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创新策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李惠清
摘 要:数学课程是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立足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当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全面型和科学性,从而保障教学质量能够在不断的评价与优化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提高。本文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出发,简要概述了当前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经验,阐述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创新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评价;创新策略
一、 引言
在现代化素质教育过程中,课堂教学评价已经成了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透过多元化全面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步情况以及学习表现效果进行客观、合理、全面的综合评价,便于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使课堂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积极的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问题,借助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形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二、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些数学核心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和学科核心素养出发,不断提高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在原有教学评价点评过程中立足“评”,重视“点”的过程,从而督促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实践过程中可以循序渐进的提高与发展。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带动着课堂教学评价的逐步完善与进步,但是在当前课堂教学评价实践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评价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评价观念有一定的滞后性
在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影响教学评价质量及其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学评价观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传统课堂教学实践评价环节,许多教师只是单一的按照以教材为基准的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以教师自身为评价的中心,将课本教材知识作为重点内容,以考试检测的方式为主要评价形式。基于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评价形式,最终结果只会严重阻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学习,只注重学生解题应试能力的培养,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思维的教育,很难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应用的能力,长期以往对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教学评价效果不理想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堂教学评价虽然得到了顺利的开展和应用,就当前实际教学评价效果来说仍然有很大的不足之处。课堂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于优化教师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实践质量,促使学生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活动对自己真实的学习现状进行审视,促进学习有效性的提升。就当前实际课堂教学评价互动而言,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评价的内容往往都是比较宽泛的,并没有精准的指出學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这种单一的评价形式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与此同时,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评价内容往往都是模棱两可的,对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自己实际学习需求表述不清,最终影响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实践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影响教学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课堂教学评价,其主要作用就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的进步与提高。由于评价环节缺乏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交流,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掌握并不全面,影响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除此之外,由于师生之间这种单向互动关系的存在,许多学生也难以向教师提出真正合理化的建议,这些情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评价的效果。
三、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创新策略
(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完善教学评价观念与体系
立足现代化素质教育教学实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教师要善于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积极完善和革新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更加全面的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首先,教师要积极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树立以学生为学习中心的实行,转变单一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式,促使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朝着多元化、层次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为根本,评价过中渗透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多种因素,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评价的系统性,进而使学生透过教学评价能够更好的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带动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二)多元化课堂教学评价主体,提升教学评价的效果
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包含了评价主体、评价客体以及评价手段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创新课堂教学评价实践过程中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应用对优化和创新教学评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首先来说,在课堂教学评价时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要善于从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出发,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当前学情等综合因素,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例如,在学习完“三角形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后,可以组织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自我的整理与归纳。在学生自我评价过程中学生能够认真的进行自我的学习审视,对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以及近期的学习进步情况进行检验,并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与此同时,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地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指出和明确解决相应学习问题的策略,从而真正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其次,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生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客观、认真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优化学习效果。在整个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评价的内容进行及时的总结与点评,并从学生评价信息中发现自己课堂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此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与提高。通过这种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参与,既能够有效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的提升,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实践过程中正确认知自己的学习状况,借助教师的教学指导实现自我的修正与提升,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