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浅谈小学美术色彩创作的课程与教学实践

作者:程爽 字数:2143  点击:

摘要: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由线条、形状、颜色、图案组成美术的基本要素构成的,而颜色是构成要素之一。美术绘画中的色彩是传迭艺术精神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有别于日常生活中颜色”,它的视觉艺术的一种形式语言,在造型艺术中的显要地位不可言而喻的,在小学生美术中更是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加强对小学生对色彩基本性质的了解和认识颜色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颜色调配和使用,掌握基本的色彩对比、变化的规律和表现技能。从而提高小学生色彩感受能力、审美趣味和欣赏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实践与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036-01

小学低年级画画着色常用水彩笔、蜡笔等不可调和颜色的材料,使学生能较快的认识颜色,并降低作业难度,但生活中的色彩是千变万化的。进入小学中年级,教学大纲要求掌握色彩基本知识和掌握调色方法,选用水彩颜料着色的要求比低年级上了一个台阶。一方面学生对用颜料作画充满新奇感,另一方面在具体操作时,觉得困难,教学中学生刚接触颜料作画时的阶段至关重要,它将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的兴趣,且以后不可能专门学习着色方法。所以,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对以后的教学是相当有利的,因此,美术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色彩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一些实践和体会,以供参考。

1.采用欣赏观察的方式导入

采用欣赏观察的形式进行导人,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体现的,教师引导学生凭自己的感觉和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判断、分析色彩。当然,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哪些色彩是对比色,学生记住就行了,但是这样的教学,学生只能学到死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会越学越死。新课标要求教师摒弃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的应该是引导者和参与者。对小学生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不能以单纯的讲解或纯理论方式进行,而应结合小学生直观感知能力较强的特点,结合游戏、生活、音乐等表现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体验色彩,从而逐渐提高其色彩感受能力。

2.创设情境,引导儿童学习色彩调配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了解色彩基本知识,从盲目的随意涂抹颜色到有一定理论依据的运用颜色,开始习惯以科学的方法、态度认识和理解色彩世界,掌握原色、间色、冷暖色等知识,明确:红、黄、蓝是三原色,橙、绿、紫是三间色;红、橙、黄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感觉寒冷,绿与紫介与其间;相色、明度、纯度相同的物象,距离我们眼睛越近色感越强,越远则弱;明度相同、距离相同、暖色强、冷色弱;物体色彩对比大的强,反之则弱。通过认识原色、间色、冷暖色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开始走进色彩世界,由未知走向已知,了解色彩系统。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注意生活积累,随时随地观察色彩的变化,并逐步熟悉颜色的变化规律。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我尝识用以下几种方法教学生学习用水彩颜料画画,教学效果很好,大大地激发了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3.实验获得色彩知识

利用实验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还考虑到用理论抽象的话语,孩子们很难接受。我用另一种做法: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试管内,再拿三个空试管,一齐放在试管架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色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讲讲什么是间色,间色是由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并拿试管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试管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学生边拍手边讲出声来。做法虽然简单,但形式较新颖,孩子们像看魔术一样看着老师演示,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红色+黄色=?色,红色+蓝色=?色,蓝色+黄色=?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记得牢固,印象深刻。

4.增强学生对色彩的运用能力和评价能力

只有课本知识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要想学好美术是非常困难的,还要培养学生虽色彩的运用能力和评价能力。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进行一些简单的美术作品创作,让学生们在创作中感受色彩的魅力,在美术作品中运用色彩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通过创作简单的美术作品来增强学生对于色彩的运用能力。能够体会它人对色彩的运用特点,能够帮助自己弥补在美术色彩运用能力上的不足。同时,教师要列举一些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作品。这样才能扩大小学生的知识面,理解不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和思想。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具备着较强的感知能力,在这个时期,小学生的感知能力是极强的,对其他事物会表现出极强的吸收能力,对于外来的一些知识接受的比较快。在平常生活中,家长要积极的培养学生对于色彩的运用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又不要给学生们学习压力,在平常的小事中,逐渐培养学对于美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要提高小学生在美术课堂的学习效率,美术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特点,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通过趣味活动来培养学生对于色彩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的能力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能力。只有这样不断努力,才能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色彩绘画能力方能得到进步。

相关推荐



浅谈基层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建议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浅谈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档案管理流程
浅谈新闻宣传部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危机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浅谈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浅谈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浅谈《紫式部日记》及其女性美
浅谈基层消防监督执法人员说理执法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家庭建档工作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媒体艺术时代的美术教育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