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与课堂深度融合策略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陈龙
  摘 要:创建核心素养体系,已经成为国内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核心素养的完善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国家培育人才的综合素养。目前,教育部发布了新的改革措施,把核心素养落实到了高中课程教学中。高中地理是高中时期的重要学科,如果想要在地理课堂上培養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地理教师一定要做到将核心素养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融入核心素养能够使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得到发展,增强学生地理区域识别能力及专业素养。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制订并完善地理课堂的教学方案,使核心素养能够与课堂深度融合,从而使学生发展成当今世界需要的重点培育人才。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课堂;深度融合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地理的教学模式也随之不断进步,使地理核心素养在地理教育中扎根已变成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部分名校的教师目前已开始制订针对学生地理专业水平的提升及综合素质全面增强的教学方案。从而使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都得到有效改善。但在普通高校中,因为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仍沿用过去陈旧的教学方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课堂学习氛围枯燥,消耗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若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丧失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还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考方式和专业素养的发展起到负面影响。故本文将指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与课堂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关策略。
  一、 核心素养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的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学生的思维模式
  地理教学目的在于深入探索专业知识的内涵及规律,完成学科知识逻辑框架的构建;着重培养学生将学习的知识结合到实际生活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中的能力,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思考地理知识和内涵,使学生从思考中逐渐产生针对自身水平的地理学科框架,不仅能够增强自身的地理素养,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因此,核心素养与地理课堂的深度融合对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模式打下了基础。
  (二)有利于保障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高考制度的作用下,一般的高中学校会把重点放在升学率上,从而导致学生在学校被教师要求提升成绩,在家里还会面对家长给予的学习成绩的压力。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学生自身的素质发展不能得到重视。高中地理教学应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应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性来制订教学计划和授课方式。争取营造出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课堂,这样不只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还能够保障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
  (三)有利于改善教师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对于学生的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还沿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将地理知识陈列出来,强行使学生理解、记忆。这种方式只做到了地理知识的传递,没有让学生理解地理学的本质和知识的形成方式,造成学生只了解表面的知识,无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师应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的价值才能得以在课堂上实现,教师才能发现改善陈旧的教育理念是十分有必要的。从而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 核心素养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地理人文观念
  在高中地理教育中,教师要清楚地了解核心素养的本质,通过修正学生的不正确地地理观念,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地理学科中所包含的内在文化和规律,树立正确的地理人文观念,为未来对地理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只有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文化观念,教师才能将地理知识进行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使学生理解人们身处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观念,从而传达给学生应该正确看待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意识。在未来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保护环境、科学发展的思想内涵。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真正了解地理学的本质。例如,在湘教版地理中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在讲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收集资料并列出图表,将自然灾害进行分类和举例,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课堂上进行发表和陈述,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采用地图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育中,一般的学生已有一部分地理知识的基础,已经大致了解了学习地理的方式。针对这种情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采取更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因为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要理解地理理论知识和地区文化,还需要了解国家之间的地理区域关系。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地图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多观察、多分析,这种直观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记忆地理位置,也能够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1. 使学生长期观察地图
  在学校中,教师应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看到地图,只有频繁的观察,才能够保证学生深刻地记住地图信息。例如,教师可以将每位学生的地图贴在课桌上,让学生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记忆。经过长期的地图观察,使学生发现问题并向教师提出问题,只有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进步,同时也促进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
  2.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先做示范,教会学生应该如何分析地图信息,再对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修改。在地图分析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分析出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对人口、气候、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教师也应使学生了解地图上的符号,通过观察符号的颜色、大小等信息,分析该区域的所代表的内容及特征。
  3. 培养学生绘制地图的能力
  只有使学生真正理解地图区域的构造及内涵,他们才有能力自行绘制地图,这是一种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环节。学生在课堂上绘制地图,可以增添课堂的趣味性,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例如,在讲到中国地势三阶梯示意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绘制,三人一组,每个人负责绘制某一阶梯区域,绘制完成后,进行组内讨论,交流意见,最后将每组的成果进行展示,经过教师的筛选,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表扬,这种做法能够使学生产生竞争,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地图的绘制。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在学校班级管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谈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
美、英、日、朝四国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
世界国旗的地理学分析
谈提高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讨
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存问题及对策
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
关于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