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体验式教学对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意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口语交际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同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二者之间相互辅助、相互促进。文章分析口语交际体验式教学对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意义,给出口语交际与写作融合教学的具体措施,以充分发挥二者教育合力,提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口语交际;写作能力;体验式教学;融合教学
一、 引言
实际应用中,口语与写作均为日常交际的重要形式,二者之间存在不可割裂的关联性。在传统语文教学体系中,口语与写作往往被作为两个单独的模块而出现,相较于口语训练,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被重点关注。在核心素质教育背景下,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也被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这给二者融合提供了良好契机。为顺应当前教育需求,实现口语与写作训练的有机配合,需要对相关经验及方法做分析总结。
二、 口语交际对提高写作能力的意义
(一)必然联系
1. 有机统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需培养学生基本口语交际能力,使其学会表达、倾听,并灵活运用口头语言与他人进行文明沟通。从该要求可以看出,倾听、表达、交流均为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对于写作教学来说,就是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文字,准确、具体表达自身所见所闻及真情实感,能够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培养书面语言应用能力,即以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目标。
由此可见,口语交际与写作教学均承担锻炼学生表达、传播等语言运用能力的任务,二者虽各有侧重,但目标统一,存在紧密的内部关联。这一特点使得口语交际体验式教学能够融入写作训练当中,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以达到更优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效果。
2. 优势互补
口语交际的核心方式为“说”,对语言逻辑性及用词考究性的要求不高,能够清晰表述个人观点并使对方准确接收即可。写作的核心方式为“写”,相较于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对文字应用的准确性及语言逻辑和连贯性的要求较高,所形成的书面文段必须生动形象、层次分明,用词选择上也需通过反复推敲。在常规语言学习过程中,口语交际通常被作为第一步,当学生具备足够理解和表达能力后,再通过写作训练强化语言理解及输出能力。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口语交际与写作之间存在递进、互补的关系,二者相互配合,才能使语言能力训练达到最佳的效果。
3. 必然关联
口语交际以口头语言实现,写作则由书面语言实现,两种语言形式之间密不可分、相互渗透,因此口语交际与写作并不为两个绝对独立的模块,其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口语交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个过程可被看做口头上的语文写作,写作则基于既定目标和方式展开,发生频率更低、难度更大。口语交际是写作的基础,需要将零散的、自由的语言梳理为逻辑结构清晰、语义丰满的文字形成文章。若学生在口头表达上能够掌握一定技巧,将话说的条理清晰,其写作的逻辑性也将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提升之间有着必然的内部关联,二者融合教学也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重点方向。
(二)促进作用
口语交际体验式教学通过逼真生活情境的构建,将学生带入到真实交际情境中,实现体验式、浸入式学习,从而由内而外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体验式教学本身即为口语交际训练的一种方式创新,将其运用到写作能力提升上,可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优势。
1. 积累写作素材
口语交际活动的产生即需要大量交际素材为基础,需要有明确的主题、丰富的事件及生动的对象,在口语交际体验式教学中,通过各类体验情境的构建,开阔学生视野,使其接触更丰富的语文及课外知识,进而积累更多的口语交际素材。口语交际中所积累的素材同样可被用于写作训练当中。个体所在的空间环境、接触到的事物范围非常有限,在面对同一对象时,不同个体的感知角度、体验深度不同,所产生的感受千差万别,信息共享即成为有效拓宽素材积累范围的重要方式。在口语交际体验式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亲切交流,通过头脑风暴阐述学生内心的丰富世界,在信息输出、传递、接收的过程中,进行口语交际素材的循环积累,并通过个人主观认知、意识的融入,促进素材体量的扩张。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口语交际所积累的素材能够为小学生带来更多的话题点和思考点,将口语交际素材转化为写作素材,以形成内容丰富、情感细腻的习作文章。
另外,体验式教学所创造出的愉悦、多变的学习环境使得语文课堂不再单调严肃,能够将知识获取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教会学生如何去挖掘生活中的新奇、有趣的事物。当学生通过口语交际体验式教学,积累了足够的素材,且达到足够的思维活跃程度,写作即不再是令小学生“头疼”的难题,使得语文写作信手拈来。
2. 拓展写作思维
写作思维可被看做写作能力的基础构成,存在于思维层面的抽象事物、情感,通过口语交际或写作,被输出为客观、具体的语言及文字,因此,写作思维的训练也被作为写作能力训练的重点任务。那么如何借助口语交际体验式教学来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呢?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为例。本次习作训练之前,组织班级学生以“童年趣事”为话题,开展课堂讨论活动。采用圆桌教学的形式,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分享自己童年时期在家乡发生的有趣小故事,“抛砖引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说说自己家周围有哪些独特的事物?你在课余时间经历了哪些有趣的故事?看到哪些新奇的人或事?在以故事分享为主题的口语交际中,学生们大胆发言,课堂氛围异常活跃,语言输出、故事听取的过程中,学生语文思维得到充分刺激。最后,教师阐述本次习作任务,要求学生将刚刚表述的故事转化为文字形式,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输出为习作文章。
除故事分享,模拟对话、带情感朗读、趣味问答等常用的口语交际体验式教学模式均可被用于学生写作思维的拓展活跃,可依照班级学生学习偏好及具体写作训练主题灵活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