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石鹏鹏
  摘 要:在中国武术“一校一拳”教学改革理念的背景下,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课程开发尚未正确开展,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在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中,要充分结合相关的课改理念,制定完备的开发方案,确定正确的方向和方式,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校本课程的创建夯实基础。
  关键词:一校一拳;教改;小学;武术教学;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提高小学自主管理权限的主要方式,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性和学习实际,要因人而异,这才是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式。“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以当地社会实际情况和历史文化为出发点,进行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小学根本就没有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而合理地开展教学工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武术教学课程形成准确的理念,了解武术教学的重要性,并根据武术课程教材,对武术课程进行科学安排,满足相关的课程需求,使武术教育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使武术教育发挥出重要的教学作用。
  一、 “一校一拳”的提出
  武术是中国独有的、传承时间长、有着丰富历史文化的产物,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具有中国历史发展特色,可以进行传承的优秀文化。想要使武术在现代得到广泛的教育,拥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可以通过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来实现。当前阶段,许多学校已经开始了武术教育,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导致武术的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囿于这些问题,教育改革提出了“一校一拳”的新思路,旨在发挥出武术应有的功能和价值。什么是“一校一拳”呢?就是学校在开展武术教学的过程中,要精于传授某一套拳法,以这一套拳法为出发点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而开展更有指向性的武术教学。也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以中国某一拳种为载体,将我国的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入其中,使中国武术的流传价值得到体现。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有效的提升,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在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更好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中,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国武术的魅力。
  二、 “一校一拳”的内涵
  画家梅墨生先生曾言:“源与流要分清,源头加活水,便成源流。向源头去追寻即为上升,随波逐流即为下降。所以往古追寻为升,为高古;向今去逐浪为降,为低俗。”在今天,要想更好地传承武术文化,就要从其本源出发,从传承拳种开始。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其中武术拳法也种类繁多。在小学武术教学中对“一校一拳”校本课程进行开发,,能更好地将中华武术文化深入贯彻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
  (一)和谐文化内涵
  中国武术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展示出了武术的民族性。中国的“天人合一”,就揭示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的源流是上天的道德和原则作为提倡武术练习,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自身对武术的理解也越深刻,在探究武术神秘的同时也能够去感悟人生的道理,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如庄子所说的,“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就揭示了天和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如今社会,人们不得不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这是正确的,但反过来这也束缚了人自然的特性,就导致了与自然格格不入。“天人合一”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武术推崇和谐理念,以武术去推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文明与文明以及人的灵魂与身体之间的和谐发展。中国武术讲究的是形神兼备,内外合一。中国武术将“天人合一、物我不二”“对立统一”的哲学美和智慧美一套一套地体现出来。在小学开展“一校一拳”教学,能够将中国传统武术的武德精神、动作形态、力量节奏等内涵和独特美教授于学生,并让他们明白武术哲学文化的精髓,对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承具有现实意义。
  (二)民族精神内涵
  传统武术在中国漫长历史文化中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弘扬武术的精神和内涵远比传承和发展武术更重要。“国家要强大,科学技术要发达,如果科学技术落后,一下子就垮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了。”“慈故能勇,俭故能广,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练习武术既能够传承武术文化,还能在其中感受到坚强勇敢、刚正不阿、正气凛然等民族精神。在小学开展“一校一拳”武术教学,时将中国传统武术赋予的民族精神内涵融入校园、落实到实践武术教学中。地方小学在开展武术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起地域特色拳种。例如,在四川某市小学的武术教学中,就引入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松溪内家拳,提出“以武之道培养礼仪,以武之理规训身体,以武为纲孕育精神,以武会友耀我中华”的理念。“一校一拳”的开发,在激发出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中华武术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 “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小学武术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
  “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在小学开展的武术课程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理论知识都缺乏科学性,导致教师无法开展正常有效的教学工作。对小学生采用这种“套式化”的教学模式,无法对学生的教学需求进行满足,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地掌握,不能使武术教育最终的教学目标得到实现。
  (二)教材开发尚不完善
  所谓教学,是依托教材进行的,所以在小学开展武术教学,就需要开发出适合小学生的武术教材。从目前状况来说,现行的教材只是片面的文字叙述,但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文字过多反而不利于他们学习。如果能够在教材中有更多的动作展示,这将有助于小学生理解,降低他们的学习困难。
  (三)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随着教改“一校一拳”不断推行,对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但要将基础的理论知识教给学生,还要使学生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掌握。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要为学生教授武术中的动作技巧技能,并让学生可以在理论知识的支持下,对动作技巧充分理解。但从目前状况来說,“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小学武术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并不完善,师资力量极为薄弱,甚至一些学校并没有专业的人才,导致“教武术难,学武术更难”的局面出现,严重阻碍了“一校一拳”的发展。


日本女性用语的特征及其社会背景分析
台网联动背景下电视媒体与微信的新融合
基于EOP模式的高职英语教改研究概述
和谐社会背景下新型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探究
小规模高校舆情工作特征及方法研究研究背景
以人为本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
图书馆如何化解全民阅读背景下的阅读危机
汉译伊斯兰教典籍的背景及国内外关于王岱舆研究的情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
十八大以来中国民族理论研究:现状、背景、展望
网络化背景下提高电力企业文书档案管理的具体策略
高校理工科背景下美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
浅析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大数据网络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及
限娱令背景下电视台娱乐节目创新研究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