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思维导图在中考物理电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唐继英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71期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思维工具,能够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思考过程形象化、图片化,从而有效调动大脑进行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的作用不断得到认可和发展,笔者主要研究思维导图在中考物理电学复习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践研究,旨在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丰富中考物理电学知识的复习模式,为教师有效实施初中物理电学知识复习提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思维导图;中考物理电学复习;应用研究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中学物理教育肩负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增强公民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对能力、培养公民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的使命。然而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是重结论,轻过程,,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思维工具,能够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思考过程形象化、图片化,从而有效調动大脑进行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中考物理电学复习教学中,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 研究内容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物理电学复习课的教学中,具体包括: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记笔记、课后整理巩固、具体解题等,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中考物理电学概念复习、规律复习、实验复习的复习课教学中,结合案例的应用进行分析。进行实践研究,收集数据并分析,观察思维导图在中考物理电学复习中是否有成效。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笔者选择了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花桥中学的九(6)班作为实验班,九(5)班作为对照班。其中九(6)班有45人,九(5)班有43人。这两个班的物理课从初二起一直是由笔者担任的,在过去的三个学期里,两个班笔者使用的教学方法、备课、教案、练习等均一致。
  笔者收集了这两个班级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表,该次考试是在昆山市教育局的指导下进行的全市统一测试,考试时学生座位整个年级由电脑随机安排,每个教室坐40名学生。考试结束后,试卷统一送昆山市教育局进行电脑扫描,采用网上匿名阅卷,流水线作业的形式批改,考试公平,成绩有可比性。对九年级期末考试的成绩统计分析后发现九(6)班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门中考科目的总分平均分是462.07分,其中物理平均分是74.33分;九(5)班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门中考科目的总分平均分是461.71分,其中物理平均分是74.18分。由此可见,两个班的总体实力相当,物理基础差不多。
  在2016年5月前,在中考物理复习声、光、物质的物理属性、力、运动和力等内容时,两个班笔者仍然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和复习资料。开始进行物理电学的复习前,安排了一次针对电学知识的摸底测试。为了保证测试的公平性和成绩的有效性,笔者采用同一套试卷并安排在同一时段进行测试。考试后,将考生信息密封,由笔者统一进行批改。整套试卷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计算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共计28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00分。由于本次摸底考试是在尚未复习电学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成绩普遍较低,学生对之前所学的电学知识遗忘严重,特别是简答题和计算题失分严重。
  将两个班的成绩录入到SPSS数据库中,对两个班的成绩做对比分析:
  表1显示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60.3778和60.0465,平均成绩相同。表2显示F的值为0.467,P(sig.)值为0.496,由于sig=0.496>0.05,说明两组样本的方差是相等的,符合方差齐性的假设。再看“假设方差相等”的双尾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sig.(双侧)=0.917>0.05,表明两个样本之间的均值差异不显著,两样本之间无差异。
  三、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九(6)班为实验班,在电学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九(5)班为对照班,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均由笔者担任。在中考物理电学知识复习前,笔者利用了一个中午答疑辅导的时间先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有关思维导图的指导培训,内容包括:介绍思维导图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演示如何利用中文版的思维导图软件绘制思维导图;介绍如何利用“纸加笔”的方式手动绘制思维导图等。在第二天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就正式在实验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授课了。笔者先是按照初中物理教材的章节顺序,依次把电学的四个章节的知识点一一回顾,课堂教学采用思维导图制作的课件开展,大大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每次上课的前一天利用中午答疑辅导的时间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自己总结第二天要复习的知识内容,并在复习课后组织学生完善自己前一天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在上课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应用思维导图来记录课堂笔记,并在课后完善,强调笔记突出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可鼓励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一轮完整的物理电学知识回顾之后,笔者将电学中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是中考考点的部分分块提炼出来进行强化,主要包括《电路初探》一章的物理概念;电学中的几大定律,例如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重要的几个实验,例如小灯泡电功率的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测量等。
  由于中考复习时间有限,留给初中物理的重点教学内容——电学的复习时间也只有三个星期。在整个电学知识复习完成后,笔者安排了一次针对复习效果的测试。测试方法、阅卷方式均与复习前的摸底测试相同。
  将两个班的成绩录入到SPSS数据库中,对两个班的成绩做对比分析:
  表3的数据表明,经过三个星期的系统复习,无论是实验班还是对照班成绩均有显著提高,但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班高出约6分。表4表明F的值为2.155,P(sig.)值为0.146>0.05,说明方差具有齐性,不必进行校正。从t检验结果可得:sig.(双侧)=0.045


数学思维在教学中的培养
钢琴组曲《学生日记》的创作思维赏析
浅谈创新思维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维模式探索
开启中学生数学思维之门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逻辑思维训练
论侦查思维定势的局限性及解决办法
探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微观思维与宏观拓展
马克思思维方式的逻辑解读
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维突破研究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
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思考
关于思维可视化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思考
“画”出数学,让思维变得可视化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