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纵向政治整合理论初探

作者:潘雨 字数:7173  点击:

摘 要:政治是人类社会集体生活的特定方面,政治整合是维持人类集体生活的重要手段。在政治整合的诸多类型中,纵向政治整合比横向政治整合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与横向政治整合相比,纵向政治整合的研究成果较少,理论尚未成熟完善。本文从纵向政治整合的涵义和理论范畴入手,通过分析纵向政治整合的主体、类型、手段和实践意义,为当今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政治整合;纵向;实践意义

1 纵向政治整合的涵义及理论范畴

1.1 政治整合的涵义

政治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整合是“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当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对现有社会关系产生破坏时,特定主体可以选择政治整合来协调分配利益、解决政治冲突,进而维护政治统治、维持政治秩序。由此政治整合理论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学理论。

分析政治整合应该以政治整体论为前提,即政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承认政治系统是一个由各个不同要素按照特定关系结合起来的复杂的整体的前提下,才能准确阐释政治整合的涵义。据此我认为,政治整合是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权力主体在不影响自身政治统治前提下,为实现政治系统整体实力增强,对政治系统内外各部分的利益分配格局和权力的划分进行的调整和分配,最终将其他社会政治力量纳入统一的政治体的过程。

由政治整体论推出的政治整合论,其整合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整合,具有自然性,即各种社会主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自愿进行联合而形成的整合,是一个自然的缓慢的过程,没有一个主导性政治力量对其他政治社会力量进行统合,这种情况本文不做研究;另一种是政府主导的政治整合,具有建构性,主要是在政治权力的格局中占有统治地位的政府进行的主动性的积极的整合,包括政府为确定政治边界、塑造意识和建构社会而主动采取集体行动的能力和特定手段。本文主要研究后者。

1.2 政治整合的类型

为了更深入地分析研究对象、准确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我们一般会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分类,政治整合也不例外。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政治整合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首先是宏观层次的整合,按照政治整合的方向和范围,可以将政治整合分为“横向政治整合”(Horizontal Integration)与“纵向政治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两类。横向政治整合主要指将不同的政治单位整合成一个松散的政治力量作为整体,以维护共同利益为目标。将多个权力运行互相平行的小的政治单位整合成大的政治单位或共同体,但是没有中心性的政治力量。纵向政治整合主要是已经占有了主导地位的政治力量对其所控制的区域内其他各种政治社会力量进行整合的过程,主要研究在一个国家范围内,政府如何有效统合各种力量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实现既定政治目标的过程。

微观层次上看,按照政治整合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政府整合、领导集团整合、政党整合、利益集团整合、公民整合等。按照政治整合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政治权力整合、政治参与整合、政治发展整合、思想文化整合、机制整合、区域整合、机构整合等。

与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的横向政治整合理论相比,纵向政治整合这一理论范畴的研究尚未深入。本文主要研究在一个国家范围内,政府如何有效统合各种力量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实现既定政治目标的纵向政治整合过程。

2 纵向政治整合的主体

2.1 国家整合

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的主体,在纵向政治整合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可以运用各种方式将处于分散、分裂、分离状态的多元利益群体和各种社会力量统合进一个统一的政治体系。国家整合在纵向政治整合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多个互不统属的政治体和利益主体在政治整合的过程中必须依靠一个凌驾于所有利益主体之上的政治权力主体,那就是国家。

2.2 政府整合

政府整合是在国家整合的基础上对政治体系内多元利益和力量格局进行调整,也是在国家建立政治统治的框架之下采取的政治行为。政府的垂直领导体系是推进纵向政治整合的有效渠道,使政府在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了进一步扩大政府边界、有意识地建构社会,政府采取多种手段整合现有的政治资源来巩固自己的主体地位。政府通过对所辖多个部门的职能调整、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政策法规的出台来推进纵向政治整合。针对反对力量,政府在纵向整合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打击、消灭等方式来处理,并以合法暴力和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增强政府主动建构社会的能力。

