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由煎鱼看学科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烹饪如教学,煎鱼要把握好“度”,教学亦是如此。学科素养下历史课堂教学要把握好“多”与“少”的度,处理好“收”与“放”的度,“难”与“简”的度,“给”与“要”的度,“动”与“静”的度,“内”与“外”的度,“他”与“己”的度,“中”与“外”的度,“知识”“能力”与“情感、价值观”的度,“知”与“行”的度。只有坚持适度原则,才能贯彻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教得精彩纷呈,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关键词:煎鱼;学科素养;高中历史教学;适度
  一、 应把握好“多”与“少”的度
  如在教授《美国国父华盛顿》这一课时,我共节选了12则史料,设置了16个主干问题。实际操作下来,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史料太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2)问题太多,导致本课亮点不明,或者说埋没了亮点;(3)师生疲于奔命,为完成教学任务,导致教学效果与预期设置不符。所以在渗透历史学科素养时,不能重复设置问题,一节课史料的选取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根据教情和学情合理取舍,突出重难点,犹如“打蛇打七寸”。
  二、 处理好“收”与“放”的度
  (一)明确师生的关系或者角色是什么
  有人说对学生“放手”,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到处是学生的声音,课堂氛围好,气氛活跃,这样的课就是好课。可是这样做的结果是,课堂变成了一盘散沙,最终的结果是把教师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完完全全变成了课堂纪律的维护者、监管者。在这样的意识指导下必然会冲淡教学的主题,把有组织、有目的、探求知识的课堂变成了类似于放牛羊的牧场,盲无目的、放任自流,造成教师收不住课堂。自己上课时感觉把学生调动得很积极、氛围好,而最终的学习效果却是一塌糊涂,甚至导致学生只记得搞笑的地方,对应该掌握的知识一无所知,能够培养的能力一无所有。这样的“放手”又有何用,多了又有何益?若“收”得太紧,又会变成教师一言堂,学生失去了参与和思考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中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但是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性不能被忽略,也就是要处理好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关系。
  (二)把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度
  教师在课前分层布置任务,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或团队探究学习解决,教师不能代劳,教师只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团队意识。学生在思考时,教师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和实践。
  三、 处理好“难”与“简”的度
  探究课一般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注意层层递进,有简入难。由于教师对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科素养吃不透,把握不准的缘故,教师很难在知识的外延上、内涵上控制教学过程,所以在设置合作探究问题时,不能很好地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活动设计过于简单或复杂。设计简单时,学生轻易就找出了答案,就会产生骄傲自满情绪,渐渐会对参与活动失去兴趣;设计复杂时,学生自己解决不了,难免会垂头丧气,对以后的教学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不论是过于简单还是过于复杂的设计课堂活动,都使大部分学生闲置,限制了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不能使每个学生的潜力发挥出来,,也就谈不上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 处理好“给”与“要”的度
  一般授课之前已经给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有些学生积极完成,而有些学生消极怠工,缺乏学习动力。我强硬处理了一些学生,没想到他们的抵触情绪很大。看来老师强迫他们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把教师的“给”,变成学生“我要学习”,是我们研究的课题。问题的核心就是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我觉得可以转变思路,采取多种策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如树立远大理想;参加各种竞赛、挑战强者、激起学习欲望;看到自己学习成果而受鼓励,从而增强自信;经受挫折,要有不甘失败和屈辱的精神等。
  五、 处理好“动”与“静”的度
  (一)如何处理好各种形式的活动与坐下来冷静思考的度
  为了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设计了许多形式的活动,如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成语接力赛、虚拟拍卖会等。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热鬧非凡。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克罗齐在他的《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说,没有思想、没有精神的历史不是真正的历史。所以,更应该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冷静并理性思考、勇于探究,拥有科学精神。
  (二)处理好学生好动浮躁与静下心来学习的问题
  在这里教师要传给学生正能量,将积极的情感传给学生,防止消极情绪的滋生,控制和约束学生自己的行动,控制不需要的想法和情绪、珍爱生命、珍惜时间,健康生活学习。所以学生善于控制自己,是学习意志力培养的关键,即学会自我管理。
  六、 处理好“内”与“外”的度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必须控制好课堂这个“内”就行,但是却忽略了功夫在课外。例如:(1)课前要预习,完成教学案自主学习的部分。先浏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式;(2)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再次加深记忆,循环复习。(3)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增加知识储备;(4)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必要的课程资源,了解更多课外知识和学法。这都是必要的做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勿陷入只重视“内”或者“外”的绝对行为。


民族文化素养在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
古诗品读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关联性研究
谈医学科技论文的科学性
论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素质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特色资源数据库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谈加强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养的培养
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素养与能力
高职院校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关于比较视域中跨学科的美术学方法研究
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档案工作者媒介素养
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高校图书馆学科导航建设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秘书职业素养形成和提升途径探析
探讨在美术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研究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