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教全科大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研究
作者:李梅娟 字数:2537 点击:
本研究选取小教专业的学生70名,采用改编的教学实践能力自评表测查双语教育背景下的藏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在教学实践能力上的差异,结果显示:汉族学生总体教学实践能力较强;学业成绩对藏族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影响较大。
关键词:藏族;汉族;大学生;教学实践能力
1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学校对于教师自身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对未来从事小学教育的学生们,具有多种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还应该发展教学实践能力。由国家教委师范司组织编写,李克东主编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一书则认为“教学能力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等[1]。王晓云认为广义的教学实践能力主要指以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从事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而狭义的教学实践能力则是特指学科教学基本技能[2]。李建芹等人认为就小教专业的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应该同时兼顾两个方面——一边通过授课完成学生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储备,一边通过不断的实践演练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3]。基于以上的理论,本次研究选择有校外见习经验的藏族和汉族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考察藏汉双语教育背景下的藏族学生和普通教育背景下的汉族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特点。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小学教育专业的藏族和汉族大学生各35名,,其中男生19名,女生51名其都有三次校外见习的实践经验,在学校培养全科教师的模式下进行了两年的专业课学习,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2.2 研究方法
该测验量表根据冷蓉的能力自评量表改编而成,共14个项目,KMO值为0.857,Bartlett达到0.05的显著水平,经正交因子旋转后分为四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教材处理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把握课堂能力” 该量表量表的整体Cronbacha系数值为0.866,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a分别为0.676、0.757、0.761、0.685。根据统计学观点,任何测试或量表的信度系数在O.600以上,表示测验或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及尚可,因此说明此次调查的能力自评数据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量表是比较可靠和稳定的,测量结果可信。
3 研究结果
3.1 汉族大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1.汉族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总体情况
汉族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四个因子由高到低依次是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把握课堂的能力,可见,汉族学生的教材处理能力和把握课堂的能力比较弱,在编写教案、把握教材重难点、板书设计与运用、语言表达、组织教学和控班能力上有所欠缺。
2.不同性别汉族学生的实践能力
汉族学生总的教学实践能力女生略高于男生,分项比较,女生的教学评价和把握课堂的能力高于男生,而课堂教学和教材处理能力低于男生,且后者达到0.05的显著水平(F=4.68,P=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