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别样假期之下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段燕超
摘 要:2020年寒假,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对于幼儿园的冲击在于:开学一再延期,孩子宅家不出,线上导学活动接连开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好别样假期之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别样假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 盘点梳理—资源在哪里
在当下特殊的生活背景中:当前孩子们知道些什么?面对延迟的假期,孩子们了解些什么?面对别样的寒假,孩子们能做什么?还想做什么?……
(一)线上调查,梳理共性资源
面对丰富且杂乱的资源,教师需要内心感知:“幼儿的学习主要是靠与周围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我们就需要时刻关注延迟假期动态以及当下的实际状况,再通过适宜的手段如问卷星、视频家访等方式,全面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从而梳理、发现有价值的资源与线索,为下一步的导学活动提供线索。
(二)深入访谈,梳理个性资源(访谈记录、个性资源)
在初步调查后,继续借助QQ、微信、电话等手段进一步与家庭、幼儿进行线上的深入交流。班级教师借此机会分时段与孩子们聊一聊,关注每一个孩子、洞悉每一个家庭的独特性,从而更为精准的了解个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丰富多元满足不同需求的导学活动。(面向全体、兼顾个体)
在“摸底”的过程中,班级教师要充分站在幼儿的立场,联系自己及家人真实的生活,对纷繁复杂的资源要有专业的敏感度,用适宜的方式多种途径进行调查了解,对比分析。借助调查触摸到幼儿之间不同的生活背景及经验表现的隐性资源,也收集到有关各类游戏、绘本、视频及可感知操作的显性资源,形成初步的“资源库”。这些资源如何转化为幼儿的多元活动,进而成为他们的经验,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各类资源做价值剖析,探寻与之匹配的体验通道、探究方式和表达载体,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索和需求个性满足。资源选择运用的原则和方式是“家园协同、需求导向、兼顾个性”。
二、 开发建设—资源怎么用
建立了基础的“资源库”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对资源进行一个筛选。由于导学活动针对的是家庭教育,活动场所在家里,面向的群体不光是幼儿还有家长,其中不光是父母还有祖辈,这就导致活动的安排和选择与幼儿园的活动是有极大的不同的。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操作简单、取材便捷、易于指导的活动,在此前提之下,我们还需要践行“对接幼儿,把准兴趣需要——对接指南,预设发展可能——对接审议,明晰方法策略”三部曲,基于儿童的视角、课程的视角,将资源与幼儿活动、经验勾连。
(一)對接幼儿,把准兴趣需要
通过班级QQ群、微信等网络平台发布线上“话题式嗨聊”,线下绘画表征,面向幼儿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面向家长了解当下幼儿在家庭的生活讯息以及家长的“诉求”。
分析后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对于延期开学有一定基础的了解,包括我们面临的困境、应该如何做,他们也知道这个假期中有很多人在为之不懈地努力着。但同时他们依然渴望出去玩,吃好吃的,想要见到自己的朋友等等,对整天在家的生活感到无趣、无聊。而家长方面,他们主要对于孩子的假期现状感到担忧:过多地与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为伍、作息不规律、自理能力差等等,他们希望得到一些专业的指导,帮助合理安排、规划孩子的一日生活。由此可见,线上导学活动面临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幼儿家庭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性:家长如何科学看待与安排幼儿居家生活;家庭存有的资源不同且具有局限性;幼儿家庭的陪伴者,祖辈逐渐增多……
(二)对接指南,预设发展可能
通过对接幼儿的实际生活,我们确定了资源蕴含的价值与利用的线索;我们还需要对接指南,进一步明晰资源生发的课程活动会带给幼儿哪些具体的核心经验发展,提供我们将要陪着、引着孩子去哪里的行动依据,也让每一位老师努力在课程建设中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
《指南》(以中班为例)中社会领域:情绪安定愉快:中班幼儿愿意分析表达情绪,从中产生积极情绪;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保证喝水量,不偏食挑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规律的作息。具有初步的归属感—能关心和体贴身边的人。科学领域: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提出各自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鼓励幼儿寻找答案。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生命、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珍爱生命、敬畏自然。
《指南》的对接与运用,会让我们的判断从宽泛走向精准、从教育者的一厢情愿转变为对这个年龄段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的尊重。如此,,我们会发现有些活动可能看起来很有意思,但是未必能真正贴近幼儿的心理需求,调动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引发幼儿积极参与和持续投入……《指南》会不断追问我们:我们对于资源的利用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开展什么课程活动才能够达到目的?!
对接指南的过程也是对课程资源进一步判断、取舍、利用的过程,这时我们发现资源不仅是“延迟假期”本身,还会延伸到“宅家”时光,透过活动我们还看到生命教育、规则教育、爱国教育、人与自然的关系、健康生活的习惯养成等,也会认识到幼儿自主生活、学习的品质,家长科学育儿的观念和行为等需同步关注。这个过程的具体行动:跟随“儿童经验识别”的整合,将目光触及到幼儿在延迟期间真实的生活和成长需要;结合《指南》与幼儿经验整合,寻求幼儿发展的机会和学习的可能。“资源点、《指南》、幼儿经验”三者之间不断融合转换,这个过程包括动态的观察发现和大脑的思维判断,再形成具体的课程实施的建议方案。即在多听一听、多看一看、多想一想、多等一等的过程中预设到后续发展可能。
(三)对接审议,探寻方法策略
掌握幼儿的现实证据及《指南》的科学指引,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链接审议,和所有课程实施者共同审议目标定位,可能发展线索以及组织实施的要点。在整体审议的基础上,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线上的一些特有资源和活动进行具体的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