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基于小组合作进行英语主题汇报的行动研究

作者:谢咏梅 字数:5217  点击:

摘 要:通过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的PPT主题汇报,开展行动研究,分析在高职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掌握交际策略、提升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实践发现,在高职英语课堂上进行课前小组合作的PPT主题汇报活动能有效督促和引导学生以英语为载体来进行合作与探究学习,在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沟通、信息技术应用和学术研究能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汇报;行动研究

基金项目: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实践项目(JGXM201428)资助。

公共演说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能力,公共演说在美、英大学教育很多课程中都有体现。在信息全球化时代,英语演讲技能成为我国人才能力素养构成的基本要素。国内外语学界认识到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听说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但受制于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材资源、教学计划、考级导向、班级规模、交际环境、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心理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制约,教改成效并不显著。

本项研究贯彻“以内容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理念,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探究学习成果汇报,旨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学术能力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引用资料的能力、演示或陈述自己论点的能力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与团队成员不断研讨,决定开展行动研究,尝试将“小组主题汇报”作为课程项目之一,督促和引导学生在课外以英语为载体来学习和探究知识,并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展示;同时,通过问题互动和师生评价环节,确保汇报质量和合作学习效果。实践证明,这种合作式探究学习的小组汇报展示活动的有效展开,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又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和初步学术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本项行动研究历时一个学期,经历了观察与设计、实践与观察、发现与反思等多个阶段。

1 教学观察与设计

笔者通过高职英语课程第一学期授课发现,摆脱了高考压力的高职学生对外语学习热情远远低于专业课,多数学生仅仅在英语课上才捧起英语教材,课堂上只有在老师强调并明确要求时才会拿笔记笔记或作标记,课后作业敷衍了事,课堂参与师生互动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人,多数学生希望老师课堂上精讲词汇,满足期末考试和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需求就行了,对于提高口语能力并没有个人目标和强烈愿望,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与高中无异。

课题组的课程教学设计从第一学期寒假作业开始,为了督促学生假期自主学习,向学生公布新学期的5个教学单元主题,要求每个学生自选一个主题,查阅资料,制作PPT,开学第一周在班内进行3分钟英语口头汇报。

1.1 最初的观察

新学期第一次课,按照原定计划,要求学生进行假期作业汇报,因只有一半学生在课前将自己的作业完成并发送给老师,考虑到时间关系,所以课堂上请学生自由进行汇报。虽然有5个主题可供选择,但学生选题都集中在persistent 和roads to success 两个单元,除了个别学生汇报的内容还算丰富、PPT制作基本符合要求外,大多数同学汇报的基本模式都是引用几个名句,加上个别成功人士例子,缺乏逻辑连贯的主题句,网上搜到的名人故事作为例证重复率高,PPT使用的图片与主题相关性不大,背景色杂乱,,大量使用文字,字体小,语法、单词错误多,口语汇报时只是匆匆而含糊地读一遍PPT上的文字,语音、语调、主题内容和PPT效果都不能令听众满意,听众很快失去了兴趣。

1.2 最初的反思

从课堂观察可以看出,学生在假期独自完成作业质量不高,首先与学生外语学习的态度密切相关,其次是同学们还没有掌握英语口头汇报的技巧,PPT制作也缺乏经验,口语水平较低,听众对汇报不满意主要是由于汇报质量不高造成的。

分析了首次学生汇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笔者决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汇报费时低效的局面,即通过提高口头汇报的质量,增强听众的关注度,加深汇报人和听众对话题的理解,从而促进语言学习和能力发展。提高口头汇报的质量首先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帮助汇报人提升汇报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让汇报人和听众都有收获;二是采用怎样的小组合作形式,提高汇报质量的同时,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文秋芳教授认为任务的设计要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口头报告作为综合性的“输出”活动,只有在一定积淀的基础上(包括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才能更有效地完成1。语言输入是学习者语言知识内化的必要条件2,引导并教会学生选择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口语汇报是教师 “支架”作用的发挥,学生在大量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再进行口头汇报可以激活学习者头脑中存储的相关信息,刺激认知机制,建立更持久的记忆链3。

1.3 教学设计

1.3.1 明确项目任务要求

为避免学生应付学习任务,向学生阐明主题汇报实施的目的、意义和考核评价标准,现场汇报的评价标准含盖了汇报内容、口语表达、书面表达、PPT制作等具体要求,师生进行现场评价;此外,对小组成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态度、知识、能力进行自评和同伴互评,教师在小组个性化指导和观察中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考核,师生评分按照一定的比重计入学生形成性考核成绩。

1.3.2 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笔者强调合作学习的意义所在以及有效合作的关键因素:积极的相互依存、同时性互动、个体责任、人际和小组学习技能、反思和计划4。建议学生综合考虑团队成员的特长和优势,组建2-3人学习小组,自由结合达到优势互补。通过进行有组织的、交互式的信息互换, 使小组成员互相学习借鉴,为知识的建构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互相发挥支架作用5。

1.3.3 自由选择汇报主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主题选择方面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主题并不局限在所选教材范围内,各个小组通过个人认知分析、资源检索和集体讨论,确定汇报主题,进行成员任务分配,计划任务实施过程和方式。每次课前汇报1-2组,由各个小组与课代表协商,确定各组汇报时间顺序。

1.3.4 发挥教师支架作用

为帮助学生作好汇报前的准备,避免学生敷衍或不知道怎么准备的问题,笔者积极发挥教师的干预作用,借助学生首次汇报的PPT进行分析和重新加工后展示给学生,起到了讲解和示范作用,同时也给学生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汇报任务布置后,通过师生课间直接交流和网上咨询等方式对各个小组进行任务督查和个性化指导,包括对知识点的理解、信息的筛选、文字、口语展示过程,以及PPT制作的文字、色彩、图片、音频视频运用等,涉及到组内每个成员的任务。每个小组进行班级汇报前都需要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内容确认。

