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根治青少年手机依赖症的方法研究

作者:吴百炼 字数:2717  点击:

摘要:随着使用手机的逐步智能化,青少年手机依赖症的出现也越来越多,危害很大,造成青少年手机依赖症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积极有效地防治青少年手机依赖。

关键词:青少年;手机依赖;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D6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293-01

青少年处在青春期,生理上是个体身体发育的鼎盛时期,心理上则发展相对缓慢,处于自我同一性整合时期,从幼稚向成熟过渡。心理生理发展的不同步,使青少年呈现种种特殊的矛盾和表现,经历种种心理危机,特别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他们要求独立,标榜个性,丰富的内心需要释放,而手机具有便携性、即时性、隐秘性、美观性及强大的多种功能,同时是一种外化的成熟象征,使用手机有助于其在同龄群体中获得地位和认同,手机理所当然地成为青少年的宠儿。

手机依赖症又称手机成瘾,一般指个体因为反复过度使用手机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导致其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最明显的特征是明知道这种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但难以自拔,减少或停止使用手机时出现戒断反应。

1.青少年手机依赖症的常见症状

手机最初问世是用来加强人们彼此之间联络的,但随着手机逐步智能化,人们对智能机越来越依赖,在社会中也就应运而生一直新型心理疾病,那就是手机依赖症。尤其是青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和青少年学生这三类人尤为明显。那么,手机依赖症都有哪些症状?一起来看看吧。

(1)手机是唯一的通信工具,不使用固话;

(2)依赖手机电话簿和短信箱,不用大脑记忆号码和日程信息;

(3)手机没有信号或信号减弱时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的事情;

(4)睡觉也要开机,总害怕手机自动关机;

(5)经常查看手机,一阵子没收到短信就怀疑有问题;

(6)常常觉得手机铃声响了、在振动,可拿出来看又没有;

(7)忘带手机或手机不在服务区内,马上觉得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

(8)接听电话时总觉得耳旁有手机辐射波环绕;

(9)经常有手脚发麻、眼睛干涩模糊、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等症状出现。

2.青少年手机成瘾者心理因素

(1)成瘾人格特质:成瘾者多有自卑、害羞、自信心低落、人际关系敏感、自我控制力差、自我评价低等人格。具有这些人格者缺乏社交技巧,在面对现实中无法处理的问题时,易在虚拟的人际关系及游戏中获得安慰和认同。但不同于网络及其他行为成瘾者,手机依赖者还包括了性格外向、好交际者。

(2)家庭教育:大多数研究发现成瘾患儿父母教养方式多为惩罚、干涉、拒绝、过度保护等,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使子女形成热情、自信、独立积极情绪较多的人格特点,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手机功能复杂,父母没有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规避风险的家庭,孩子手机成瘾的概率显著增高,父母之间的关系及亲子关系状况都与手机依赖显著相关。

(3)其他因素:研究发现手机依赖者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网络依赖、吸毒、吸烟、学业不良等等显著相关。

3.青少年手机依赖症的危害

(1)通过手机上网或短信的交往是虚拟化的交往,可能导致现实交往能力的退化,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塑造。

(2)网络及短信中的不良信息,会影响认知判断能力不成熟的青少年。

(3)过分使用会影响学习,分散注意力,且客观上为逃课、舞弊提供了条件。

(4)造成不必要的消费,助长攀比心态,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

(5)造成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有的学生边走边打电话,增加被抢劫、车祸等几率。

(6)对身体的影响:主要对视力、听力的损害,特别是手机的辐射,尤其对未成年人而言,他们使用手机吸收的辐射量比成年人多出50%,最终可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肿瘤。

4.青少年手机依赖症的预防策略

(1)社会方.面:首先,政府要加强监管,规范手机服务商的工作职责,加大查处力度,尽可能从技术层面净化虚拟空间,减少色情、暴力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其次,提高对科研的投入,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学习先进国家的有效经验,少走弯路。其三,要加强公益平台的健康教育,宣传手机依赖的危害及法律风险,引导更多家长青少年产生自我防范意识。

(2)学校方面:首先,应积极开展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青少年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性接收能力。通过班会,讲座,小课题等形式鼓励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讨论手机使用利弊、手机对身体的影响、手机接听礼仪,手机依赖的危害,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对“黑色”及“黄色文化”有警惕性,避免造成手机依赖症。其次,学校与有关部门配合建立不良短信的举报机制,有效控制有害短信在校园里的传播。在新生人学训练时就开始引导教育,防患于未然。既体现人性化管理,有彰显管理的纪律性。在处理使用手机的违规事件时,要避免简单粗暴,化冲突为契机,否则容易激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第三,开展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活动,特别是对高危人群要加强宣教疏导。第四,强化手机积极作用,多维度营造绿色校园手机文化,开拓新的师生、亲子交流平台,将手机使用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创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民族精神结合起来。

(3)家庭方面:父母首先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多鼓励引导,少批评讽刺,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培养课余兴趣,增加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其次家长应引导孩子如何合理使用手机,在选用手机时尽量选择功能不太复杂,合适学生使用的手机。另外,要多与学校沟通,了解孩子动态及学校规定,互相配合,保持一致。

总的来说,采用“家庭一个体一团体”综合于预效果较好,其中,家庭的态度是改变问题的关键。如果家长,急于求成,反反复复,没有建立稳定的关注方式,不仅与事无补,反而会使孩子失去信心,使用“破罐破摔”方式应对,给治疗造成更大的难度。

综上所述,手机并无好坏,关键是如何使用手机。青少年手机依赖不仅是心理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关注高危人群,共同努力才能取得防治最好的效果。目前关于青少年手机依赖症还需要引起重视,需要所有群体的共同关注,从依赖的不同类型、机制、特点等多方面做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指导预防及治疗。

参考文献:

[1]杨波,秦启文.成瘾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心理科学.2005,28(1):32-35.

[2]田丽,手机文化对初中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一以济南十二中为例,山东: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杜立操,熊少青.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7):26-28.


浅谈科技馆如何创办青少年品牌科普活动
图书馆在青少年思想教育中应发挥积极作用
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利弊分析
浅谈我国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青少年阅读服务工作
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试论手机文化的实质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郑州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研究
动漫对当代青少年心理影响的研究
关于社区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思考
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的方法刍议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品德形成的影响初探
结合关心下一代工作实践 助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研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