2.3 政党整合

政党是不同利益团体政治诉求的代表。实现不同政党之间的整合是深化纵向政治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进入政治过程有两种基本方式:其一是政治革命或者军事政变,其二是合法选举程序。政党整合包括党内整合和党外整合两种。党内整合就是政党通过对党内各派的整合不断凝聚力量,或者通过学习开会、进行政治动员提高本党的威望和影响力;党外整合是政党通过各种方式与其他政党进行互动,寻求共同利益,达到统一政见甚至两党合并为一党的效果。由此可见,政党整合也属于典型的纵向政治整合。

2.4 民族整合

民族整合在多民族国家的纵向政治整合中是一项重要内容。在多民族国家里,每个民族同时具有民族属性和国家属性。民族属性具有多元性,国家属性具有统一性,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民族整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占主导地位的多数民族为主体对其他少数民族进行整合,二是多个规模相当的民族之间进行整合。前者进程相对较快,整合程度较高,有利于巩固政治上的统一,但同时也要适当照顾少数民族的正当权利。后者速度相对较慢,需要逐渐从中发展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多数民族或者互相达成有约束力的协定来推进民族整合的进程。

3 纵向政治整合的手段

3.1 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纵向政治整合的主要手段,是指政治权力主体通过垂直领导的行政组织机构采取行政命令、规定来整合不同的政治社会力量的过程。行政手段主要有三个特征:主体的权威性、系统的垂直性、手段的强制性。具体而言,其一,主体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纵向政治整合过程中,特定政治权力主体在整个政治系统中居于主导性地位,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其他政治力量必须接受和服从它的领导,权威性是行政手段有效性的前提。其二,系统的垂直型主要体现在纵向政治整合过程中执行特定政治整合任务的各级行政机构之间有明确的上下级隶属关系,行政命令和规定是从政治系统的上层向下层垂直传递,体现出鲜明的的贯通性。其三,手段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行政手段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在行政系统内部下级行政机构和单位对上级的行政命令和规定必须服从和有效贯彻落实,否则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

3.2 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纵向政治整合的常用手段,是指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权力主体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制度来规范约束其他政治社会力量,将政治整合划入法制化轨道。法律手段有效实施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其一,有相当数量的完备法律作为前提,完备的法律可以对政治生活各个方面做出有效的规范,为纵向政治整合提供坚实的前提条件。其二,有成熟的立法机构进行立法作为基础,立法机构需要充分代表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这样制定的法律更有针对性,才能加快纵向政治整合的进程。其三,有训练有素的执法队伍保障法律的实施,法律的实施最终需要通过个体人来实现,一支高效精干的执法队伍对于建立法治社会,维护法律的权威是必不可少的。其四,有充裕的资金进行财政支持,相当数量的财政支持有利于促进法律手段的有效实施。由于法律手段相较于行政手段更具稳定性和常态化,所以更普遍被政治权力主体所使用。

3.3 文化手段

文化手段是纵向政治整合的重要手段。政治权力主体通过纵向政治整合所形成的政治秩序并不能单纯依靠自身控制力所维护,它还需要借助文化等辅助手段进行维护。政治权力主体需要建构起一种能够使所有政治力量共同认同的文化,通过这种文化使整个政治系统形成凝聚力,促进整合。文化手段的有效运用需要具备两个方面,一方面选择一种各方认同的共同文化,这种文化符合各方政治社会力量的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能够作为精神纽带将整合的政治和社会力量联系在一起,逐步促进共同心理认同感的生成。另一方面对选定文化进行充分宣传,这是文化认同感产生必不可少的环节,宣传的途径、方式直接影响到宣传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政治权力主体会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媒体等作为文化载体,长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宣传,使原本属于不同文化的政治社会力量逐渐融入到一个拥有共同文化的政治系统中。

