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审视与模式转型分析

作者:周发伟 字数:2367  点击:

摘 要: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学生社团管理普遍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让高校学生社团得到更好的发展,笔者在本篇文章中,对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在基于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探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转型模式。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转型

1 前言

高校学生社团是一个由学生自己按照兴趣爱好而自愿组成的组织,是构建高校校园文化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学生社团管理还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为了让学生社团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准确的抓住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出能够使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管理模式,让高校学生社团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2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重在完成任务,轻视组织发展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学生社团管理都是以“学校现实需要主导型”为价值取向,而不是以“社团发展需要主导型”作为价值取向,学生社团管理者只以工作为中心,把“完成任务”和“不出问题”作为学生社团管理的目标,过于强调“完成任务”,往往忽视了学生社团自身的发展需求。学生社团实现自身目标的途径是开展社团活动,但是社团管理者却把开展社团活动当做是完成管理任务的一种形式,社团活动内容往往由高校的相关管理部门设定和安排,社团活动的随意性相当大,严重缺乏规范性;再社团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社团管理者只起到协助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这严重的偏离了学生社团的宗旨,不仅违背了学生社团“自主服务、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原则,还导致学生社团失去运转的动力和活力。

(二)重视微观管理,轻视层设计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社团大多数是由团委管理的,其管理模式基本为微观层面上的日常管理,例如,社团成立、社团活动审批以及奖励表彰等等。然而,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内最为权威的学生组织,实际上却严重缺乏权威性,,其作用、地位在高校内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其主要作用只体现在协助学校教学、党政、科研的开展上,在高校的宏观问题方面,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我国大多数高校未能够从学生社团的整体发展角度出发,进行规划等层设计,譬如,纳入育人体系、纳入培养方案以及落实经费场地等等。

3 科学发展理念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一)由工具型管理转型为价值型管理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管理,将以往的“工具管理”转型为价值型管理,明确突出学生社团的发展趋向,注重实现学生社团成员的价值,立足于学生社团的利益上。

一:尊重每个学生社团团员的主体地位。学生社团团员在社团的发展过程中,能够起到一种由内到外的强大对动力,学生社团的团员是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学生社团想要得到发展,就必须坚持以社团团员为主体,以服务社团团员为工作理念,不仅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社团成员,还要调动每一位社团成员的积极性,使所有社团团员的创造力得以激发,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实现高校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

二:注重实现每个社团团员的价值。学生社团管理应该重视每个社团团员的实际诉求,着重挖掘每个社团团员的潜在能力,使每个社团团员的特长得以发挥出来,为学生社团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将更多的权利下放给社团团员,使他们能够自主确定学生社团的发展目标,以便实现学生社团的发展计划,为社团团员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使每个社团团员的价值,在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二)行政型管理转型为服务型管理

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为行政型管理,要想学生社团可以得到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在科学观视域下,将以往行政型管理转型为服务型管理,有效推动高校学生社团的全面发展。

一:明确权责问题。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主体较为多样化,譬如,学生工作部、党委宣传部以及团委等等,社团管理中心正是有这些部门组成,由社团委员会进行管理。不管是谁作为学生社团的管理者,首先应该明确学生社团的工作权责,要做到分工明确、岗位清楚、有章可循,才能构建起一个完善的学生社团服务型管理模式。

二:重视主动服务。将“主动服务”融入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当中,树立学生社团团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将学生社团发展和服务学生发展作为主线贯穿于学生社团工作当中。通过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服务体系,来提高高校学生社团整体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

三:加强民主理念。民主即平等,反应的是人类最求价值的准则。民主理念所包含的价值准则包括信任、自主以及平等,这些都被普遍应用于高校学生社团的服务当中。要想增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者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就必须将民主理念充分的彰显出来,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还是为了让高校社团能够得到持续性发展,为学生社团的内外部营造出一个民主、平等以及互信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高校学生社团是一个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而自愿组成的组织,并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开展社团活动,是构建高校文化、提高校素质教育以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此必须要加强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在科学观视域下,及时发现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能够让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使高校学生社团能将其作用更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卫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6):180-195.

[2]谢超; 尤雯文.基于高校学生社团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机制研究 优先出版[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53-158.

[3]娄明阳.“第二课堂”和“第三部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特征[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29(08):33-46.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