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高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作者:金笑萍 字数:2648  点击:

摘 要:当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政府有必要通过税收政策鼓励用人单位的参与度,通过在高等教育法中增加相关条款或利用政府相关项目的拨款来提高学校开展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文章探索了工学结合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利弊,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教学制度改革

1 树立教育、生产和个人多赢的工学结合观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4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的论点,深刻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从教育与劳动就业联系的角度考虑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这两个独立过程以现代科学为结合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状态。毫无疑问,这一认识从理论上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逻辑关系。然而,两者的结合离不开市场这一平台,因为市场无时无刻不在用它那无形的大手调节着生产、教育和个人的关系。从人才培养的视角看,受教育者在市场条件下的个人需求不容忽视。今天,当我们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新的条件下重新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就必须将它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职业发展需求,从而不仅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得到发展,为生产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而且使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得到满足。

2 制定推动我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根据国外的经验,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和条例来协调和支持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具体地说,我国工学结合中涉及的学生安全、技术保密、成果分配和学生待遇等方面的立法还不健全。各级政府在人事、财务、奖惩、信贷、税收、考核等方面尚未制定配套的支持工学结合的倾斜政策和鼓励性措施,如企业参加工学结合不能像职工教育那样将费用列入成本,也不能减免教育附加税,从而抑制了他们参加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通过制定政策来鼓励用人单位参加工学结合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英国政府规定,如果企业和学校实施“三明治”计划,安排学生到企业工作,联合培养学生,企业可以减免教育税。同样,加拿大政府也通过退税政策来鼓励用人单位参加工学结合。

在学校方面,由于开展工学结合不仅要增加许多工作量,如联系用人单位、组织用人单位对学生面试等,而且还要增加许多开支,如联系工作的差旅费、通讯费,以及学校相关人员的工作量津贴等,加上很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工作无法支付报酬和津贴,甚至还要向学校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培养一个工学结合的学生比一般的学生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而目前我国政府在这方面不像有的国家那样有专项资金,因此许多学校由于经费的原因放弃了工学结合的实践。国外的经验显示,在工学结合发展中,对学校的经费支持十分重要。如美国 1965年通过、并在1968年修正的高等教育法规定,“发展中高校”可以利用有关条款规定的款项建立工学结合发展计划。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也有类似的政策规定。

综上所述,,在当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建设重要内容的时候,政府有必要通过税收政策鼓励用人单位的参与度,通过在高等教育法中增加相关条款或利用政府相关项目的拨款来提高学校开展工学结合的积极性。

3 探索与劳动力市场相结合的工学结合市场化运作方式

工学结合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主要特点集中在“工作”上,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里的“真实”是指有竞争、有报酬的市场环境。从市场化的角度看,这一目的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设计自己的行为;二是实现劳动力的等价交换。事实证明,工学结合的这一做法很受学生的欢迎。

工学结合市场化运作的关键是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学校的观念转变和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在观念方面,要对工学结合重在能力提高、宽专业对口等有正确的认识;在管理方面,要将学生的工作场所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拓展;对学生工作质量的规范化调控有严格的制度和措施;完善学分制管理,提高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改革学校的机构设置与功能,提高学校对外协调能力,尤其是与劳动力市场的协调能力。

4 结合国情,探索工学结合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的改革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要求产学合作、工学结合走国际化的道路,即不同国家的学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跨国实践的机会,从而为学生的就业拓宽视野,也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培养人才。与发达国家不一样,从教育内部的角度看,我国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现阶段的主要问题不是国际化,而是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国外高等教育多半采用完全学分制和模块式课程设置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专业教学内容许可和职业需求的范围内自我选择。我国由于多半实施学年制,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的余地不大,已成为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一个瓶颈;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多半只停留在模式的结构和运作等基本层面,较少触及这一模式中课程究竟如何设置,教学方法如何取舍等问题。随着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深入进行,学和用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直接,学生和企业对学校的课程提出很多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很有必要将我们的探索深人到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使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更好地适应我国的具体国情,朝纵深发展,提高它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3.

[2]教育部.高教简讯:第7期增刊[J].1966—02—19.

[3]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C]//十一后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教育文献汇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07.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8.

[5]成有信.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1982(01).

[6]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浅析高职英语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问题及发展途径探讨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之探究
高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
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困境和应对措施
高职院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
高职教育可以借鉴半工半读的技工教育模式
“微时代”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探讨高职辅导员如何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外语口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高职《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材建设初探
基于多层次分析法的高职物理教改效果研究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特征探索
浅论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模式问题及改进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万方网查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