4 纵向政治整合的实践意义

4.1 增强政治权力主体的政治实力

通过纵向政治整合,政治权力主体可以有效整合自身权力范围下的各种政治力量,逐步发展壮大自身政治实力。政治实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资源配置力、政治动员力和对危机冲突的控制力。其一,纵向政治整合可以使特定政治权力主体加强对所辖范围内各种资源的调配和使用,这种有效和有序的资源配置方式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巩固特定政治权力主体存在的物质基础。其二,纵向政治整合可以提高政治动员力,包括平时的政治动员和紧急状况时的政治动员,能够充分调动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微观层面提高政治参与,从而起到增强对政治权力主体的认同。具体而言,政治动员包括由政治整合导致的以利益整合为源动力的政治动员、以宣传教育形成的政治文化实现软控制的政治动员和以组织控制实现硬控制的政治动员。其三,纵向政治整合能够增强政治权力主体对于政治系统内部出现的各种危机冲突的控制能力,在保持占据主导地位的前提下起到协调各方利益、化解矛盾冲突的作用。

4.2 确定并拓展政治权力主体的政治边界

通过纵向政治整合,政治权力主体可以清晰确定并拓展自身行为的边界。根据系统论理论,系统边界是指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比这些对象与系统以外其他对象的关系更为密切、频繁和直接。边界的标志是系统内部的互动大于系统内部与外部的互动。这种政治边界既是法律的边界也是权力的边界,即政治边界两边分别实行不同法律,由不同权力主体占主导。实质上政治边界是系统之间的边界。边界两边分属于不同的政治系统,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由不同政治力量主导。在一个政治系统中,占主导的政治权力主体可以通过纵向政治整合确定自身的边界。在巩固既有政治边界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纵向政治整合进一步扩大政治边界,边界是利益延伸的体现。当然,巩固和拓展边界是政治实力的外在表现,政治实力是政治边界的内在基础。

4.3 建构特定政治文化

政治权力主体在整治整合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建构特定的政治文化。美国著名政治学家阿尔蒙德(Almond,Gabriel Abraham,1911-2002)认为,“政治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活动进程、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的。”一般来说,建构政治文化的核心是建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文化在实践中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可以整合不同的政治价值,促进政治认同意识。特定政治权力主体可以控制主流文化的传播使占主导的政治信念和价值取向与整个政治体系的信念价值保持基本一致,有利于不同政治力量形成政治共识。另一方面,政治文化能指导政治行为、凝聚政治力量。政治文化的建构是保持政治稳定不可缺少的环节,政治文化能够使体系内成员在政治活动中自愿参与,为政治体系运转提供支持。

5研究总结

5.1 纵向政治整合的实质是政治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

纵向政治整合的核心是政治权力的纵向整合,即权力主体要保持政治权力在整个纵向垂直的政治系统中具有权威性、贯通性和有效性。而权力的整合一定涉及到权力关系的调整,权力关系的调整实质上是特定政治利益关系发生变化的反映,所以说纵向政治整合是不同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的过程,实质是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中,马克思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利益首先是一个关系范畴,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人与人之间对需求对象的分配关系。追求利益既是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在纵向政治整合过程中政治利益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制定新的利益分配制度,在特定政治权力主体的主导下制定并实施新的利益分配方式,制度框架首先建立并使之合法化。第二是按照不同政治利益集团在新的政治系统中的不同地位分配不同的权力,在此过程中,主导一方会沟通协调各利益群体,各利益团体之间也会相互斗争妥协。第三是在制度框架下对既有政治资源的重新配置,特定政治权力主体会尽量将政治资源进行有效有序配置,为进一步整合做物质准备。总之,纵向政治整合的结果实际上是构建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利益关系格局。

