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如何提高效率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余培坚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66期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尤其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今天,,我们更是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本文笔者不揣浅陋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师自身、学生特点、师生合作、课堂影响等方面与大家做些浅显交流。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每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一个成功的社会人,我国的相关教育规定曾明确指出,中国的教育改革要加强对自然人全面性发展的高度重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才能体现出我国教育水平的真实度。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学在新课改之后,就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并且能够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即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一、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从教多年来,根据教学经验和大数据来看,发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过低,学生对于初中数学比较厌烦,缺乏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这都形成了数学教学的阻力,而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大致包括四点:(1)教师的思想观念过于守旧,使用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致使数学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枯燥乏味,缺乏生动性和活泼性,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缺失兴趣和热情。(2)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要想数学成绩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就必须要做大量的习题,即我们常说的“题海战术”,这样传统的教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造成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违背了新课改教学的理念。(3)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味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对于初中的数学知识学习难、理解难、使用难。(4)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致使学生抓不住重点、难点,造成学习效率低下,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几点建议
(一) 重视教师的再学习教育,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
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关键的便是改变数学教师的思想观念,进行再教育,再学习。思想决定方向,方向最终决定成果。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如果教师的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那么教学的最终方向也会偏离既定的轨道,其结果将会南辕北辙。习大大曾经说过应该是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而不是只教会学生书本知识的教书匠。因而,学样和教育部门要定期地安排数学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会议,从思想上进行扭转,充分地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体现出来,教师要有充当学生“人梯”的精神,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其次,还要联合各学校不定时地进行学术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学习更先进、更成功的教学方法;还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和学习机会,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修养。
(二) 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情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其性格呈善变、不稳定性,其心理特别的敏感,很容易出现叛逆的情况,同时又特别希望得到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的关注和关爱。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和其他学科的教师做到及时地沟通交流,以便能够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以便随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方法,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其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其情绪变化更具有反复性、复杂性、不稳定性。学生带着情绪上课的情况经常发生,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责任心、耐心、细心程度,时刻关注學生的发展变化,做到主动关心、巧妙引导,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教材中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多于实践技能的学习,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都不高,要引起学生的共鸣,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的研究、学习,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料,找寻案例进行分析对比,将理论知识简单化、形象化,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 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将重难点更加明确化。
首先我们要明确每节课所要讲解的重点、难点。只有吃透了教材,我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它是教学的起点、导向,也是教学的重点、标准。在备课时要始终围绕着这些目标设计内容。在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每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以及一些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三) 将多元化教学法应用到数学课堂当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科技时代的快速发展,可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
方法有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也可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方法。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易于接受,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样的教材,善于表达的教师则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化深奥为浅显,化腐朽为神奇,内容讲得深入浅出。这样的课,能使学生听着不累,但却是效果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