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2022年《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以学习主题为框架,重点强调课程设计的衔接,教学过程中着重实践,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将生物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常识融合在一起,使得生物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及实践能力。文章针对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法;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8918(2022)51-0110-05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挖掘与生物知识相关的生活资源、搜集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将抽象的生物知识教学与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经验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法获得更丰富的学科知识,提高其应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技能,是一种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教学方法。
一、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活化教学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即学生接受基础教育后,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与他人、与世界平等地交流,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一再强调“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因此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法正是促进生物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融合的重要手段,通过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体验生活、认识世界,对人生、对生命、对自然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生活化教学是初中生物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生物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利用生物知识指导生产实践、社会生活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融入学生的生活常识,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知,建构自己的认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初中生物学教学需要通过生活化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生活实际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根基,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初中生物学中很多内容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生物与环境、人的生殖与发育等,而生物学中所学到的大豆、玉米、紫菜等植物都是学生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实际上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几乎每个章节都会涉及生活实际内容。因此在初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课堂的活动氛围,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取经验,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
最后,生活化教学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初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与生活的意义,生活化教学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意识,使其能够应用知识反思现实生活,鼓励学生有能力、有意愿利用生物学知识创造更好的生活。不仅如此,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需要不断整理、开发更多的生活化教学资源,而在应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会不断地反思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业务水平。
二、 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启发性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可以在课堂中设计科学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对其已有的知识体系、认知进行巩固、深化,再与课堂知识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知识重点及难度。其次,适度性原则。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要遵循适度性原则,将知识与生活的联合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而不能将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传授生活经验的过程;反之,如果生活化的素材应用仅仅浮于表面,也无法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堂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也无法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标。再次,参与性原则。我国的课程改革一直都在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学生才是执行者,因此生活化教学要遵循参与性原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新的课堂知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最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生活化教学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领悟到知识的价值,真正做到知识的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掌握知识的具体应用,并尝试应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及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具体而言,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科学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科学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强化首次认知会对后续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设计好科学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可以在课堂开始时引入生活实例或社会热点,比如基因编辑、克隆技术、杂交水稻等,这些科学前沿理论能够拉近生物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比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沙尘暴等突出的环境问题,使学生基于宏观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丰富其情感体验;此外,在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时,也可以结合本土的实例分析当地的环境问题,并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尝试提出解决这类环境问题的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激发其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