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新媒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的创新刍议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赵亮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102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教育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也不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并且在这一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发展也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原本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手段进行合理的创新,对新媒体进行有效应用,借此加强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对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应用新媒体技术展开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教学策略;教学
  一、 前言
  在小学阶段的课程组成体系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该门课程的开展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形成有效熏陶,奠定学生的思想道德基础,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并且,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中,各种不同的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对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一前提下,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重要。
  二、 新媒体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新媒体技术的存在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小学阶段,虽然教学内容的难度并不高,但是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仍旧会形成一定的吃力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知识结构,奠定基础,其次,新媒体技术的存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影响,自身仍具备较强的好奇心理以及好动性,喜欢接触一些动态性的事物以及不了解的事物。对于他们来说,在以往的学习活动中,通常都只能坐在讲台下接受知识,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中,这一问题得到了改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然就得到了加强。
  三、 借助新媒体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对策
  (一) 借助新媒体平台,调动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推动学生进步最好的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存在,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时,都会将自己视为课堂的主体,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教育指导。然而这一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短暂地记住知识,并且能够提高自己的成绩,但对于学生长期的发展却并不能够形成积极的影响。一方面,该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受到枯燥,无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丧失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在该种教学模式的禁锢下,学生的思维会受到一定限制,自身的想法得不到表达,自身的综合能力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为了有效对这一问题形成解决,在引导小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学习活动时,教师就需要对整体的教学手段进行适当地调整,借助新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多种不同的教学情境,借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够快速地融入课堂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例如,当教师在讲解《家中的安全与健康》这一单元的知识时,就可以提前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学生下载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危险性情况图片。比如用还没有擦干的手去触碰电源、无人看管的煤气灶等等。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看这些图片,然后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图片里的行为对吗?如果不对的话,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呢?”当图片展示完毕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回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比较危险的事情。比如在爸爸妈妈没有回来的时候随意的给别人开门,或者是站在没有防护栏的阳台上等等。然后,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总结,询问学生本堂课的学习体验,以此既能够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故事性的教学情景。小学生的年纪相对较低,在日常学习中他们也经常会对一些有趣并且色彩较为鲜明的事物产生主动了解的欲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动画性的物体形态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例如,在讲解《绿色小卫士》这一单元的知识时,针对于环保这一概念,在设计课件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拟人状的小水滴,然后由小水滴说出教学中的重点信息。例如小水滴可以说“原本我是一个很干净很漂亮的孩子,但是后来有的人却故意伤害我,他们往我的身上倒垃圾,往我的身上泼脏水,现在我变得不干净,也不受大家喜爱了”等等。当教师播放完这些图片后,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小水滴所讲述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有的学生可能会说“造成小水滴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不爱护环境”;而有的学生可能会站在另一个角度上认为“如果我们想要让小水滴变成以前纯洁的样子就应该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在这样一个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有效的开拓,整体的教学质量自然也能够得到有效加强。
  (二) 借助新媒体技术,营造教学氛围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而教师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小学生年纪相对较低,很容易就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或者是德育观。但在以往的教学观念中,部分教师会为了维持教学秩序或者是保证教学进度,而对学生进行硬性教育,将学生放在一个被动的位置上。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也不了解学生的想法,自然也无法为其提供合理的帮助。因此,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对新媒体进行有效应用,借此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提供教育辅助,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例如,當教师在讲解《家是最温暖的地方》这一单元的知识时,可以鼓励学生提前在家中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进行沟通,询问爸爸妈妈和自己小时候相关的故事,也可以收集一些和爸爸妈妈之间的照片。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照片,然后由自己为他们介绍和爸爸妈妈之间温暖的小故事。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原本的被动地位被提升到主动地位,自身的想法以及情感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宣泄。最后,导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你觉得爸爸妈妈是不是真的爱你呢?”当学生能够放下自己的紧张情绪后,自然就会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吐露出来,这样一来教师也能够了解到某些学生与家长之间存在的矛盾,从而更好地调节,帮助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台网联动背景下电视媒体与微信的新融合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媒体艺术时代的美术教育
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研究
全台网高清新媒体技术发展实践与思考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设计的应用
语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
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
对新媒体时代纸媒未来发展之路的探究
州市广播电视媒体在危机中的生存博弈
电视与网络新媒体融合初探
谈小学英语游戏激趣教学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