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干部工作能力培养的思考
作者:刘娜 字数:2083 点击:
摘要:作为高校学生干部参与学生工作是作为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高校学生干部是在校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是老师的助理,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是顺利开展学生工作的助力者,因此,优秀的学生干部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工作处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优秀的学生干部对培养自我工作能力也会有较大的提升。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生干部;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263-01
1.前言
学生干部是指校系学生部门的管理者,例如学生会主席,各系团总支书以及各班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等主持校系学生会及各班全面工作的学生干部,是各级领导班子中的得力助手,在学生工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干部的地位:学生干部是学生工作管理建设的核心,是直接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主体力量。学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不仅仅关系到自我能力培养、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因此,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对造就高校优质学生队伍尤为重要。
2.培养学生干部的“力“
2.1 领导力
领导力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在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的能力。而领导力也是影响力,论一个人的领导力首先要考察其思维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其次是对工作的执行力和突发事件应变能力,除此之外还包含其个人魅力和个人成熟度。
2.2 凝聚力
凝聚力是指团队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找到团队的“主心骨”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团队凝聚力不仅是维持团队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对团队潜能的发挥有很重要的作用。凝聚力外在表现于团队个体动机行为对团队目标任务所具有的信赖性、依从性、服从性上,通俗讲就是是否每位成员都付出自己的努力,是否每位成员都时刻关心在乎集体,是否每位成员都信奉团队至上。一个团队如果失去了凝聚力,就不可能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论一个团队是否强大也就在于团队凝聚力是否坚固。
2.3 学习力
学生干部文化课成绩部分不突出甚至偏低的现象普遍出现,大多数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职位后不能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分配不均,出现偏向,无法同时兼顾学习和工作。因此学生干部要提高学习力迫在眉睫。学习力也就包括了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工作能力、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应变能力和时间分配能力等。
2.4 社交力
社交力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的能力。而学生干部在学校要学会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等各种关系也就需要培养正确积极的社交力。培养社交力就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要坚持四项原则:平等待人、以诚待人、乐于助人、宽以待人。
3.培养学生干部的“感“
3.1 责任感:培养学生干部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责任感要求学生干部面对问题不逃避,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不仅对团队和对自己都是非常重要的。
3.2 存在感:培养学生干部的存在感
存在感是对精神的一种需求程度,学生干部需要被认可,被关注,这样的精神反馈会使得学生干部得到强烈的存在感,而这样的存在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4.荣誉感
荣誉感指是学生干部从学生工作组织获得的积极评价,并且因意识到这种肯定和褒奖所产生的道德情感。除了个人荣誉感也要树立集体荣誉感。而这样的荣誉感会增加和稳固团队凝聚力。
5.满足感
满足感是指一种可以令人感到愉悦,幸福,满足的强烈积极感受。当学生干部圆满完成学生工作后的成就感也就是满足感,除此之外也包括在完成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好的方面。而这样的满足感会促进学生干部完成之后的学生工作。
就学生工作而言,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情感维系,相互支撑”力都是相互的,只有团队建设越来越好之后,这样的团队才会给个人带来越来越多的益处,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来说,情感的维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干部和老师之间而言,学生干部是老师的助理是上下级的关系,但同时也是朋友。对学生干部和同学而言除了前后辈的关系之外,大家也是同学是朋友,生活中是很好的伙伴,在这样的前提下大家能在一片和气中完成工作;其次相互支持,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会遇见很多情况,当你迷茫时,颓废时,你只要记住自己身后的团队需要自己,就不会放弃。
参考文献:
[1]FPA性格色彩学在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应用[J].徐咪咪,戴观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2]关于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班级建设联动发展的思考[J].周育山.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
[3]构建高校学生干部精致化培养模式的思考[J].林虹静,陈坚.新西部(理论版).2015(07).
[4]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干部作用的几点思考[J].穆冬霞.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3).
[5]浅谈逆反心理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影响及对策[J].龚诚实.科技广场.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