2 教学实施与发现

2.1 教学实施

笔者任教的助产班共组建了16个合作汇报组,从第三周开始每次课前安排1-2组进行汇报,每组汇报时间为3-5分钟,要求主题鲜明、逻辑连贯、语法正确、发音清楚、表达自然、PPT运用效果良好,汇报后每个小组给予评分,教师点评。为吸引听众注意力,要求在听取汇报时每个学生记录至少5个重要词组以巩固和增加个人词汇积累;教师针对汇报主题或关键信息向学生提问,以师生互动形式强化对主题理解。在学期结束时要求学生用英文写出本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感悟与收获。

2.2 教学发现

要求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主题汇报任务,并明确提出较高标准的质量要求,而且是以小组为整体进行考核,学生不敢因个人松懈而影响小组成绩,因此积极参与准备。经过集体商议对话题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分工合作使得小组有了充足的准备时间,教师的个性化指导与督促排除了学生消极应付的思想,这一轮的汇报质量大大提高,汇报人对主题的讲解脉络清晰,充分的准备使得汇报人借助PPT上关键词句和图片基本上能脱稿演讲,口齿清楚,基本上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由于是小组自选主题,因此汇报内容各不相同,反映出各组学生关注社会的角度和个人兴趣的差异,丰富的内容大大地提升了听众的参与度,有些汇报得到了听众积极的回应,产生了强烈情感共鸣,使得汇报人备受鼓舞。

2.3 教学反思

2.3.1 个体优势在团队合作中彰显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汇报任务,小组成员必须进行头脑风暴确定主题,反复讨论以理清主题脉络,通过合理分工、资源共享来丰富汇报材料,凭借合作互助来发挥成员优势,呈现最佳的文字、口语表达和精美的PPT展示。经过精心准备的小组在进行汇报时开门见山展开主题,内容充实,用词丰富,衔接连贯,汇报时语音语调较为自然清晰,与第一次汇报时相比信心明显增强,流畅的汇报也自然赢得了听众的关注和掌声。

2.3.2 学习能力在探究实践中提升

学生现场反馈和期末的小结都表达了自己对同伴表现的肯定和个人的收获,令笔者欣喜。虽然没有达到完美,但整体来讲汇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主题相关资料的查找、资料共享、交互式的信息互换、语言信息的加工处理、讲稿的准备和口语的演练,使组员获得了进一步的可理解性输入和语言输出的机会,这些语言输入和输出不仅加深了对话题的理解,也充分锻炼了语言的运用能力,在完成PPT制作过程中组员们的多媒体技术和美学思想的交流与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发挥了学生之间的支架作用。

2.3.3 责任意识在自我考核中增强

考核评价标准的反拨作用值得重视。笔者制定的具体的主题汇报评分标准,包括主题内容、书面与口语表达、PPT制作水平,由各组现场打分;此外对小组成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也制定了针对性的过程考核标准,涵盖个人知识、能力和态度几个方面,要求组内自我评分和同伴互评。有了可操作性的评分标准,大家的评分相对比较客观而不是主观随意,有利于形成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任的学习态度,同时发挥同伴示范作用和评价反拨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能力给予积极引导。

2.3.4 专业认知在自主汇报中强化

自选主题给了学生选择个人感兴趣内容的机会,学生的选题远远超出了笔者的想象,每个组的选题皆不相同,而且超出了过去课堂交流的大众话题,涉及到更深的专业、社会、精神层面主题。如母亲节感恩主题中植入的胎儿孕育及生产过程的视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及其引发的精神健康问题,由医患关系现状激起的对医护工作者素质培养的思考,由学生制服到职业服装唤起的青春记忆和职业责任感等等,不仅反映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与思辨,而且激起了同学们的批判性思维、专业学习兴趣和社会使命感,对促进专业学习大有裨益。

项目学习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多种学习资源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实施小组合作完成主题汇报这个项目,开展行动研究证明了以学生为中心,把语言作为获取信息的中介,把信息作为语言学习的资源,教师发挥支架作用,将课堂作为语言学习、展示、探讨的平台,鼓励学生为项目的完成进行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不仅促使了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还培养了学生探索、思考、沟通协作、学习管理能力,促进了学生认知发展,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文秋芳等,2010,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Gass, S. M. 2003. Input and interaction [A]. In C. J. Doughty & M. H. Long (eds.).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 London: Blackwell. 224-55.

[3]Izumi, S. 2002. Output, input enhancement and the noticing hypothesi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ESL relativization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4: 541-77.

[4]Johnson, D. W. & R. T. Johnson. 1989.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M]. MN: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5]Donato, R. 1994. Collective scaffolding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 In J. P. Lantolf & G. Appel (eds.). Vygotskian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C]. Norwood, NJ: Ablex. 33-56.


基于复杂性理论的知识创新与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基于品牌价值的文具产品识别(PI)研究与设计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图书馆竞争力问题研究
基于Android的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创新模式研
基于民法学视角下的非法取证行为
基于新时期党务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思考探究
基于双因素理论自我提高工作满意度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基于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研究
基于现金流量模型的高校财务风险的评价体系分析
基于研华i.mx6平台的无线网络应用开发
基于多层次分析法的高职物理教改效果研究
高职院校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中存在的
高校体育开展合作教学法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基于师生协作的影视短片项目教学实践研究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万方网查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