种时候,分层教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这一教学模式能对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有很好的巩固。化学学科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基础太差或者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很有可能会越来越跟不上教师的讲课步伐。在化学学习过程当中,化学实验也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有许多的学生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而采用分层教学的话则可以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提高操作能力,分层教学可以让学习一般或者学习差的学生逐步的提高自己,慢慢地培养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生相比而言年龄还比较小,心智也没有完全成熟,所以他们在学习方式上采取的办法都不够高效,并且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不够高,如果直接的就把具有专业性的知识讲授给他们,他们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而分层教学模式对于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教师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来有效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此来让学生通过简单易懂的方法来消化化学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 分层教学的实施
(一)学生分层
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可以结合实际,根据学生们的知识基础和对待学习的态度来大致地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级:a层学生基础知识牢固、学习态度积极、自学能力强、学习成绩优秀、上进心强;b层学生基础知识一般、学习中等、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上进心;c层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成绩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主动性。
(二)教学目的分层
化学教师应根据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的知识理解情况和学习成绩来对各个层级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以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应不同学生的知识构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只注意学生现有的学习发展水平,而是应该让学生自己努力,,从而让他们到达比现阶段更高一级的水平,这就是教学目标的设立,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教学目的的分层就是教师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来设立不同难度的学习目标,从而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地进行学习。
比如对a层学生提出目标的时候,要注重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和实验理解、渗透、观察、等综合化学素养的培养,提出的目标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对b层学生提出目标时,要注重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提出难度适中的学习目标;而对c层学生提出目标是则要注意他们的心理状况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时,让他们解答,从而在学习中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在学习目标上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培养他们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力。
(三)授课分层
对待a层学生要多练习、少讲解,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去学习,从而培养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做题时的解题技巧;对待b层学生则应该注意讲练结合,注意教材上例题的讲解处理,着重在基础知识的理解和例题的训练上施展深入教学研究;对待c层学生则应该要求宽松点,放低目标起点,加强他们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让他们充分地理解到基本概念,留的课堂作业也要稍微简单一点,培养他们的化学学习自信心和兴趣,让他们在听课过程中能体会到化学学习的快乐,从而享受到掌握知识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