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研学旅行背景下泉州环湾城市休闲旅游产品开发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王雪珍
  摘 要:休闲旅游是当下旅游发展的热点,是现代旅游发展的主流。泉州环湾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但其开发规模小,层次低,在泉州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主要从分析泉州环湾城市休闲旅游开发条件入手,总结泉州环湾城市休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进一步促进泉州环湾城市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研学旅行;休闲;开发条件;对策研究;泉州市
  一、 引言
  随着地理学科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地理教育新课标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研究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第一次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明确提出开发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研学旅行基地、打造研学精品路线、建立研学旅行工作机制的要求、探索形成完备的研学旅游发展体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在研学旅行中,越来越多人选择来泉州旅游,泉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峡西岸文化旅游中心,也是国务院首批分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形式多样的名胜古迹,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东亚文化之都”“光明之城”等美誉。泉州环湾城市为“一湾四区、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一湾”,即环泉州湾地区;“四区”,即晋江、洛阳江为自然分割,形成中心片区、江南片区、东部片区和南部片区四大功能区;“多组团”中,中心片区含中心组团、东海组团、城东组团、北峰丰州组团等四大组团;其中南部片区含仙石西滨組团、蚶江祥芝组团;东部片区含洛秀张坂组团;江南片区含江南浮桥组团、池店紫帽组团两大组团;面积约为980平方公里。泉州环湾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但其开发规模小,层次低。因此,在休闲旅游日益发展的今天,研究泉州环湾城市休闲旅游的整体开发,对提高整个都市的核心竞争力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泉州环湾城市休闲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一)典型独特的地质构造,港湾众多
  泉州湾内有大坠岛、小坠岛、乌屿、白山屿、七星礁等大小岛礁30多个,又有法石港、后渚港、洛阳港、蚶江港四大之港,此外还有崇武、秀涂、石湖、蚶江等港口,其中,最著名的是后渚港,习称泉州港,又称刺桐港,在宋元时期刺桐港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二)自然风景优美,壮观的半日潮和潮汐
  泉州港属正规的半日潮,平均潮差4.52米,最大潮差6.3米,最小潮差5.1米;崇武潮汐最大潮差6.88米,最小潮差1.85米,具有丰富的艺术观赏价值。
  (三)丰富的湿地资源,野生植物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
  泉州地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终年温暖多雨,植被覆盖面积大,水热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都比较丰富,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及栖息的野生动物为主要对象。泉州湾有中华白海豚等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鲸豚、文昌鱼、黄嘴白鹭、岩鹭等二级保护动物共24种,而且,在记录213种鸟类中,国家级保护的有38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物种13种,中日协定保护的候鸟78种,中澳协定保护候鸟39种,此外,泉州湾有成片的原生红树林,如洛阳桐花树和白骨壤等,都具有较好的科考考察价值。
  (四)海丝文化史迹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丝文化史迹景点众多,主要有伊斯兰教圣墓、清净寺、海交管、老君岩、开元寺、天后宫、九日山、真武庙,摩尼教草庵。此外,与石雕艺术融为一体的崇武古城,别具一格的六胜塔、溜江塔,宋代蔡襄修建的“天下第一桥”——洛阳桥,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等文化保护单位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祥芝港、后渚港等重要史迹也突显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郑成功、戚继光、蔡襄等也在文明发展的历史中留下重要史迹,这些文化都具有一定的科考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
  (五)民俗风情浓厚,旅游资源具有地方独特性
  泉州湾城市不仅分布着白崎回族村、陈埭回族村和丰泽蟳埔渔村等具有异域风情的特色城镇与村落。而且,其大岞惠东女服饰文化、蟳浦女“头上花园”和蟳浦女服饰更是闻名中外,惠女服饰有“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的戏称,以“黄斗笠、银腰带、蓝上衣、宽黑裤”为主要特点,展示女人身材曲线美和婀娜多姿的神态,突显惠女美丽、勤劳、贤惠的特点,蟳埔女“戴簪花圈,插象牙筷”的头饰和蟳埔女“大裙衫、阔脚裤”的服饰也凸显了蟳浦女的美丽、勤劳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美学价值。此外,泉州木偶头、惠安石雕、惠安木雕、花灯、刻纸、树脂工艺品等作为旅游纪念品,也成为吸引游客的有利因素之一。
  三、 泉州环湾城市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
  (一)泉州古城体验休闲游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7处,其中国家级20处、省级48处,在古城休闲旅游开发方面,以泉州古城中心的“三片、一线、一组团”为中心进行集中开发,打造旅游精品路线。利用泉州古城24巷和多元化建筑风格——新门街、东街、湖心街等骑楼建筑和新门街、北门街悬山式燕尾脊和瓦片瓦筒屋顶等传统建筑,涂门街阿拉伯建筑等,并结合沿街巷美食摊点——东街钟楼肉粽、金鱼巷口老字号元宵圆、水门巷面线糊、金刚巷口海蛎煎等,让游客在穿古巷,观古街的同时,品古街美食,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开发集观光、美食为一体的“古城老街老巷一日游”。此外,把南音、折子戏、高甲戏、木偶、拍胸舞、彩球舞、唆锣谜、火鼎公火鼎婆、驴子探亲、车鼓舞开发成“古街民俗文化体验游”,可在古巷——花巷、玉犀巷、金鱼巷、象峰巷、三巷、相公巷、敷仁巷、胭脂巷、承天巷等统一安置音响设备,定时播放南音南戏,在街巷角落可规划建设小舞台,定时表演木偶戏、折子戏、高甲戏、拍胸舞、彩球舞、唆锣谜、火鼎公火鼎婆、驴子探亲、车鼓舞,让游客在历史街散步的同时,从听觉上和视觉上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给游客带来全新的享受;统一规划沿街民居,开发“当一天闽南居民体验游”,让游客体验在古民居下居住,品着茶,听着南音南戏,赏着拍胸舞等,观着夜景,品着闽南小吃,让游客全方位地体验闽南风情,进而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日本女性用语的特征及其社会背景分析
台网联动背景下电视媒体与微信的新融合
和谐社会背景下新型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探究
小规模高校舆情工作特征及方法研究研究背景
以人为本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
图书馆如何化解全民阅读背景下的阅读危机
汉译伊斯兰教典籍的背景及国内外关于王岱舆研究的情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
十八大以来中国民族理论研究:现状、背景、展望
网络化背景下提高电力企业文书档案管理的具体策略
高校理工科背景下美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
浅析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大数据网络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及
限娱令背景下电视台娱乐节目创新研究
低碳社会背景下图书馆的角色定位问题探讨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