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读者是图书馆的历史责任
作者:付敬华 字数:4891 点击:
摘 要:作为担负着为人民大众提供精神食粮的县级图书馆,面临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这一新形势要求。如何秉承公共、公开、共享的服务原则,改进完善服务,在新的历史时期担负起新的历史责任,笔者就此谈一些浅见。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历史责任
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的力量。作为知识宝库的公共图书馆,伴随着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为各行各业传递着新知识,输送着正能量,在中华民族走向文明富裕的各个阶段,都放射着智慧的光芒。现阶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食粮”的追求显得更为迫切,因此,公共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挑战,迫使每一位图书管理工作者必须以创新的思维,完善的管理,优质的服务提升工作质量,担当起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历史责任。鉴于此,笔者就如何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职能职责,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谈点浅见。
1 图书馆在新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1.1 公共图书馆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中共十八大明确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建设”五位之中有其一,它的历史地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国书馆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城乡群众生活的重要机构,它保存了人类经纬线上的每段历史,囊括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它博大精深、见证历史、引领未来;它是储存人类知识的宝库,又是精神文明产品的加工厂,是科学文化荟萃的大世界,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是人民群众追求知识、获取信息的摇篮。印度图书馆学之父阮风纳赞指出:“图书馆大门向一切人敞开”、“我们的图书人人可借人人可看”。要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富裕一方群众,只有依靠知识的传播,科技的推广应用才能得以实现。从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和做法可以看出,非正式制度缺陷是人民群众走向富裕的软肋,竞争、文明、开放的文化是修补这一缺陷的能工巧匠。发挥好图书馆应有的作用,以知识强技能,以科技强素质,使它在全面建成小康的伟大进程中提供智力支持。
1.2 公共图书馆可为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时代的发展为文明的光大提出了新的挑战,经济利益的趋向对道德的传承产生着冲击,诱惑着人们的心路走向。道德滑坡、善恶混籍、是非滇倒、荣辱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图书馆作为文化前沿的阵地,理应担当起这一历史的责任,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服务。特别是县一级图书馆,是最贴近生活、最贴近群众的机构,可发挥信息贮量大、覆盖面广的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精神食粮,让更多的人在潜愚默化中受到教育,始终把握好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以道德规范自己,做一个新时期的合格公民。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尽应尽之责,做应做之事,守应守之道。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献计出力。
1.3 发展图书馆事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信息、文化产业中一员的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中心,是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国的先进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鲜明特点,是源于民族智慧,体现民族智慧,丰富和发展民族智慧的表现形式。先进文化可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激励斗志。它能为社会变革提供理论准备,也是用理论说服群众,引导群众的有效过程。任何社会其实都需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以形成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物质力量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能够直接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排头兵的图书馆,必将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发挥着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图书馆应在新时期有新作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不竭动力。图书馆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要加大创新力度,不断调整好工作思路,确定好发展目标,制定好保障措施,才能使图书馆事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1 提高认识是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才能促进工作的整体推进。首先要向社会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图书,认识图书,热爱图书,用好图书。公共图书馆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增进人们的相互了解,有的放矢地进行服务,为他们举办讲座,普及工业、农业、科技、文化、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才会让他们觉得图书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从而把图书馆当成吸取知识营养的桥梁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工具。要发挥思想教育职能的引导作用,凭借优秀书刊及正确理论去陶冶、影响大众,正确认识社会及其发展方向,以致促进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的诚信意识不断提高,使知识文化深入人心,促进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新型的人际关系逐步形成。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自身发展主要依靠政策扶持,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财政投入。因此,要加大对领导层的宣传力度,使之充分认识公共图书馆在传播先进文化,创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确保资金有来源,活动有场地。在具体的宣传形式上,可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举办读书演讲会、故事会、报告会等,还可利用新闻媒体的功能,在报刊杂志登载宣传文章,利用广播、电视举办讲座等方式,从而形成爱书、读书、用书的新风尚。
2.2 提高素质是基础
