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郑六珠
摘 要:书香校园是书香社会、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指学校充分利用一切物质和非物质资源,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搭建学生的阅读平台,积极营造书香弥漫、崇尚阅读的浓厚氛围,让学生亲近书籍,享受阅读,使阅读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书香校园建设包括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的建设,硬件建设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书籍的添置、电脑的购买(电子阅览室)等物质条件的改善,软件为学校文化的策划,读书活动的开展,阅读制度的制定等资源条件。其实质就是要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和谐愉快、以适应和支持全体师生的发展进步和健康成长为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关键词: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实践;思考
一、 前言
书香校园概念是朱永新教授最早提出,他认为通过开展书香校园能够为学生在校园内创建浓厚的阅读氛围以及阅读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书香校园字义上是以学校为主体创设书香环境,但其内涵却并非如此,是以学校为引、以学生为主、以家庭为辅共同创建的书香环境,使得书香气息飘散校园以及家庭中的每个角落,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愉悦的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 书香校园建设的价值
书香校园建设具有较强的文化气息,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大量的实践研究中分析,书香校园建设的价值也得以体现,如,对学生的价值,学生乃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材,应需要浓厚的文化熏陶,尤其是中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个人素养养成的关键时期,在书香文化的影响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教师以及家长的价值,可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对教师更有着培养优秀师德的价值。对于家长而言,能够达到丰富业余生活、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提升品位的价值。总之,书香校园的建设,既是实现师生生命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 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策略
(一)营造温馨的书香氛围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书香校园的建设可以从构建氛围的角度上入手,为学生以及教师营造一个温馨的书香氛围,受氛圍的感染,广大师生会不由自主地投入阅读中,起到很好的启发和熏陶效果。构建温馨的书香氛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应从校园方面考虑,有效布置校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书香氛围,例如,在学校的走廊、教学楼、宿舍楼、教室以及室内活动区域等粘贴海报、设计橱窗、布置文学气息的人文墨客简介等,围绕“书香”对学校内部进行设计,使书香的氛围洋溢每个角落,熏陶、感染、启发广大师生群体,不断提升师生的文学素养。其次,应从图书馆建设的角度上出发。图书馆是每个学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师生到图书馆都会受到时间的限制以及形式的约束等,进而影响到师生的阅读量。构建温馨书香氛围应打破图书馆时间的限制,为广大师生提供开放式的图书馆,自由品读各类书籍。同时,图书馆的形式上也应进行一定的改变和创新,站在师生的角度上出发,充分体现出为广大师生服务,提高图书的借阅率。此外,在校园内以“书香”为主题开展一些读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关活动中,使校园内充斥着“书香”的气息。
(二)强化书香教师队伍建设
书香校园推进工作中教师具有关键性作用。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长,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试想,如果学生所接触的都是一群蓬勃的书香教师,那么在其熏陶下学生也会逐渐融入书香的环境,积极参与阅读、爱上阅读。因此,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应重视书香教师的建设,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教师读书工程以及相关的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文化素养,打造一批具有较强文化气息的书香教师。例如,在校园启动“一二三”教师读书工程,增加教师的读书量,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品位。所谓“一二三”教师读书工程,即“一”指的是深化教研组共读一本书的读书活动。为进一步强化读书效果,可定期在每周的例会上组织教研组成员开展“精彩10分钟”的交流会,促使教师之间相互交流读书心得,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二”指的是组织教师读书活动后,要求每周每位教师至少要写10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可以是教师读书后的有感而发,也可以是读书技巧等内容;“三”指的是对教师的阅读量制定一个最低的规划目标,如,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至少登录一次书香网进行品读,每个月至少阅读一本书刊,每学年每位教师至少精读一本书。此外,学校要支持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教师创造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并要求外出参加培训的教师,返校后做二次培训,以实现“培训一人,得益一片”的效果,不断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三)制订书香少年培养计划
从某个角度上分析书香少年具有一定的表率作用,更是调动学生积极阅读的主要动力,因此,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制订书香少年培养计划,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向着这个位置而努力。首先,可以以学生个体为单位,整个班级为框架制订培养书香少年的计划。如,在班级中开展朗读会、故事会、读书交流会、好书推荐会,开展阅读成长手册展评、讲故事比赛、名著汉字听写竞赛、现场习作竞赛等活动。为了优化学生阅读成长轨迹过程的记录,可让学生做好个人阅读成长手册,全程记录自己的阅读成长轨迹,全面评价自己的阅读状况。班级可定期公布学生阅读排行榜,,每周表彰一批阅读明星,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激励中不断感受阅读带来的荣耀。教师作为书香少年培养计划的关键要素,应充分发挥出其引导性的作用,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到班级书香活动中,并引导学生用笔录的方式将读后感撰写记录下来,积极与他人分享,共同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将快乐传递到班级的每个角落。
其次,以班级为单位制订书香少年培养计划。主要是指在学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书香评选,以学生作为班级中的要素,对班级的整体要素进行综合评比,最后确定班级的整体评选成绩,将其与其他班级的评选成绩对比,从整个学校中选出一个优秀的书香班级。同样每周进行一次评选,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为班级工作所获得的荣誉感是激发学生积极读书的主要动力。此外,在书香班级评选细则中,可以从几方面因素入手,如,制定一套完善的借阅制度,保证读书借阅的规范性;每人可以寻找一本健康、积极的好书,保证方向不受限制;举全班之力,每个班级编好一本《班级文集》等。以这几项要素为基础展开评选,更能保证“书香班级”评选活动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