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要:大单元教学是基于新课程而推出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深度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将单元内教材内容按照主题进行重组和分析,促使学生对课文中的各项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认知;通过比较阅读的形式,加强学生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52-0061-04
  一、 引言
  在我国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大单元教学通过其本身的易操作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调节,从而构建更加贴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规划,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课堂内容的丰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语文教学课堂质量的提升。
  二、 核心素养的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规定了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涵盖了四个层次,分别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具体而言,语言建构与运用指的是学生在丰富的语文实践当中对语言能力的基本掌握,对文字的内涵和意义具有一定的理解水平;思维发展与提升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维的联想、总结和归纳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辩证和分析思维;审美鉴赏与创造代表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品评、学习和鉴赏而具有的文学审美能力,能够发现和感受文字中的美并且具备初步运用创造优美文本的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则表示学生应当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对中文之美具有充分的认识和自豪,热爱中国文化。
  对学生而言,语文核心素养不仅仅对其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其往后更加深入的学习和人生的发展和塑造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是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和优势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大单元教学体系更加宏观,结合课内外阅读资源和材料,赋予了学生更加丰富的教学体验。大单元教学整合一系列课文内容,深入抓取文本间的联系,构建更加有机紧密的教学层次,从而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要从全局出发,培养学生在整体视角下的语文素养,摒弃过往传统模式下对字词概念的过度重视,强调让学生从课文材料当中理解文字的深刻含义,从而更加顺畅地达成教学目标。总而言之,大单元教学倡导更加广阔的教育观念,从而在整体上完成教学的升级,较之传统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教学体系更具层次
  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根据教材的编排开展教学,其教学内容较为孤立,不同的课文材料之间的联系较为隐秘,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对相关课堂内容的理解缺乏指向性。通过大单元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经由主题将多个教材文本進行重新规划和组织,使得教学体系更有层次,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更加紧密地进行联系,有利于形成一个相互支撑和印证的教学整体。
  (二)教学过程更加科学
  大单元教学克服了传统的“一课一教”的单调教学模式下的弊病,将分散的知识汇集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避免学生对在教学之后由于对相应知识缺乏应用和反思空间从而出现的遗忘现象,深化了学生的课堂印象,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果。在大单元教学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来进行教学规划,对教学内容和任务进行全面统筹,构建更加高效科学的教学体系,有助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学生主体性得到发展
  大单元教学的规划内核始终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中心,通过对语文素养的培育和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空间。通过对课堂内容丰富性的满足,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使学生探索教材文本的深刻内涵。在确保学生完成基础语文能力的提升后,在大单元的教学构建下,对学生各项审美和思辨精神进行培育,促使学生在多样的学习资料下充分发展自身的想象力和感受力,从而建立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四、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依据单元内容,提炼单元主题
  语文大单元教学通常是基于群文阅读来展开的整体性教学模式,但相较于群文阅读而言,其重要特质在于对单元主题的强调,促使整体的教学体系更加严密,同时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有导向性。因此,在开展单元教学之初,教师要对相应教材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准确提炼单元主题,并且以此为大单元教学的组织内核,进一步地开展教学。教师在提炼主题时,应当从思想内涵和能力技巧两方面进行考虑,既要促使学生对相应文本类型和特点具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也要帮助学生提升对文本中的人文内涵的感受,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全面的单元主题。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当中,《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这三篇课文便是写景抒情文,其主要目的在于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此在大单元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其归纳主题为“人与自然”,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逐步剖析和理解,在人与自然主题之下,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文本中作者所描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感受,从而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学生经过对一类主题的文本进行剖析之后,今后在进行同类文本的阅读时,对类似的思想感情,也将有更强的感受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基于主题探索,构建单元目标
  在完成单元主题的构建后,教师要以此为中心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通过对单元主题的探索,教师基于相应的文本内容,思索其文本中所体现和倡导的语言技巧和审美精神,从而针对性地构建单元目标。在进行单元目标的设计时,教师应将单元宏观思想和微观语言能力进行联通,从而使单元目标更具可行性,通过对具体文学技巧的研究来深入感受思想感情的构建,透过思想感情的动人来进一步体味文字构建的水准,形成相互支撑的目标体系,从多个角度切入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究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
基于现代电磁场理论研究
基于Camtasia Studio的信息技术类微课的制作
民族文化素养在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
基于EOP模式的高职英语教改研究概述
古诗品读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关联性研究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英语课堂问答策略的探索
在学校班级管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于风险控制的创业板市场研究
基于JAVA的动态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相关研究
美、英、日、朝四国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
基于信息交流视角的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理论研究综述
基于书画产品机械革新的传统文化促进措施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