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教学创新基点的探讨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性人才。由此可知,发展社会的动力和源泉就是创新。而高中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充分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验结果的学科,其在社会的发展进步方面,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对此,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该以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创新为基点,对教学课堂进行实效创新。以此在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课堂的前提下,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基点;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需要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对物理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开展。在这样的强调下,高中物理教学创新应该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对学生个性化的物理学习需求进行满足,对物理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但是据调查显示,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没有整合教学资源、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教学、无法对学生的自主探究需求进行满足等等。针对这些问题,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以创新教学为出发点,对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行探索,然后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依据,通过对其个性化和探索性学习需求的满足,实现对其物理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 教学理念方面的创新
要想获得高效的教学效果,高中物理教师就需要对教学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首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注重。对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新课标的要求为依据,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树立,并以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满足。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对学生进行物理理论和规律等课程知识的讲解时,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展开全面发展,以此为高效教学效果的获得奠定基础。
其次,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对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进行关注。正所谓探究式的教学活动,简单点就是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学生课堂参与兴趣和热情的激发,对其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等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对其知识框架构建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就需要以物理教材中的某一个知识点为针对点,通过对可利用教学资源的应用,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设计。然后教师需要利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展开相应的自主思考。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对相关实验设备的充足准备等,对学生展开实验操作的指导,以此对其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在实验教学过后,教师还需要以实际的实验结果和学生的思考为依据,评价出学生的整体思考和实验,以此来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如此方能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实现对应用型优秀人才的培养。
最后,高中物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导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以新课标为基础,对课堂和日常生活进行联系。事实上,物理规律大都是以大量实验数据为基础进行总结的,而这也可以说明,物理学科具备较强的实践性。而日常生活,也是物理知识的来源,其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使其能够重视起平时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并能够在这样的重视当中,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等,对日常生活中和物理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如此方能在强化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情况下,实现对实践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发展。
二、 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方法的创新给予重视。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以不同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和其知识接受能力为结合点,灵活地运用起不同的教学方法。而教师要想真正地创新教学方法,应该从以下三点为着手点:第一点就是教师应当多元化和灵活化地教学;第二点就是教师需要将封闭式的教学向开放式的教学进行转变;第三点就是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相关的物理实验教学。首先就是第一点,从单一的教学方法向灵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转变。教学方法有许多种,每一种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都不尽相同,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的时候,需要协调发展每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此方能在运用其优点的同时,真正地强化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在展开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时,应当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学生兴趣和认知程度为前提,对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灵活选择,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其次就是第二点,由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向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随着新时代下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各教师都有不断地总结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在这样的总结中,自然也就产生了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特点为依据,对优秀的教学方法进行借鉴应用,并通过借鉴,创新起自身的教学方法。以此在自身教学方法的融汇创新中,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最后,在生活化情境教学中,展开相关的物理实验教学。生活是一切教学的来源,对物理来说更不会例外。而情境教学法又是教师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许多教师都会利用此种教学方法,对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进行创造,以此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自然也就需要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对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如在生活中,通常都会有摩擦现象。因而教师在讲解“摩擦力”这一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先在地上,用脚进行重重摩擦;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两手相互揉搓。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摩擦力,进而也就能够在这样生动形象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中,强化其对知识的学习和认知。另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下,对其实际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因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验。
如教师在讲解“曲线运动”这一知识时,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对一些相关的曲线运动进行播放,如运动会中的跳高和投标枪等等。其次教师需要准备好投影仪、投影片、斜面、条形磁铁、小钢球和小木球等实验器材,利用这些实验器材对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进行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需要询问学生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特征和平抛运动的运动特征分别是什么。此时,学生都能够回答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征是其轨迹为直线;而平抛运动的特征是轨迹为曲线。之后教师就可以在学生的回答中,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全面教学。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强化感受,还能够对其物理学习兴趣和欲望进行激发,从而能够在活力的物理教学课堂中,实现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