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

作者:闫艳 字数:2632  点击:

摘要:语文核心素质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小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想要培养优秀的人才,有水平的教师就应该注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实践,科学灵活的组织好课堂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众所周知,语文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其他各个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齐头并进的重要基础。这不仅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牢牢抓住学生的基本功,更要全面实施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学习;核心素养;有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111-01

1.丰富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对课文的积累、理解和整合,这样才能大致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形成与自己相符的语言经验,进而形成初步的语感。实际上,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就是语言推敲、理解、反省的一个过程,也是学生培养语感的学习过程和理解过程。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有计划地把难度相对适中的课文,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先去理解文本,在头脑中先去构建文本框架,从而达到对课文有自己感悟的目的。比如我们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由于小兴安岭坐落于我国的东北方向,大部分学生诗没有去过那里的,因此,学生对于小兴安岭的美丽之处难以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小兴安岭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让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映像。在学生自读课文的阶段,教师可以利用音频影像资料,让学生在结合画面后去读课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去抓住写景的语句,然后进行精读感悟,分析景物的特点。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好好把握训练的重点。对于文章质量好,语句也十分优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去挖掘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内涵,从而悟出其美妙之处、深刻之意,体会作者在写此作品时的意境,丰富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2.采用比较恰当的手段,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合理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凭借着自己的喜恶,带着有色眼镜去学习,他们并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是很理想,成绩也是忽上忽下。要想学生保持高效的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指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课堂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收获知识的乐趣,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就比如,在教学了刘禹锡的《望洞庭》以及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这两首古诗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赏析这两首古诗中所描绘的不同意境,体会诗中之美,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一个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月”的诗句,通过积累的方式来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再比如,我们在学习《维生素C的故事》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提前预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文章大致分为几个段落,然后让学生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进行汇总整理,从而让学生能够掌握整篇文章的内容。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从而切实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3.进行对比归类,给予学生不同的方法指导

在《语文课程标准》高年段“学习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指出:学生应该阅读叙事性作品,读完后了解事件的梗概,并且能够简单描述经典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对于读完作品后的感受。在阅读诗歌后,能大体把握诗的意思,头脑中能浮现出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在阅读说明性文章后,能抓住重点,找出文章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阅读完比较简单地非连续性文本之后,能够从图片说明和文章内容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比较有价值的信息。这其实也就是在提示我们,对于不同地文体,我们要用不同的方式去阅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在指导、引领以及点拨上下足功夫,让学生能够明确阅读方法。这样反复多次之后,学生再遇到此类文章时便会有足够的自信去解决问题。

4.感受美文,培养审美能力

从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慢慢去教会学生如何独立思考问题。教科书的内容一般都是比较丰富的,大多会集社会、自然、人性、情感于一体。在课堂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科书的资源,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妙之处,培养学生能够热爱祖国语言的文字,让学生拥有初步的审美能力。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能够理解、运用以及传承语言文化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以及创造力。

5.完善明确的知识体系

当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时,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以此来提高语文课程的学习主动性。传统的语文教材比较注重人文化,这导致教师在教书过程中忽略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从而导致无法对语文学习的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训练,造成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低下。但是在“部编版”语文教科书上,语文授课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在此教科书中采用的是比较先进的“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并且这本书将语文教学内容分成了必学板块和能力板块,出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中,从而体现出课文知识的学习目标,增加了语文学习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的最初教学目标。

6.结语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后天在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并且课堂实践是最好的培养方式。小学语文素养在课堂中的实践会让语文的学习更富有智慧和灵性,并且能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教师必须要保证改编后的小学语文教材具有可读性,在学生的理解范围之内,较好的语文教材就是可以让学生读懂的教材,所以在进行教材改编中需要在教材中加进一些学生愿意去读的生活中的例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杭冬梅.基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2016(7):00228-00228.

[2]曹少林.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教育.2016(12):00030-00030.

[3]郭赞.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教育》2016.

[4]胡晓容.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相关推荐



浅谈基层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建议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保密管理”在档案利用中的重要性探讨
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讨
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应用的探讨
浅谈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探析激励管理模式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关于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析
小议档案管理在水利管理与发展中的作用
浅谈档案管理流程
浅谈新闻宣传部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危机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