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探究活动拓展语文新天地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陈雪丽
摘 要:在目前的教学背景下,探讨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的原则与策略。让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豐富教学资源,通过实践探究活动的开展可为语文教学拓展出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语文校本课程;原则;策略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注重知识的传授,能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这些能力大多都是用在应付考试上面,而日常生活中真正运用到的语文能力,例如与人有效地进行交流、介绍说明、观点陈述等,学生却是缺少训练的。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二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语文学习如果只是局限在课堂上的讲授与应付考试那是在对语文的扼杀。语文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就应该把语文放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进行学习,设定一定的情景,通过实践活动让语文更加的生动,让语文课堂拓展出一个新的天地而不是局限在一室之内的小课堂。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多年来都有不少的实践与研究,但对于校本课程开设的研究成果不明显。校本课程既是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在必须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也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它就应该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课堂。本文就以结合本校实际开发的广府文化语文校本课程为例,来谈谈语文校本课程实施的原则与策略。
一、 语文校本课程实施的原则
(一)能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都囿于考试的指挥,传统语文课上都是以教授教材上的知识为主,学的能力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为主。例如在语文考试中常出现的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为了解决这种考试题目语文课堂上会就这方面的能力教学生各种词语的感情色情、敬辞、谦辞等,学生学的时候好像是会了,但因为缺少真正运用的机会却没有真正地掌握,一到考试时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还是会觉得很难。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就应该把语文课堂拓展到真正的生活场景中去,不应该只局限在书本、课堂之中,而应当延伸到自然、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去。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活动拓宽视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这样的除了可以增加语文课堂的开放性,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身边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密切了学生与生活和社会之间的联系,突破了书本和课堂的局限,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生动性。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有助于学生去吸收、品味、感悟和积累,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因此这个语文校本课程是要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活动用到现实生活情景中或者是要能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语文知识。
(二)能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提到,“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在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更是明确指出: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应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些指引之下开设的语文校本课程要求语文课堂应该要有更多的延伸,要与当地的文化资源结合。校本课程的开设,不是简单地搞一个活动,让学生放羊式地随意玩随意学,需要老师对课程的资源进行选择、提炼、开发,并且能随着活动的开展可以不断地进行调整。
例如,广府文化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不可能全都用到课程中,就是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选择、整合和开发了。旅游名胜这一部分的文化资源可以开发成让学生写名胜讲解词与设计旅游线路,饮食文化部分可以让学生挖掘食物背后包涵的意义与用心,粤语文化部分就侧重于让学生开口说去感受粤语不同于普通话的音韵美。这些开设的课程项目,都要求老师去认真研究,寻找适当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展。因此校本课程是一个给予老师足够空间自主发挥,要求老师不断学习和成长的项目。
(三)带着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的课程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二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语文课堂本身就应该要带有实践性的特点。
从操作层面上来看,传统的语文课堂就是侧重于语言文字基础性知识的传授,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就不能再重复传统课堂上的模式,而应该解决传统语文课堂做不到的。校本课程应该是在传统课程解决了基础知识之后对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开发,因此校本课程应该是带有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的课程。只有这样的课程才能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并且这样的课程对学生与老师的能力都是一个更高的要求。例如,在粤语文化这个内容就让学生通过自己做问卷调查,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对粤语的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名胜景点部分,让学生通过到实地观察对于城市旧建筑的去或留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而不是一味地只听别人说或者只是看书看资料。而这些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出来的结果,,没有一个是统一的答案,包括了很多的可能性,这样的开放性的结果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此,校本课程应该是一个带着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的课程。
(四)实践探究活动在综合性中必须充满语文味
校本课程开展主要是以探究活动为主,这个探究活动在开展的时候往往带有跨学科的内容,在开展课程时可能会有些模糊,课程充满综合性而没有了语文味。这需要谨记,语文校本课程就必须要带上语文味,不能让活动只有综合性没有了语文性。例如,同样的是围绕广府文化民俗内容,综合科老师会让学生做龙舟或包粽子的手工,而语文校本课程就会要求学生描写龙舟比赛的场景,从这些场景中感受广府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