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图书馆的生存之道
作者:肖湘 字数:3035 点击:
摘 要:网络和计算机占据了大学生们生活学习的很大一部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不再是他们索取知识信息的中心。面临网络的冲击,图书馆的未来成为图书馆界最为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图书馆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信息无所不在、无所不容、瞬间获取、有求必应。信息用户无论置身何处,都将利用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口及时、随意获取信息。由于网络的出现,图书馆不在是向人们提供知识信息的唯一主渠道,网络时代知识信息的载体形式日趋多样化、电子图书、电子杂志、网上出版物、网络数据林林总总,为人们提供着不同于传统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信息源。所有这一切,皆对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和服务方式提出了挑战。
1 传统图书馆面临网络的冲击
1.1 服务地位受到挑战
图书馆历来是人类社会文化知识的信息中枢,然而,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中枢的地位,似乎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在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将会受到其他信息服务部门的竞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不再是惟一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一些联机检索机构、出版社、社会ISP服务商、图书馆合作组织都在积极开发信息资源和服务,开发用户和市场;一些企业资本、私人资本也会看中图书馆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作用,觉得有利可图而直接涉足。各种信息机构和市场经济成分的存在,可使图书馆的服务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图书馆如果忽视读者个性化的、深层次的服务要求,不变更读者服务模式,那么其拥有的读者将会越来越少,其优势地位将会而临严峻挑战。当然,服务地位的高低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有生存的空间、生存的价值,在看重价值的信息社会、知识社会里,有价值就能存在,无价值的东西无论自身感觉多么好也必将被淘汰。
1.2 存在形式的挑战
21世纪是网络、数字、智能社会,无所不在的与网络有关的产业、行业覆盖全社会,人们从网络中受益,愿意使用网络,堆满纸型文献的传统图书馆将在几十年后很大程度上变成“博物馆”。21世纪的数字图书馆将是无纸型的“网络信息”世界,现在图书馆馆藏的纸型、胶片型、磁带型等文献全部被加工成能上网流通的网络数字文献,图书馆特色文献的多少、在国家信息服务中的作用将决定它在整个国家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地位。网络环境导致信息过剩与知识贫困并存,要求图书馆信息服务必须创新。社会信息的极大丰富和网络资源的无限争胜,造成了信息过剩与知识贫困并存的局面。社会对广泛而精深的信息服务的强烈需求向传统的读者服务发出了挑战,同时也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服务业蓬勃发展、许多新兴信息服务机构出现,信息服务格局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社会信息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网络信息资源的易用性和一些新兴信息服务商凭借高科技的服务手段、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方式及灵活的经营机制,打破了图书馆独占信息资源的模式,分担了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职能,分流了图书馆的读者用户,强烈地冲击了传统图书情报工作长期依赖的信息交流和服务环境,更凸显了传统服务的不足。
2 面对各种挑战的应对措施
2.1 文献资源将走有特色的建设之路
图书馆馆藏是读者获取知识的物质基础。高校图书馆根据学校学科发展与培养人才的需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馆藏收集范围。长期以来,图书馆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书籍。而阅读纸本书籍也是大家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展,图书馆馆藏类型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购买数据库,收藏了大量电子资源;通过数字化,收藏了一些特色资源。随着网络环境的进一步发展,网络电影、音乐、语音的获得变得更为容易。因此馆藏资源的建设,需要根据形势和需求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面对当今巨大繁多的文献资源,任何图书馆都要考虑自己有限的经费,走自己特色的文献建设之路。
2.2 优化配置文献资源结构
网络时代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是多种类、多形式的,随着人们对文化知识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书籍期刊出版物也如雨后春笋,风光无限。在这种情况下,对文献资源建设要进行合理计划,提高资源质量,优化资源选择,保证重点资源。新型电子读物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现象也相当严重,采编人员要有甄别能力,确保图书馆文献资源质量。
2.3 大力发展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
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图书馆人追求的理想。由于网络技术的出现,这一理想如今可成为现实。通过网络提供联合目录,查询各图书馆的馆藏,以达到馆际互借、资源共享的目的。资源共建共享可以形成馆际之间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从而使图书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重点,形成自己馆藏特点。
2.4 更新服务理念
图书馆服务的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声誉和存在的价值。也是其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以人为本,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满意服务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所认同和提倡。具体做法包括从文献的采集上,充分听取教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经费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地购买读者需要的电子资源,为学校教学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环境布置上,做到宽敞、明亮,为读者提供最佳阅览空间;增加休闲设施,如文艺报刊阅览与咖啡屋,给读者提供休息与交流的场所等。总之,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出发,从越来越多地贴近读者需要,也使管理人员的心态和行为发生转变,创造出一种和谐的馆员与读者之间互相信赖与支持的关系。
3 网络时代对图书馆员综合素质的要求
3.1 良好的思想道德是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图书馆员应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觉悟,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情操是新世纪图书馆员必须着力培养的。只有爱国才能热爱从事的图书馆事业,也才能爱读者,进而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也只有用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抵制和消除由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新世纪的图书馆员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为实现个人目标的具体依托。另外图书馆员应具仁爱好礼的中华美德,应具有对读者的关心,同情心和仁爱之心,讲究礼貌、礼让、礼节,注重礼仪,具有坚忍自强的传统美德。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奋发努力、任劳任怨、百折不挠,做好本职工作。
3.2 图书馆员应具有广博的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社会一直在呼吁培养复合型人才,图书馆员同样应具备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充分熟悉、了解各学科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及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动态;在信息收集、整理分编、分析、推理以及指导读者阅读方面重点上是大有益处的。让自己“一专多能”做个“杂家”,才能适应新世纪图书馆的发展,更好服务于读者。图书馆情报学专业知识包括图书馆学、目录学、情报学、文献学等学科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是图书馆员开展业务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是做一名合格图书馆员业务素质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了这些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图书馆工作实践中得心应手,,真正把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参考文献
[1]田忠政,邱学军.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危机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4)
[2]张淑洁.潘薇.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
[3]乌兰图雅.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生存危机及其应对[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