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从“自闭”走向“融合”

作者:成文 字数:6401  点击:

摘要:中国引进和实践融合教育至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各省市积极开展随班就读实验工作也成为一种趋势,这将对融合教育中国化事业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在此形势下,结合本班一例自闭学生随班就读进展情况发现,随班就读在促进自闭学生从“自闭”走向我“融合”发挥重大作用。因此,再次澄清融合教育内涵,走出一些认知误区;回顾融合教育推广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及时总结历史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未来融合教育实验工作措施,以希冀对推广融合教育理念以及实践经验有所助益。

关键词:融合教育;随班就读;自闭学生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276-03

自20世纪80年至今,融合教育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成效显著。融合教育是让“每一个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必须给他实现和维护他可接受水平的学习机会;每一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这些学校应该将他们吸收在能满足其需要,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中。”(UN-ESCO,1994)融合教育也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并在不断深化推进。2017年1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提出“推广融合教育,保障残疾人进入普通幼儿园、学校接受教育”[1]。而本人所在班级进行随班就读的一名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改善,进一步验证了融合教育在促进自闭学生学习成长方面的适用性和实用性。鉴于此,本文从融合教育的内涵出发,探索自闭学生在融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改善措施,为今后自闭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合奠定基础。

1.融合教育的现代解读

融合教育从引进到全国推广的三十多年的进程中,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对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但迄今为止,人们对融合教育或融合教育在我国的主要形式随班就读的理念和内涵还存在一些误解。鉴于此,首先有必要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内涵进行澄清,为后续思绪和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1.1 从二元对立到主体间性的转变

在中国,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是两种平行的教育形式。融合教育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是否定传统隔离式的特殊教育。随班就读作为融合教育在中国的主要形式,沟通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重要桥梁,都部分体现了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内涵,但随班就读一直被误解为特殊教育的重要形式,没有发挥随班就读促进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融合。也就是说,随班就读本应代表融合教育的内涵却被贴上了特殊教育的标签。而在融合教育理念下,反对隔离的、封闭的特殊教育模式,追求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统一,实现真正融合。我们必须意识到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只有学生一个类别,而没有所谓的正常与特殊学生之二元分离法。即实现二元对立向主体间性的转变,而融合教育正在实现这样的转变。

1.2 从中心地位到平等对话的转变

长期以来,普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都是处于中心位置,随班就读只是以边缘化或附属地位而存在。“融合教育,还只是特殊教育学界在予以关注的事物,还没有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发散于整个普通教育体制[2]。”同时,从随班就读自身来看,“随”、“就”就有顺从、附属、依赖之意,很容易产生思维误解。但融合教育实质是反对这种中心论的,它追求的是“对话”和“合作”。在对话理论中,任何交往双方都是地位平等的主体,都以对方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条件。但在传统普通教育霸权话语的影响下,随班就读很难拥有与其对话的地位。但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无差别原则,这点毋庸置疑。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无差别,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也无差别。从学生之间到教育体制之间都是具有平等的地位,也只有通过平等对话的过程,才能开展真正的融合教育。

1.3 从同质平等到异质平等的转变

随班就读虽然旨在解决特殊儿童上学难题,积极响应融合教育倡导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但这种平等流于形式,并且只能算是一种同质平等。首先,随班就读是有条件的,只有那些通过能够跟班学习的特殊儿童的评估,才能进入普通班级。“能否在普通学校教育中获益,还取决于特殊儿童的能力水平,能力达不到普通学校学习的要求而导致随读生回流特殊学校[3]。”同质平等也意味着对待特殊儿童,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基于特殊儿童的问题、症状,从不同于普通儿童的角度出发,试图消除差异。相反,异质平等不追求差异的消除,本质上是尊重特殊儿童的自我实现。有学者认识到现在有些随班就读注重改变特殊儿童变得正常后回归主流社会单方面诉求,而不需要正常人做出实质性的改变[4]。但融合教育是秉持社会建构的残疾观,更加注重从理念、社会、环境等方面去建构随班就读。

2.融合教育的困境——基于自闭学生随班就读现状分析

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实际与西方融合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是目前所能采取的最明智的选择,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收到了成效。但是我国的融合教育发展遇到的困境也不在少数。就其对本身概念的熟悉也只限于一些试点的随班就读的教师或管理者,更不用说实际发展中问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了。从目前自闭学生随班就读现状来看,融合教育面临着普及、项目干预、制系统支持等方面的诸多困境,直接影响融合教育发展。

