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小班化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李海峰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的发展需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基础,注重个性教育,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今,农村由于大量的人员进城务工,学校班级学额以小班为主,如何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就成为广大农村教师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就小班化背景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其推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全面进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班化;语文教学
小班化教学的最大优势是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帮扶,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原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对于语文学习来说,由于知识内容较琐碎,常常需要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记忆和理解。小班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教学目标精准地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同时教学资源也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发挥利用,让语文教学取得最大效益。在本文中,我将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案例就如何开展农村小班语文课堂教学做出如下探讨。
一、 创设有效情境
情境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小班化背景下,教师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更好地践行个性化学习、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便于师生的交叉交流。更能充分发挥情境的价值和功效。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小班化教学由于人数较少,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而课堂管理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只有课堂管理井井有条,教学秩序井然有序,才能加速教学进程,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大班教学由于人员较多,教师在组织管理中为了节约时间,通常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小班化背景下,教师通过关心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营造一种平等宽容、健康和谐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知识和情感交流,让学生可以放松身心,轻松自由地学习,从而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大班教学人员较多,自主学习时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合作学习时由于教学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小组合作的形式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不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影响合作效果。小班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在课桌的摆放上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如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借助字典、词典等学习工具解决生字词,就可以一人一桌;需要对重难点问题讨论时,就可以将课桌围成一圈;需要辩论时,就可以摆成相对的两列……。圆形、方框形、辩论形式等切换自如,方便学生独立思考、课堂检测、互动交流。
如教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荷叶圆圆》一课时,教师就充分利用小班独特的优势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教学情境。如在朗读课文时,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将学生分为4小组,4个小组围圈而坐,分角色朗读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别的小组朗读时其他组一方面要认真倾听、注意朗读的语气、节奏。发现问题时还可以及时指出来,在互相学习、互相评价中提高朗读效果。另一方面,小组之间还可以展开竞争,比一比、赛一赛,看哪组读的最好。这样通过角色互换加速了学生与文本的融合,让他们从形状、颜色、用途等不同的角度体会荷叶的特点,获得情感体验,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落实教学目标。
此外,教师还可以巧妙布置教室环境,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努力向上的学习氛围。如可以将每个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或教室墙报上,由于人数较少,教室空间足,可以满足这一条件。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学生可以在该学生的名字上方张贴一颗小红花。如积极回答问题、坐姿端正、作业干净整齐、检测满分的等等,都可以张贴红花。红花的数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可以兑换奖品,如五彩橡皮、小贴画等等。看到一朵朵小红花张贴在自己名字上面,学生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为了得到更多的红花,学生一个个努力上进,认真学习,想办法努力表现,不仅学习热情高涨、还提高了综合能力,养成了认真思考、勇于发言、书写规范的良好习惯。就这样,教师无须反复强调、呵斥批评,学生的听课习惯、书写习惯都得到有效地改善和提高。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每个教师思考的主要话题。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新知识的探索。情境符合小学生直观形象的认知方式,因而能够产生积极的课堂效果。小班化背景下,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符合他们性格特点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从而充分发掘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热情。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童话故事,为了让学生了解小鱼、牛、燕子、壁虎的尾巴特点,获得“动物尾巴都有用”的科学知识,教师充分利用小班教学的优势,将学生分为三组,每组成员自选喜欢的角色,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演绎故事情境。小学生爱模仿,喜欢表演,因而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创造性地配上自己的神情、动作、语言,将课文中人物表演的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只见,摇着又宽又扁的尾巴上场的“小鱼”欢快的舞动着、拖着又细又长尾巴的“老牛”慢吞吞地走着……。学生精彩的表演将学习的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表演结束后,他们还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意犹未尽,各个动物尾巴的形象特点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角色互换体验表演的乐趣、学习的乐趣、创造的乐趣。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