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废油井改地热井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的探讨

作者:胡德群 字数:4875  点击:

摘 要:废油井的改造要进行对废油井的分类,古潜山废油井易于改造,勘探井由于244.5mm的技术套管,只要拔出其内的51/2″油层套管也可以改造,开发井由于是51/2″套管,经改造后防砂管只能下入4″套管串,改后水量小,不易于供暖目的。除射孔技术外,侧钻已是成熟技术,,可以用于废油井改造。

关键词:废油井;地热井;探讨

1 前言

近几年来,在开发地热资源时,由于石油部门的参与,相关废油井改地热井(以下简称废改)的问题不断被提出,一些油田或所处油区的用热单位在废改时也做了一些尝试,有成功的经验,他们把成功的改造经验进行总结并发表,供大家参考,这是十分有益的事,但始终未见到失败的教训的总结。其实,废改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多,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失败。由于笔者长期在油田从事水文地质及地热地质工作,且早在1998年就进行了废改工作,在计划经济时期油田出资进行了废改的尝试,在废改中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难题,而导致废改工作无法进行或是改好了的井无法利用。现将改造废油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供相关专家参考,也提醒正在进行废油井改造的单位,在实施改造过程中注意各个环节,使工程少走弯路。

2 废油井的类型及井身结构

2.1 废油井的类型

在油气田中,按报废类别,报废的油井分为工程报废和地质报废两大类。地质报废是油井勘探与开发时未达到地质目的的井或开发井的出油量极小,申请报废的井;工程报废是由于工程原因导致油井不能采油或不可抗拒的原因使油井不能使用等。每类报废井均由采油厂提出,报油田初审,再由油田报总公司审批,批准的报废井由总公司下达文件报销,进入油田沉淀资产的账内。

2.2 废油井的结构

油田报废井分勘探报废井、开发报废井及古潜山井三种,其三种井的井身结构及与地热井的井身结构对比如图1所示。

2.2.1勘探井井身结构:

勘探井由三层套管组成,表层套管一般均为13 1/3″油井套管,下入深度均在200m以上,下管后水泥返至地表,其上可以安装油井防喷器。技术套管一般均在主力勘探的油气层之上,下入244.5mm(9 5/8″)技术套管(东营地区在2000m以上)后固井,固井水泥返高在1000米左右,确保第三次开钻后顺利钻入油气层。第三次开钻后,钻入主力油气层后再下入油层套管,油层套管均为139.7mm(5″1/2)下入后固井,水泥返高不少于技术套管的水泥返高。三层套管下入后进行固井质量的测井,对固井质量不好的井段要补孔挤入水泥,重新固井,否则无法射孔。

2.2.2开发井的井身结构:

开发井在下入表层套管后立即固井,表层套管下深小于100m,水泥返高至井口。第二次开钻后,钻穿目的油层,下入139.7mm(5″1/2)油层套管后固井,水泥返高至主力油层顶200米以上(或更高),测井检查固井质量后对主力油层进行射孔。

2.2.3古潜山井井身结构:

古潜山油气井是在油气区古潜山,钻探的地热井。其井身结构与上述两种井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技术套管坐落在古潜山顶面上,后固井。水泥返高大于区域油气层后,再第三次开钻用裸眼钻探古潜山至一定深度后,裸眼完井。

2.2.4地热井井身结构:

表层套管下入后水泥返高至井口,钻穿主力热水层后,下入套管串,其中泵室套管(244.5mm~273.1mm)不少于300m,它与水层套(筛)管(139.7mm~177.8mm)用大小头联接(也可用悬挂器),筛管对准热水层后,用橡皮伞止水,之后进行洗井及抽水试验。

3 废油井的改造

由上述四种井身结构可见,地热井要有泵室套管,否则大排量的泵无法下入抽水,随着地下水位的逐年下降,泵室管的深度越来越大。废油井的改造除在国土资源部门办理探矿权采矿权外,尚需对废油井的持有单位(油田)办理相应沉淀资产转移手续。

3.1 射孔与侧钻

目前射孔与侧钻技术均是油田的成熟技术,若用射孔技术,笔者推荐用聚能弹,它可有效地防砂。若用侧钻技术,建议在取水段中用小角度(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