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策略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张富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88期
  摘 要:作为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关键性内容,合唱训练在学生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的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健康成长。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进行合唱训练,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感受力,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针对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试探性提出几点有效策略,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合唱训练;策略
  
  与其他艺术表演相比,合唱的组织难度小、感染力强,具有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作用,也是中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训练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基础发声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面,又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音乐综合素养,为今后更高层次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
  一、 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现状分析
  现阶段,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学过程缺乏科学性。虽然素质教育持续推进,但有些中学的学科教育依旧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只关注文化课教学,对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教学加以忽视。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中学生对音乐教学中的合唱训练活动缺乏兴趣,加上合唱训练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这些都会降低学生的参与兴趣,影响合唱训练活动的有序开展,不利于音乐教学效果的提高。另外,学生缺乏合唱训练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学方法不科学,有些教师故步自封,片面地认为合唱训练就是传授乐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交际互动行为和情境引导,继而打击到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实际上,合唱教学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拥有丰富的教学技巧和良好的知识素养,能通过自身敏锐的音乐感知力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予以及时发现、强化训练。
  另一方面,专业化师资匮乏。教师是合唱训练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其综合素养对训练效果具有直接影响。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只关注主科教育,对音乐教学加以忽略,即便开设音乐课程,但师生对其存在认知上的错误,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导致合唱训练效果不佳。同时有些中学在音乐教学方面投入的物力和人力不足,造成“一教多用”,即其他学科教师兼任音乐教师;而合唱训练涉及学生多项能力与技术的培养,对教师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兼职教师在合唱训练教学研究方面往往没有充沛的精力和时间,缺乏相关的技巧和知识,无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不利于合唱训练活动的高效开展。
  二、 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策略
  第一,优化教学方法。合唱训练作为群体性活动,,需要全体学生团结协作,但每位学生又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个性差异,在音乐天赋和音乐基础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因而易造成合唱的漏拍、走调等。为此,中学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训练活动时,必须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如辅助教学法、机理教学法、心理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准确掌握发音规律。其中辅助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外界因素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音乐,如:柯达伊手势教学法能向学生形象地展示抽象的音符,使学生能根据手势的变化掌握音准、音高等。机理教学法与心理教学法有一定关联,注重习惯的养成,如: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拍打课桌、膝盖或手掌等,通过多次反复练习,能下意识进行动作。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对学生情感的表达具有重要影响,音由心发,所以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准确记忆音,在心中形成完整的概念,一旦音乐响起,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对其中的节拍和旋律加以理解。
  第二,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和意识。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重要动力,若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浓厚,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合唱训练的效果。中学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播放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作品,或者是选取耳熟能详、浅显易懂的作品,鼓励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点评。如:选择《龙的传人》《歌唱祖国》等音乐作品,能鼓舞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科学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接触不同的音乐作品,稳步提高合唱水平。例如:合唱初期选择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以学生掌握情况为依据进行巩固和加深,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树立学习自信心,稳扎稳打,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除此之外,由于中学生刚刚加入合唱团,尚不能对音乐合唱的艺术魅力进行充分感受,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最佳的和声,所以教师需要给予其格外关照,加强训练,使其能更好地融入其他学生的合唱中。当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合作表演,为学生选择难度稍大的合唱曲目,促进合唱表演效果的提升,如:合唱歌曲《保卫黄河》时,从音乐的音量、力度、音色、速度等角度對音乐魅力进行感知。
  第三,创设良好的合唱氛围。课堂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主要阵地,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前提,所以开展合唱训练活动时,必须要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课堂合唱氛围。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因此中学音乐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发挥出多媒体技术在合唱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带给学生视觉的冲击和听觉的刺激,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合唱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如合唱歌曲《希望与你同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事先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每位学生的梦想宣言,然后播放童声合唱《校园多美好》,创设良好的合唱氛围,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前提下进行合唱训练,提高合唱效果。
  第四,注重教师素养的提升。教师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其音乐素质对教学有效性有直接影响,而只有加强专业化教师的培训和建设,才能确保音乐合唱训练的有序进行。为此,中学需要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深度解读,注重音乐教学中的合唱训练,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明确对教师的素质及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实施各项工作。具体要做到:①中学要强化内部培训,对音乐教学的地位加以确立,转变教师教学的理念,如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等;积极邀请高水平、高素质的音乐艺术家到校演讲,使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得以提高、学识涵养得以丰富。②中学要积极引进音乐专业人才,综合考查音乐教师的素质及能力水平,对任岗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择优而选。③中学应安排音乐教师欣赏合唱音乐会,使其能受到熏陶、丰富经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引导服务。


中学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于绥化市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学图书馆未成年用户教育研究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浅谈激发农村中学“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浅析中学德育教育问题
开启中学生数学思维之门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研究
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语文
谈民族地区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策略
中学体操教学之我见
“兴趣教学法”在中学排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如何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试论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