5.2 纵向政治整合是一个主体多元、手段多样的动态循环过程

纵向政治整合是一种典型的政治行为,实施这一政治行为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国家、政府、政党、民族等,各个主体在特定历史时期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和扮演的角色不同。在建立政权的过程中,国家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主体无法取代的,这一阶段的纵向整合主体就是国家。在政权建立后,国家各项职能的要充分发挥,在此阶段离不开政府这一主体作用的发挥。同样,纵向政治整合的手段也是多样的,既包括高效快捷的行政手段,也包括稳定可靠的法律手段。既有物质性的手段直接实施整合,也不乏文化性的手段间接引导。软硬兼备的整合手段相互配合使用,体现了纵向政治整合的手段的灵活性。

实际上,纵向政治整合也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根据唯物辩证法原理,事物之间是在普遍联系中矛盾着发展的,纵向政治整合也不例外。一个政治系统内各种矛盾因素之间的互动形成政治冲突,冲突过程中各方分化组成促进纵向政治整合,纵向政治整合后形成相对稳定的政治秩序,再重新孕育矛盾冲突。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着“政治冲突-纵向政治整合-政治秩序-政治冲突”的动态循环过程,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说纵向政治整合是主体多元、手段多样的动态循环过程。

5.3 纵向政治整合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组织化、规则化、有张力的政治秩序

在一个政治系统之中,安定有序的政治秩序是纵向政治整合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主导性政治力量会试图采取一系列措施向理想的政治秩序迈进,包括建立一整套法规制度、垂直管理的人事系统和构建意识形态等。这样的政治秩序一定是一个规则化管理、组织化控制和文化上引领的秩序。具体来讲,规则化管理就是政治权力主体建立一个规则化路径,使一些相冲突的政治力量的利益和要求得以表达,释放政治系统内潜在的冲突能量,推动形成稳定的政治秩序和提高政权的合法性。组织化控制主要指政治权力主体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等级严密、垂直领导的行政组织,深入政治系统的各个部分和要素,保持信息畅通、权力贯通,为有效地实施纵向整合建立组织基础,为维护政治秩序动员力量。

有张力的政治秩序主要指纵向政治整合过程不仅能够保持一种均势平衡互相协调的状态,也能够处理各种偏离平衡有序状态的张力系统。在纵向整合过程中,张力能促进各个政治力量互相顺应、遵守相同的制度机制达到团结协调一致,形成一个均衡的体系。过度的矛盾冲突将导致政治系统中各政治力量失衡,使整个政治系统分崩离析、混乱不堪。而过度的纵向整合又会扼杀政治系统中的生机,使政治秩序的各要素受到过多约束,停滞不前。

综上所述,纵向政治整合理论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理论,比横向政治整合理论更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这不仅因为纵向政治整合具有权力主动性的含义,而且因为纵向政治整合能力决定着特定政治主体的生长能力和发展规模。在国家层面,从来都是那些具有高度纵向政治整合能力的政权,才能发展成为大国和强国。在当前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需要不断调和的矛盾,纵向政治整合理论正是适应了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要求,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注释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2版。

《辞海》

胡锐军,《政治冲突、政治整合与政治秩序论纲》,《晋阳学刊》2004年5月刊,第13页。

关海庭,《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181页。

高鹏程,《危机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35页。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2版

4、关海庭,《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5、高鹏程,《危机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3月版

6、【美】布占姆著,杨国标译,《美国的历程(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11月版

7、【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

8、孙立平,《异质性社会·政治整合·政治稳定》,《学习与探索》,1990年6月刊

9、胡锐军,《政治冲突、政治整合与政治秩序论纲》,《晋阳学刊》,2004年5月刊

10、侯万峰,《多元文化主义对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启示》,《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1月刊

11、吴晓林,戴昌桥,《政治整合研究:感念逻辑、问题论域与研究展望》,《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4月刊

12、吴晓林,《国外政治整合理论研究:理论主张与研究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9月刊


试析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创新发展
浅谈解决煤炭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以“四精”夯实储备行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腐败问题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学透视
秦汉“社会转型”中的政治逻辑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对医院保安队伍管理的意义浅论
大学生村官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提高实效性
创新农垦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所在
加强农垦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欧债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