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之任务驱动型写作指导方式提高教学有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王莉娟
摘 要:作文教学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难点中的难点,其在语文考试体系中是检验“立德树人”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大作文教学力度,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高考作文水平是当前阶段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着重加强的。基于此,本文从高考作文教学对于学生的意义着手,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阶段高考作文教学的状况,随后阐述了任务驱动型写作指导的概念和内涵,最后笔者针对高考作文教学现状提出了在高中高考作文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型指导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考作文;任务驱动型;写作指导
一、 引言
纵观近几年我国高中教育的发展,其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优秀的综合型人才,是社会各大高校的人才储备基地。因此,保证高中学校的教学水平至关重要,尤其是高考语文中的作文教学。随着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高中教育对于学生的能力教学非常重视,作为出色的储备人才必须要有良好的高考作文写作能力,参看近年各省高考作文题型,任务驱动型作文成为考试热点,适当备考此类型作文对考生非常重要,也才能更好为提高语文成绩保驾护航。当前阶段高中作文的教学模式尚有不足之处,为了提高教学成效,必须适当进行教学改革,可以探索实践创新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
二、 当前阶段高考作文教学的状况
现阶段,高中学校在高考作文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中规中矩,过于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高考作文掌握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欠缺。另外,学生阅读量少,视野不宽广,对时代社会关注度有限,作文教学模式化套路化程度高,在思路的拓展、思维的改善方面,作文的课堂教学还有很大的不足。这样的教学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写作的学习。
三、 任务驱动型写作指导的概念
任务驱动型写作,是近些年来的热点。任务驱动型写作是指任务语言教学法,是以完成交际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型写作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作决定式写作任务,面对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从多个话题中选择一种结果,然后充分、詳细地论述。另一种是交换意见式的写作任务,就是指提供的话题极具可讨论性,让学生自由发挥,不必达成统一意见。当前阶段的高考作文中,很多任务驱动型写作的题目,提供一个具有争议性、真实性、对立性以及层次性的事件,让学生展开写作。例如,全国卷中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接电话的材料,就是层层发展的,从女儿举报到警方核实出发,再到警方微博引起热议,最后到媒体报道扩大了事件的影响。事件一波三折,在极具真实感的语境下给予学生争议性、对立性的思索空间。
四、 任务驱动型写作指导的内涵
任务驱动型写作,从本质上说,首先要求学生对于材料的认识要充分。对于命题材料的选取,要求学生遵循“一点四面”,以紧贴主题为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性、真实性、有理有据。具体来说,任务驱动型写作有以下内涵。
其一,体式驱动,即规定文章的体裁和格式。例如材料中明确给出写成书信体的指令,或者明显暗示指令。
其二,对象驱动,即材料中有明确的对象指令,例如“对于此事,你怎么看”,要求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其三,内容驱动,即以材料内容为基本,引发思考和讨论,考查学生对于材料的理解和分析。
其四,思维驱动,即任务驱动型写作的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思辨性,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关注、思考,从小小材料中烛照深刻道理。
五、 在高考作文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型指导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
高中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拓展自己的思维,根据自己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掌握程度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语文教师在高考作文指导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型写作指导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高考作文写作能力。运用这种方式,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来开拓自己的思维,锻炼自己的理解和材料分析能力,学习效率能够大大提高。
任务驱动型写作要求学生在写作之前,要综合材料内容以及含义,这与阐释型写作不同,要求选取好写作对象,要在表达思想和交流的过程中,对材料中具有多异性、影响理解的内容,必须要厘清和表明自己的思想立场和观点,同时,要以小见大,选取一点来进行细化、深化,而不能够泛化、面面俱到地进行没有目的的讨论。
例如,在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三个候选人的材料中,问学生认为谁更具有风采,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写作立意。这道题目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密切结合,考查学生多方面关注和思考的能力和精神境界。首先,材料构建了一个场景,“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三名候选人:大李、老王、小刘。最后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你认为谁更具风采?通过作文,要体现出自己的思考、权衡和选择。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从单个人物出发,说明“最具风采”的理由以及自己的思考。第一个人物大李,他是优秀知识分子,是走在时代科技前沿的人,他的成就在于学术创新,同时,材料中还指出他“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从这个人物出发进行任务驱动型写作,学生就可以从“思考”“积累”“创新”“志向远大”等等主题开展写作,这些内容也是高考应试作文中常见的写作主题。第二个人物老王,他与大李不同,他是广大小人物的折射,虽然他没有做出行业内的创新突破,但是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能认真专注,将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爱岗敬业。如果从老王这个人物来进行写作,就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进行立意:我认为最具风采的人物是在平凡岗位上将工作做到极致的普通人。第三个人物小刘,他的生活方式代表着精神追求,他不是行业内最优秀的人,但是他的摄影作品能够引发无数人的赞叹。如果从这个人物来进行立意,可以这样写:我认为最具风采的人物是艺术家,他能给人们带来精神食粮,填补人们内心的迷茫和空虚,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从这个角度来进行写作,就有很多的事例可以使用,古今中外的文学家、艺术家等都是良好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