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社会实践活动中高中德育课程的开发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要:目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我国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何利用课余时间有效地开展德育课程,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目标,文章通过对实际环境、实际问题和教学案例等几个方面对高中德育课程的开发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社会实践现状;课程目的;教学实例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也是对高中生身心、审美、智力及个人品格的一种开发。所以社会实践活动中高中德育课程是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课程。
  一、 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教师指导,活动偏形式化
  目前学校对于社会实践活动还不够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也不够理想,许多学生反馈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都缺乏实际意义。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学校教师缺乏指导,大部分的学生对社会实践不够了解,此外学校安排的活动时间有限,社会实践由于繁重的课业只能在学生寒暑假的课余时间展开,并且布置的活动内容及范围也参差不齐,也只会让学生产生应付作业的消极心理。
  (二)家长不重视,完成质量低
  社会实践活动是综合科目,是一个需要家校“联合”的基础课程。学生在课后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家长没有跟踪,没有支持,反而传递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浪费时间,不如补习报班”的负面想法,利用自己的方式协助学生“完成作业”。这样不仅完成率低甚至还有存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只会宅在家里打电动的情况,一方面长期如此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另一方面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因此提高家长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意识,是实现社会实践活动高效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三)缺少社会帮助,活动内容难展开
  社会实践活动没办法展开的一部分原因是社会给予学生参加活动的机会较少,学生无法选择最好的活动平台。虽然教育部近几年来不断提出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但是显然我们国内对社会实践在教育方面的价值还是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也直接导致社区内开展实践活动受阻,企业内实践活动只是做免费劳动力的社会风气。
  (四)模式缺乏创新,内容单调无趣
  众所周知,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学生单方面的社会体验为主,社会实践结构没有完善,教师没有合理地应用社会实践的实用性与课程结合进行创新,导致活动内容空洞且无意义。学生无法在实践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认识,那么社会实践活动会令学生感到乏味无趣。
  二、 社会实践活动在德育课程中的目的
  (一)德育与实践结合,有利于提高社会责任感
  培养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长期的素质发展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比如社区及企业应主动开展相关的公益夏令营活动,承担社会教育责任。学生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反馈社会又能在实践活动中贯彻德育教育,家长在参加社会实践时应该承担起学生生活导师的角色,在塑造学生人格与德育教育的过程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扮演正确的角色,承担起角色所要负责的任务。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进来也能够让家长看到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成长,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创新与实践结合,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及提高思维活跃度有很大的帮助。利用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会举一反三,通过具有创意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多发现、多动脑。因此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寻找现有的社会实践资源,编写创新社会实践内容,学生在学校有目标性的指导下更容易在社会实践中收获知识,收获知识的同时又能够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勇于挖掘新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对学生若日后的学习会有深远的影响。
  (三)课程与实践结合,有利于提高课程效率
  社会实践融入学科知识,让学科知识走出课堂。教师通过自行组织,自行设计社会实践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相关知识,利用本地资源与企业商户合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例如:校方可以利用在寒暑假期的空档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生态园或种养殖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对动植物的培育、采摘等内容进行现场授课、现场实验。社会实践活动在校方和教师的领导下进行有利于提高课程效率,形成学生的第二课堂。
  (四)生活与实践结合,有利于动手能力培养
  在社会实践中学生通过亲近生活里的历史、地理等文化,可感受当地文化所带来的人文教育。结合生活中人文教育实现具有培养动手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到福建土楼德育基地(南靖),通过本土的自然资源或旅游资源,感受当地的民俗风土文化。
  三、 社会实践活动中高中德育课程的策略与案例
  (一)社区与企业并行,增加公益活动
  社会是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唯一平台,社区及企业需要多开展社会实践相关活动,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实践。例如:社区利用五一劳动节等有意义的节日,在社区召集学生志愿者家庭,举办“五一送温暖”的社区活动。为社区保洁员提供送水服务,并且鼓励学生帮助保洁员一起清理社区卫生,让他们体会社区清洁的日常工作,以此来提醒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不要乱扔垃圾,要注意垃圾分类,减轻社区保洁员的工作量,自己肩负起社会责任感。另外还可以联合企业组织“社会敬老,校企同行”的福利院敬老活动,通过企业提供管理人员及物资,校方组织学生参与,提供才艺表演等形式进行合作,企业与校方合作一方面能够提升企业知名度,另一方面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非常好的活动平台,既有商业意义也有教育意义。鼓励让更多企业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投入到慈善和教育中来,引导正确的社会风气也是一种德育教学策略。社会实践是生活课堂,是德育课堂,既是学习生活技能也是学习如何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的德育教育。
  (二)利用科学知识,提供创新实践活动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谈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
谈提高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存问题及对策
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
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水平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教学方法探究与实践
提高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思考
有效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多角度分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