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提升学生读图能力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鲍其英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104期
  摘要:作为初中地理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教学用具之一,,地图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形象、直观、易记的特点,它对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知识再现、迁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成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新课标要求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正确阅读地图,快速找出地图所能承载的信息,并能利用这些信息,得出他们所要获得的结论。地图是静态、是固定不变的,而它承载的信息需要学生去归纳总结,去挖掘,从而获得创造性认识,因此,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地理图片兴趣、阅读图片的意识、阅读的习惯、阅读图片的技巧、阅读图片的综合能力等几个方面展开课堂教学探讨,以期提高初中学生对地理图片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读图能力
  一、 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特征构建课堂情境,力求素材来自生活并有所提升,如此一来,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记忆,进而将地理学习建立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地理真正含义。然而,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并未真正重视生活情景的把握,生活实际与课堂知识点毫无联系,学生难以理解知识核心,学习效率日渐下滑,学习兴趣也不复存在。为此,初中地理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务必重视学生日常生活材料的选取,让课堂教学有着落点,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让生活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借此方法来激发他们对初中地理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国的河流》这章节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说出他们所了解的河流、湖泊,查找资料、互相讨论,知识互补。为了他们下一步能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的河流与湖泊做铺垫。俗话说“历史怕年头、地理怕河流”,要想学生学好地理,这章节内容至关重要,要教会他们会辨别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及内流区,并且理解外流河的形成因素以及水文特征,让他们独立去发现、讨论、总结,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唤醒他们读图的内心深处意识,让学生独立说出一些重要的河流与湖泊,结合实际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教材内容的真实情况。让他们分享自己所见、所闻。往往老师在进行这方面教学时,学生学习兴趣异常高涨,更倾向于主动阐述内心想法,愿意与他人共享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点,从而达到调动课堂教学气氛的目的,学生掌握起来会更容易。更多的学生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枯燥的课堂变得十分有趣好玩。从而实现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其中一位学生迅速站起来分享了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与长江,借助他曾经在长江的旅行经历,生动有趣地介绍长江大小三峡、三峡大坝及周围生态环境,并通过地图清楚地描述黄河与长江的具体位置,沿途各省市以及核心水域,并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推导出河流宽度、流量以及汛期的变化规律,例如靠南边的河流宽度、流量以及汛期相对靠北的河流更大。学生通过这些知识对我国的主要河流及湖泊有了大致的了解,认识了流淌于中国大地上上千年的母亲河,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从而激发学生读图思维,识图阶段,学生更明白地理知识所蕴藏的能量以及学习地理知识的意义,最终初步理解地理学习的关键技巧,学会结合图文提高理解效率。
  二、  强化学生独立自主读图的意识
  大多数学生进入初中后,对地图不是十分熟悉,有的同学还是初次接触,甚至有的同学把领到的地图册扔掉,认为不重要。当然后期与一些老师不重视地图册使用有关,地图平时不去利用,学生对其不感兴趣,使得了解其中很少的知识。所以,部分学生基本不具备识图、用图、绘图的一些基本能力。基于此,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认真阅读地图的习惯和意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懂得地图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阅读带给他们的乐趣,并让学生真正懂得、明白在地图中能够获取相关的地理知识。
  在每节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寻找到一些形式简单的地图,标出一些提示,然后将图文并茂的图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使用他们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主展开阅读地图。几分钟后,让学生告诉大家在图片中获取了什么信息。教师也可以利用图片中未标出的符号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讨论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然后再由老师判断总结,最终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可以逐步学习到更多的读图技巧。使学生慢慢形成读图意识和良好的读图习惯。再如,我们可以将简化了的本地区的卫星图像图片发送给学生。每堂课都引导学生认识地图中的某些地方,大多数学生对图片地方都比较熟悉,便于課堂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恢复地图,让学生检测他们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到地名,说出位置,以达到训练学生空间思维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地图的意识。
  三、 逐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习惯
  教师愿意在教学阶段创建情境,教学内容以教学情境为核心,既能够强化学生对直观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在情境中充分掌握知识要点。然而,部分教师过于自信而导致创建情境的过程中未能合理选择素材,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浪费资源,甚至部分情境与教材内容毫无关联。为此,初中地理教师必须围绕教材开展情景教学,选择符合教材内容且易于理解的素材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帮助学生利用地图更快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例如《认识大洲》知识点,要想全面地为学生灌输各大洲的主要信息,包括海陆位置、气候等,理应培养学生图文学习的习惯,通过地图探索各大洲的异同点,借助多媒体设备传播大洲信息,全方位地展示地理知识。随5G时代临近,观看学习视频既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形象生动地展示地球的魅力,更直观地认识地球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美轮美奂的风景画面必然吸引学生目光,沉醉于地理知识的“海洋”,感受到学习地理科目的关键意义,能够正确地了解探索区域特征应从位置、气候、水系等多维度入手,大致掌握各大洲的环境情况,扩展眼界。上述内容对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全方位帮助,教学阶段,学生需要科学借助地图来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进一步看清内在本质,优化系统的地理知识学习框架,尤其针对亚洲环境有具体的认知,并借助地图将亚洲地理环境清晰、流畅地介绍给他人,这不仅强化读图能力,而且对学习习惯、口语表达有极大的帮助。


浅谈基层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建议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浅谈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档案管理流程
浅谈新闻宣传部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危机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浅谈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浅谈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浅谈《紫式部日记》及其女性美
浅谈基层消防监督执法人员说理执法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家庭建档工作
浅谈风电场用美式箱变烧毁事故及原因分析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政治思想工作
浅谈传统村落档案的利用开发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