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

作者:张吉亮 字数:2524  点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授课的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基础学习内容的传授,还要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只有大胆的采用创新教学手段,才能进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073-01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的最佳启蒙教师。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直接挂钩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学习的实际大胆尝试教学创新,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一定深度的引导与拓展,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能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积极性,摆脱原来面对新知识时恐惧退缩的心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教学。比如说,在学习《黛玉葬花》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影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在悲凉音乐的衬托下,教师可以向学生描述红楼梦的故事背景以及林黛玉的凄惨经历,随后再伴随着悲凉的音乐让学生朗读这篇课文,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同时,还让学生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抓住了情境教学法的核心,仿佛自己就是文章中的黛玉,并伴随着飘飘而下的花朵,看到了满眼的忧愁。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主人公的心情。不仅如此,情景教学法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加透彻地领会文章主旨,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经过一番深情的朗读之后,教师要趁热打铁,把握住教学进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落花本就是自然现象?为何黛玉看到落花会十分伤感?从文章结尾你能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教师通过提出这些问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但能够迎合学生的爱听故事心理,还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创新。

2.由学生扮演角色,深入体验课文情境

喜欢游戏是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的天性,小学生普遍具是活泼好动、外向开朗的性格,他们尤其喜欢去模仿或者是扮演某一个人物角色,并与伙伴进行对比,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爱模仿的这一特点,在语文课堂上给予孩子这样的一个表演机会。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大多数是记叙文,故事的主人翁大多数都是给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每一个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形象特点也是各有不同,有的十分成熟稳重、有的十分聪慧机智、有的又聪明可爱。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一种游戏的环境中去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认真对待语文的学习,才能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举个例子,比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角色的朗读,如:”有哪一位同学愿意扮演小英雄雨来呢?还有谁愿意扮演翻译官与太君的角色进行朗读呢?”由于小学生的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他们渴望能够赢得教师的关注,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朗读活动中,争先恐后地举手。接下来就是学生精彩的朗读表演了,学生会根据朗读中的语境加人自己的创新表演,或是夸张的语气,或是形象的表情,都为朗读增添了勃勃生机,孩童的行为不仅加入了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加深其他学生的理解,从而让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除此之外,还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多多组织这样的朗读活动能够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分析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朗读完课文之后,教师要对朗读过程中表现出众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学生有利于在教师的表扬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学习自信心。但是教室要对于朗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是不足之处,教师要进行委婉的纠正,让学生欣然接受,这样不但能够避免学生出现学习上的错误,还能够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思路,理解语文学习的规律性。

3.注重学生的能力锻炼,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不仅仅只是教室与教学手段的创新,同时,也是学生的创新,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想象力又是开发学生思维性的驱动力,因此,在小学语文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发展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大脑一直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探究性,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举个例子来说,在教学《詹天佑》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自己探索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制作一个课件,用一段小视频将詹天佑建造中国第一条铁路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爱国共鸣,感受到当时工程建造的不易,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文章的字字句句,还能够对这位优秀的工程学家肃然起敬。在课堂下,教师还根据教学视频为学生布置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解答,多媒体教学近些年已经普及到课堂教学中去,多媒体并非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对学生来说是十分新鲜的,所以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充满兴趣,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会自然而然地积极参与其中,认真思考,由此一来,便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潜能,进而达到学生创造性培养的目标。

4.结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创新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元元.浅析提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3):33-36.

[2]徐海莹,顾刚.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新课程:教研,2010(12):12-15.

[3]华春艳.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黑河学刊,2012(8).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浅析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重难点与建议
浅析医院女工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积极安乐死之合法化浅析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策略
浅析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施工技术
浅析微信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对私营企业提升组织的学习力浅析
浅析企业危机公关中的道德因素
交流型寝室桌椅研究与开发浅析
浅析我国目前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
浅析邓小平实践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生态艺术与学前教育浅析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