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策略研究
作者:胡艳红 字数:2580 点击:
摘要:随着生活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抽象的数学知识逐渐具体化、形象化,同时,生活情境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起到促进作用,更是对新课改政策的实际体现。因生活情境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小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互结合,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课程的开展。本文对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活动;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6-0063-01
在小学教学科目中,数学科目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对于语文等科目,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特点,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存在较大的难度。传统小学数学教学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极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和厌学情绪,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探究基于生活情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以有效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1.基于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基于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日常生活情境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生活情境进行充分的挖掘和运用,能有效加强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助于促进抽象性较强的数学知识趋于形象化,便于小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通过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能有效加强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增强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2.基于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措施
2.1 创造数学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通过对生活实践经验的整理与总结,将其运用至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熟悉感,有助于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难点,以此为基础,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数学知识教学任务中,教师应重点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相互结合,进而实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统计”这一课程中,教师可设计“买水果”的生活情境:首先,教师对不同水果的图片进行展示,选择多名学生相互扮演商贩和客户,完成水果的买卖。其中,扮演商贩的学生需要对售出水果的数量和收入进行计算,而扮演客户的学生则需要对购买水果的单价及总价格进行判断。所以,生活情境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统计”知识点有浅析了解,并通过教师对统计知识的详细讲解,使其能够快速将统计知识运用至实际的生活实践中。
2.2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生活教材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下,小学生被动接受数学教师讲授的数学知识,难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更别说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类数学问题了。基于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生活素材,有效加强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的联系性,有效挖掘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使小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使小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妙用,有效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挖掘生活素材体现的数学知识,有效改善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以形象化的数学生活现象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学知识教学进行有效地延伸,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使小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并掌握以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2.3 善于利用生活化的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能力
小学生有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好动等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生活化的语言,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很好地掌握所讲的知识点。例如,加减法知识点的讲解,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其进行理论上的讲解,学生很难掌握和记忆,并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可以适度地将简单的数学运算式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化语言,加深学生的记忆和提高掌握的程度。如妈妈一共有10个苹果,妹妹吃了2个,弟弟吃了1个,还剩下几个苹果?小明有5个糖果,小雷有7个糖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糖果?等等。这些教材在生活中胜不胜数,学生对这些事例也并不陌生。如果老师能将这些事例和教学内容有效地联系在一起,阐述给学生,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记忆和掌握这些内容。
2.4 增加实践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新课改“生活是数学的根源”理念的提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任务中,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知识进行观察与探究,从根源上提升学生解决各类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进行“多边形面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多边形进行观察,并根据自身的实践操作对多边形形态进行还原,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都会有所提升。
2.5 布置和生活情境相关的课外作业
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并且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能解决许多现实问题,数学的课外作业是教学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对于巩固和加强课堂教学内容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课外作业布置必须受到数学老师的重视,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并且运用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一些问题。让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其实是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运用无处不在,比如交水电费、买水果等。因此,老师在布置学生课外作业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活化的问题作为作业题。这样不仅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养成他们积极做好作业习惯,而且通过生活化的课外作业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结语
总结上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而且还能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总之,随着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为新课改教育的实行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萍萍.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外企业家,2013(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