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微课”与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的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范明锋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104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发展,,对新课标加大了实施力度,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教学,创新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理念,以学生的角度分析,对教学方案的设计,明确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微课”教学工具的应用,对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与效率产生巨大的影响,以视频为主,能够把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过程详细地记录,满足学生课程的学习与讨论需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从而提升高中物理知识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微课”;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教学,对学生来说,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自身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分析能力等。主要是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基础理论性比较强,并且有一些基础知识的逻辑性比较轻,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所涉及的教学领域范围也不断地拓展。对此,需要对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在互联网背景下,把“微课”教学工具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并得到了学生与教师的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全面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水平。
一、 “微课”内涵、特点分析
(一) “微课”内涵
“微课”是指微型的课程,能够把书本知识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重点、难点、疑点知识的合理设计,让学生能够对“微课”内容反复地观看与学习,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新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与完善了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充分发挥出“微课”教学工具自身的优点与作用,供各阶段教育教学的使用。
(二) 特点分析
1. 授课时间短
通常情况下,“微课”的授课时间会设置为5~10分钟之间,对“微课”授课时间的合理控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时间过短,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反,时间过长,使学生感觉到枯燥,对“微课”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 容量小
“微课”容量下,主要是以“微课”授课的时间短为基础,对其有着直接性的决定性作用。一般情况下,每节“微课”所占的数据大小为几十兆,最常见的规格为wmv、rm等,任何一种格式,都能够满足学生在线、下载等方式观看、学习。
3. 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虽然“微课”的授课时间比较短、其容量比较小,但是“微课”的教学内容却有较强的针对性,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直奔主题教学,整体的教学内容以精练为主。
4. 反复观看
“微课”模式的研发,是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核心,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对相关内容的搜集与整理,制作成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还可以选择视频摄制工具,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录制。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录制,学生可以在课下,对课上的教学知识进行自主复习,把“微课”教学内容进行在线预览、下载等,对其反复观看,还有快进、倒退等选项,都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 互联网背景下“微课”与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内容不明确
“微课”教学工具与高中物理知识教学的结合应用,为其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平台,在“微课”中还存有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要求的“微课”课件。而多样化的“微课”课件,反而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困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质量。教学内容的不明确,无法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自身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再加上应试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使学生在接触新颖的教学模式,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二) 成为学生消遣的主要工具
“微课”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共同研发而成的,那么对其应用到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微课”教学工具应用的意义与价值,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会由于自身的好奇心、而无法正确地应用“微课”教学软件,反而是利用网络进行打游戏、聊天等。无法使“微课”教学工具充分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反而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微课”教学工具逐渐成为学生消遣的主要工具。
(三) 教师的责任心不强
目前,大多数的教师人员还是以传统教学理念为主,认为对“微课”教学工具的应用与实施,学生就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情况的综合考虑,使所选择的物理学习内容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失去了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学生对“微课”教学工具的应用以及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使教师产生错误的想法,误认为学生都能够自主地选择“微课”自主学习。以此形式长期的发展,会使高中物理教师的责任心逐渐减弱,严重地影响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 互联网背景下“微课”与高中物理融合教学的优势
(一)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育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其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对物理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教学的求證与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物理基础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在以往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基础实验设施的限制与影响,无法积极地开展实验教学课程,学生就只能对基础理论知识想象、死记硬背,教师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口头叙述,无法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而对“微课”教学工具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例如:对鲁教版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的教学,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基础理论知识不能完全地理解与掌握,那么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可以把基础理论知识与相关实验结合教学,利用“微课”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际案例,把抽象的基础理论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此部分的知识内容。
(二) 丰富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