作为向大众传播文化的公共图书馆,是提供精神食粮的重要窗口,自身素质的提高不容忽视。我国的图书馆正处在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发展,复合式图书馆已出现在世人面前,图书馆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鉴于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不会停留于传统的借借还还的模式中,为各个层面的读者提供各种特色服务,使自己逐步成为既懂传统图书馆操作业务,又懂数字化图书馆基本技能,既有较为广博的科技文化知识,又有自身行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具有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方面修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2.1 素质应提高。首先要提高管理者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特别是要提高管理者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其次要提高馆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要建立起必要的激励机制,鼓励在职人员报考大专院校相应专业深造,派员参加行业组织的技能培训等,从而提高理论水平。
2.2.2 培训要加强。在抓好自身队伍学习提高的同时,还应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发挥其自身优势,走进军营、走进学校、走进机关、走进乡镇、社区乃至村(组),布置培训网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强化对乡镇(社区)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之形成系统网络,让广大人民群众凭借图书馆这块阵地,学到新技术、学到新知识,应用新科技使之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达到在服务基层的同时,煅炼、培养队伍,不断提高馆员专业水平的目的。
2.2.3 知识需更新。图书馆员是文献信息资源与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时代所迫。要胜任知识信息传播枢纽的图书馆工作,就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了解新科技,掌握新技能,提高自身素质。让馆员的素质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优势,创造图书馆浓郁的学习氛围,以此为基础,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2.3 完善服务是保证
提高服务技能,打造自身品牌是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希望所在,因此,每一所为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应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定出有效的运行机制,确定好发展思路,推出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等。
2.3.1 转变方式,改进服务。面对信息时代对图书馆的震撼和挑战,必须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运用和管理,使新兴媒体成为宣传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改变坐门等客的传统观念,对目前的现状要有危机感。要适应社会发展,变“以藏为主”为“藏用结合,以用为主”。变“方便管理”为“方便读者”,树立读者至上的观念,为创建和谐村社、和谐机关、和谐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要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空间,延伸服务领域,围绕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的产品开发,提供信息咨询,提升服务功能,以新的服务方式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所需。
2.3.2 重视收集,彰显特色。要从注重收集那些与地方离得最近、联系最紧的一些资料为突破口进行文献收集、整理,如地方志、年鉴、文史资料、乡土教材等培育一方人物,宣讲一方盛事,传承一方美德,营造一方繁荣,宏扬一方精神等等。通过吸收这些优秀成果,让本土人看本土事,让本土事育本土人,让本土史壮本土魂,让本区域自成和谐,共谋发展。就曲靖而言,就是要加强对爨文化、珠江源文化等的研究,不断挖掘其历史底蕴,并以此为线索,不断延伸或拓展研究领域,使地方文化不断得到丰富,民族精神得到光大,城市品位得到提升,群众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推动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构建富裕、开放、文明的和谐社会。
2.3.3 拓宽领域,延伸事业。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其天职就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全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形成人民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筑牢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拓宽领域,优质服务是获取读者信任的最佳方式。这就要求图书馆人坚持以人为本,主动上门服务,特别是对那些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要做到送书上门,还书上门,既向他们送去知识、又带去温暖。另外,采取与社区、部队、企业、学校共建图书馆的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服务范围,打破坐守家门、足不出户的作风,走出馆门,,面向基层,让更多群众受益。
2.3.4 立章建制,运行有序。建立起必要的人才管理制度,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确保工作人员有进有出的良性循环,是注入生机与活力的有效方法。要将图书馆事业视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一起部署,同步实施。同时,建立健全县级领导协调机构,实行领导挂钩部门,统筹协调工作。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建立目标责任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完善和谐文化的引导,鼓励、扶持、调节机制,把此项工作的成效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内容。加大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对现有编制、岗位进行清理,做到因事设岗,因能力上岗,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真正把竞争机制引入单位。只有坚持全员实行竞争上岗,并将工资、奖金与工作能力、工作业绩挂钩,达到奖勤罚懒,责任兑现之目的,才能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形成有序竞争的发展态势。还要以宽广的胸襟发现和引进专业人才,为他们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从而壮大整体力量,推进图书馆的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图书馆作为一种传递知识的载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发展空间。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创造性的劳动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他们增长知识,脱贫致富新的活力和动力,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尚若如此,公共图书馆一定能够获得大众的认可,赢得各方的支持,以矫健的步伐走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
参考文献
提升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
——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