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王春凤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72期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此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口语表达能力也就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说”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提高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视力度,认真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现状,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开展高质量、现代化的课堂活动,持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现代信息化;小学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一、 前言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人文性高度集中的学科,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可以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但是从实际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看重基础字词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日常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很多时候不敢说,口语表达能力很差,与人交往中会出现语无伦次、词意表达不准确等情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大方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意义在于:(1)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从而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培养,可以让学生表达更加流畅、规范,有序地通过口头表达出自身的想法、观点,有助于学生与人沟通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实际中,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2)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关研究表明,当人们可以流畅地将知识说出来,可以全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助于学生理解、应用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来加深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氛围,强化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三、 当前小学语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也较之以往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愈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课堂教学活动也越来越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各项能力发展。但是从当前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实际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综合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一) 重视书面表达,忽视口语表达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看重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认为书面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对口语交际则不太看重,不管是在教案准备上,还是在教学过程中,都没有投入较多的精力,有的时候口语教学只是一带而过,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二)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中受方言影响
在实际中,学生在家庭、社区等活动中大多是运用方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口语表达时,很容易受到当地方言的制约,无法准确地运用普通话与人沟通交流,从而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造成了影响。
(三) 学生性格影响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虽然活泼好动,但是对很多事物充满了畏惧感,特别是在课堂上公开与人交流,很多学生会由于性格比较内向而不敢表达自身的想法,心理上的胆怯让学生担心在课上说某一个话题时出丑,受到教师的批评及同学的嘲笑,很难高质量地开展口语交际。
(四) 读写分离,语言和文字是互不分离的
从小学语文教学视角看,文字教学情况会直接受到语言情况的影响,同时语言的表达能力也会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但是在实际中,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经常会出现读写分离的情况,教师单方面地将学生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分成两个部分,并且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看重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受到了诸多限制。
四、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 通过多媒体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口语交际内容都是简单的文字、图片,这些内容虽然比较契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但是在实际交际活动中,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教室,学生很难提起自身的口语交际热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学生对光、电、声比较敏感的特点,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一个形象、生动的语言交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热情,让学生敢于交际、乐于交际。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口语交际活动必须建立在相应语言情境中,如果离开了情境,学生就会不知道怎么说。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空白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以此帮助学生开展口语表达。例如在教学《唯一的听众》这一课时,文中有这么一处:“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老人的眼睛里,你看到了什么?进而引导学生一步步体会到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以及对“我”进步的肯定。如此一来,利用文本中的空白也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转化为口语表达能力;再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鸟的天堂》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将各种各样的鸟的形态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让学生对各种鸟儿进行观察,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内容说出来,在情境引导下,学生会表现得非常积极,有的学生说我喜欢鸟儿的羽毛,非常漂亮;有的学生说我喜欢鸟儿飞起来的模样,看起来自由自在的。通过这样的情景指引,学生会表现得非常积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口语交际内在驱动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每一次口语交际都应该设定相应的主题,让学生的口语交际变得更加有针对性。这也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图画、视频、音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带给学生積极的交际氛围。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不同的情景,如在交新朋友时,为朋友简单地介绍自我;在学校新生联谊会上为大家介绍自己的爱好、特长等,教师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情景,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时,会用到不同的词语,同时在口语表达时的语调、语气也有所差异,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