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情感与教学浅析

作者:欧先荣 字数:2691  点击:

摘要:情感是人们对客体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心理反应。《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需要的阅读写作能力”课文是情感信息的载体,每一篇好的文章,都充盈着作者的情感,奔涌着作者的思潮,在一字一句之间,情感被渗透,被传达,被倾诉。

关键词: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5-0232-01

1.表情达意,增强感染力

“情生于境,境能移情”,创设一个师生、生生与文本对话的交互情境,能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小学语文课本为儿童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时,只有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去体验作品的情感历程,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使他们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

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时,捕捉最能触动学生情感的文字信息,比如,“小扬科在田野里倾听各种乐声——在旅店的墙角里听着小提琴的乐声——躺在长凳上最后一次倾听林子里悠扬的音乐”。将这一组连续的动人情景配上相应的音乐,以声传情,让学生在聆听感受音乐的同时关注小扬科的命运,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怜惜、同情之心。结合“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再动了……手边还放着那把心爱的小提琴”的凄惨情境描写,播放音调低沉的音乐,在低沉哀婉的乐声中,学生的情绪也沉潜到人物悲惨命运中,为小扬科的遭遇鸣不平,有学生动情地说:“小扬科望着天空,仿佛在说:‘我到底犯了什么罪?”’有的学生更富想象力:“村里的人也围在小扬科身旁,流不尽的眼泪,诉不尽的哀怨,啊!都一起化为愤怒的火焰。”……这对情境和音乐交融,激起了学生们对小扬科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切齿痛恨。音乐的渲染为课堂创设了特定的情境,学生的情感也因之跌宕起伏,更关切主人公的命运遭际,学生愿意走进文本,贴近人物,用心去体味、解读课文,并能生成不可预设的教学效果,使语文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2.创设情境.发展想象力

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会使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之中进行学习。它对真善美学生的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等具有独特的作用。如《山中访友》、《索溪峪的“野”》等一类描写景物的文章,语言优美流畅,如行云流水,栩栩如生,似锦绣画卷给人以美感。然而,这一类课文所描述的环境景物大多是学生所不曾亲临的。对课文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上。在教这类课文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选择相应的音乐,制作图文并茂的演示稿,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思考、去揣摩、去联想,从而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3.以情读文,享受乐趣

情感朗读是朗读者在认读书面语言材料,用有声语言表达过程中,通过神态、表情、语调等表现形式,而准确地再现出作者在作品中要表露的情感。它不仅是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朱熹讲读书需“眼到、口到、心到”,而“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教学时,有多种多样的情感朗读方法,教师范读,齐生诵读,个别朗读,分角色读等,只要运用恰当,各种方法都自有其妙处。如《丰碑》一文悲壮感人,文中的军需处长高大而鲜明的形象是通过121个字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更没有激情的赞叹,只是通过将军的情感变化,侧面介绍了“他就是军需处长”。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真情实感地朗读,使人物的姿态、衣着渐渐地鲜活起来,使语言与形象水乳交融,相得益彰。首先,教师的配乐感情范读为学生做着情感牵引和情感铺垫,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在此基础上再次齐读,自然高潮迭起。在学习将军神态、心理变化的几段时,则以自由读、齐读、引读等方式结合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领会将军的情感变化。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对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有了自己的印象:他“镇定”,面对死亡毫无惧色;他“安详”,对工作竭尽全力;他“不朽”,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老战士被冻僵了,定格了,沉淀了。学生通过动情地朗读,激情的诵读,表现出来的人物也就显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用心、用情去读,这种情境会让学生永难忘记,文中人物也会让学生长久记忆。

4.情感融入习作

《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关于写作”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力条件和广泛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么,想像是创造的源泉。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像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我深切体会到: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生活实例为原型展开想像。课堂应成为学生个性化想像、思维放飞的舞台。此外应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5.善用情感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育评价活动中,情感犹若一部振荡器,它以一种弥散的方式,在教育评价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和动力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评价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学实践表明,语文教学中实施科学的学习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重要的是,若能对学生学习的方法及态度、情感、价值、信心等方面做出激励性评价,将使每一个学生都形成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儿童学语文往往都带着自己的个性,无论成功与否,教师要以鼓励和尊重为主。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现,尊重学生的选择,从教法、学法,到对知识的理解、感受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要大胆,超越教师,超越教材,超越教参,真正把语文学活。我在教《草》时,课文学完后,要学生把插图涂上颜色,有的学生把春风涂成了黄色,有的学生把春风涂成了绿色,有的学生把春风涂成了白色,但于老师都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学生的这些涂法,因为孩子看事物,想事理,总是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到:积极的情感因素可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运用恰当的方法“导情、入境、想象、再创造”,就一定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完成新课标形式下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叶小意.西部素质教育.2017(19).

[2]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教育[J].高树芬.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01).

相关推荐



浅谈基层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建议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县级民生档案现状与开发利用对策探究
浅谈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浅析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重难点与建议
毕节市图书馆新馆建设的优势与今后发展的思考
浅论数字博物馆与信息技术
小议档案管理在水利管理与发展中的作用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创新与探索
公共图书馆与书香社会的建设
临终护理发展现状与前景
试论公文的起源与演变及规律初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