2.1 随班就读普及难度大

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中国化形式,国外很多研究都表明,自闭学生在融合教育环境下社交能力有所改善。同时,与在特殊教育环境下的自闭学生相比拥有更大的朋友圈[5]。中国一些自闭学生融合教育成效的个案研究也表明,随班就读在参与集体活动、提高动主沟通行为、稳定情绪、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6]。但自闭症障碍性质以及严重程度都对随班就读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很多学校还没有积极响应国家规定普通学校应该接纳能够在校学习的自闭学生的号召。除此之外,家长方面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2012年9月深圳发生“一自闭症儿童被19名家长联名‘赶出’学校”,2014年12月珠海发生一起“家长联名阻止自闭症少年人学”事件。可以看到,从自闭症本身到学校的消极配合以及家长的压力,随班就读在中国普通教育中的普及难度巨大。因此,自闭学生需要融合教育与满足自闭学生在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还存在矛盾。

2.2 支持干预项目的缺失

自闭学生能否真正融入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效果能不能实现,还需要许多有效的干预项目,以克服自闭学生在进入普通班级之后遇到挑战。“融合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将相关支持与服务融入普通教室[7]。”美国在此方面做的非常成功,它采取了很多社交支持策略来提升自闭学生在进入普通班级后面临的社交和学习困难,比如:延迟强化、社会故事、自我管理、图片日程表、视觉线索等[8],而这些教学策略在我国随班就读中是非常缺失的。在我国,有学者研究发现,自闭学生症儿童在接受融合教育时,并没有享受特殊的服务,常常出现“随班就座’,“随班混读”的现象[9]。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的压力,随班就读需求的教师课堂相关支持和服务得不到保障,这些支持干预项目的缺失都构成了我国随班就遭遇的读最大困境之一。

2.3 保障体系建构不完善

融合教育追求终极价值的公平,离不开各种保障系统的支持以及系统之间的配合。但是目前面临着随班就读保障体系结构不清晰、责任不明确,把随班就读提供的保障主体混为一谈。随班就读的保障主体一般包括:学校教育支持、家庭教育支持、社区教育支持、政府支持。政府的支持是很重要的,自上而下的建构方式,更是突出了政府的主要责任。教育支持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制定与实施教育支持的细则,对教育支持实行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校正等[10]都离不开政府的作为。但在实际推广中就会发现,自闭学生在随班就读过程中得不到相应主体的保障。有些自闭学生在人学问题上还很困难,家长找关系现象并不少见。政府拨款不到位,硬件软件条件跟不上,教师专业培训缺乏等。因此,各个保障体系不完善以及配合不密切,都会影响自闭学生随班就读的质量。

3.从“自闭”走向“融合”:自闭学生融合教育困境的超越

研究已经表明,融合教育对于自闭学生社会交往、沟通和行为模式有重要的作用。从我所带班级的一个自闭学生的现实考察也发现,该名同学在随班就读一段时间后注意力集中、学习成绩、情绪发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虽然目前融合教育面临的困境很多,但自闭学生对融合教育的需求并不能停止推进随班就读的步伐,并将相信正是在不畏惧困难的过程中,使自闭学生身心健康得到成长,融合教育困境得到不断超越。

3.1 无偏差融合理念

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推广,社会大众对此教育理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融合教育内涵理解还是存在一些偏差,“我国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的态度大多还停留在同情、怜悯、照顾等程度,还缺乏对残疾人真正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和家长的消极态度也意味着融合教育的理念并没有得到充分理解和认同。在对一些教师和家长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对待随班就读的态度比较消极,家长拒绝自己的孩子与特殊孩子同班就读的态度更加明显[12]。但思想和心理的认同却是行为的前期准备,直接影响着随班就读的成效。因此,新时期在树立正确的以融合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前提下,对自闭学生的进行人文关怀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自闭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也有同样的机会在正常的环境下接受平等的、适合的教育。这种理念应该被每一个教师、家长和其他管理者所认同。坚持这样的理念,那些家长联名把自闭学生赶出校园的行为再也行不通。因为这在理论上、伦理上都会遭到批判。其次,基于公民身份理论,确认自闭人群的公民权利,意味着社会、国家必须提供充分的公共服务,同时也意味着对于自闭学生的权利不是被“照顾”的群体,不是相对于普通儿童地位更低的群体,他们理应得到作为公民该有的权力和机会。最后,从人本主义理念出发,随班就读教育目的也不仅仅局限于对自闭学生的怜悯和同情,更强调的是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这就提醒我们教育者在对自闭学生进行教育时,注意发挥他们的价值和潜能。

3.2 积极性学校建设

融合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随班就读,学校自然成为融合教育的主要阵地,加强学校融合教育的效果成为衡量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融合学校要考虑特殊学生需要学习和成长的学习环境。但是在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下,学校针对随班就读建设方面的作为是远远不够的。不是应付有关规定的硬性要求,就是教师单打独斗,资源整合效果缺乏。新时期,学校阵地必须发挥它在融合教育方面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具体可以从校园文化环境、教师专业素养、学生同伴群体效应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校园人文环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学校包容、开放、关怀的人文氛围能够被敏感的自闭学生感受到,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感受和情绪情感。因此,学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的塑造,让自闭学生真正融入这个大环境中,这是融合教育成功的一大保障。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教师也是学校融合教育的主体,研究早已肯定教师具备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识是融合教育开展的前提条件之一[13]。在对班主任教师的访谈中,他们也表示在随班工作中希望得到更多特殊教育知识的培训。因此,加强普通教师的专业知识成为学校融合教育必须采取的措施之一。自闭学生在学校学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群体对他们的随班就读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同伴群体。同伴对自闭学生的接纳态度在融合教育中的非常关键,所以有教师针对该要点,开展了相应的教育活动。如在主题班会中播放《来自遥远星球的孩子》,引导同伴以友善的方式打招呼、沟通交流,创造机会给以互动[14],以此拉近自闭学生与其它学生的距离,促进自闭学生建立良善的人际关系。

3.3 全方位系统支持

虽然学校在融合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融合教育的主阵地,但实现自闭学生从自闭走向融合,却需要全方位系统的全力支持和配合。有学者通过深度访谈、个案追踪等方式得出儿童自身的能力和特征、强大的家庭支持、其他个体的接纳等是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有效要素[15]。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大部分教师也认为家长在自闭学生的融合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他支持子系统如:社区、政府等都应该被纳入融合教育的资源库,并积极挖掘它们可以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配合使效能最大化。

家长在自闭学生康复、教育及成长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家长在整体系统中起着协调和寻找资源的重要角色。家长基于自闭学生的个性需求,协调和促进各子系统的合作。比如增加家庭和社区的联系,促进社区融合。有学者就建议在社区办一些公益性的机构,招募义工和志愿者协助工作[16]。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强化自闭学生个别训练的效果,家长配合和督促教师对自闭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等。政府在资源分配、融合教育质量监督和评估等方面对融合教育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美国在1990年就制定了“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应对特殊教育的重要原则”,而在我国至今还没有政府层面操作性很强的随班就读的指导手册,这也是今后政府应该重视的问题。可见,每个系统既要肩负起应有的职责,又要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积极寻求灵活的合作机制,不枉顾融合教育之期待。

概而言之,以随班就读为载体的融合教育是自闭学生从“自闭”走向“融合”的重要举措,是值得深化推广的。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特殊学生的个性、学校教育的潜力、融合教育新形式,提出更多科学的、可操作的教育方式,推动融合教育的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烁:融合教育如何“融”.人民日报[N].2017年01月13日06版.

[2]彭兴蓬,雷江华.论融合教育的困境——基于四维视角的分析[J].教育学报,2013,9(06):61.

[3]傅王倩,肖非.随班就读儿童回流现象的质性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6,(03):7.

[4]熊琪,邓猛.从解构到重构:全纳教育的后现代解读[J].教育探索,2013,(10):3.

[5]Leach,D.&Duffy,M.Supporting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in Inclusive Settings[J].Intervention InSchool And Clinic,2009,45(1):31-37.

[6][14]潘红玲,张恳,王岐富,唐兰芳.孤独症儿童融合体育教育成效之个案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2):96-100.98.

[7]王雁.专题:融合教育质量提升及支持体系建设[J].教育学报,2013,9(06):58.

[8]熊絮茸,孙玉梅.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现状调查、困境分析及家庭参与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04):55.

[9]行红芳.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的实施困境与发展策略[J].中州学刊,2015,(11):88.

[10]于素红,朱媛媛.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J].中国特殊教育,2012,(08):4-5.

[11]彭霞光.中国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政策建议.中国特殊教育,2011,(11):15.

[12]张悦欲.普校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研究[J].教育学报,2016,12(03):104-113.

[13]申仁洪.全纳教育的支持系统及其生态化走向[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06-110,119.

[15]苏雪云,顾泳芬,杨广学.发展生态学视角下的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支持系统:基于个案分析和现场研究[J].基础教育,2017,14(02):84-89.

[16]许新竹.我国自闭症患者及其家属社会支持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2(10):142-146.


“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及其意义
儒家伦理视野下的“亲亲相隐”
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试论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后现代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同性恋题材影片片名的翻译
“挑战杯”系列竞赛管理机制的优化与完善研究
巧讲“烷烃的系统命名”
从外部环境分析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要素
“案主自决”的伦理下我们该做什么?
新时期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新形式及应对策略
任务驱动下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浅谈激发农村中学“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高职《基础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课程设计与实施
从“家风”到“舍风”,实践探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
重视三“C”,培养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论“立德树人”理念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的运用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