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如何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规避监控假说的探索

作者:郑春生 字数:5250  点击:

摘 要:根据克拉申的语言学习认知规律,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无法回避监控行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在学习初必定会涉及到语言与文化的代入问题。本文根据监控假说,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探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监控行为的可能性,以及创造有效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一定场景下可以由学得过渡到习得阶段,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新生的学习兴趣,并探索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第二语言应用能力的可能性。

关键词:监控假说;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语言环境;习得—学得区别假说

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重点项目 编号:W2010-173

1 第二语言的认知规律是熟能生巧

语言虽然是一门工具,但语言的学习规律从来就是不可小觑的学问。第二语言学习中有无数的规律,其中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是由著名美国语言教育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提出的外语语言学习假说。是其第二语言研究5大假说之一。其他假说分别是习得——学习假说或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以及情感过滤假说。克拉申认为监控假说与习得---学得区别假说密切相关,它体现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内在关系。那么,习得与学得,或者学习有什么区别呢?

该假设认为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作用各不相同。相对而言,语言习得系统,也就是潜意识语言知识,才是真正的语言能力,举例来说,我们的母语都是潜意识语言。而语言学得系统是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只有在第二语言运用时起监控或编辑作用。他还提出这种监控功能可在语言输出(说、写)前,也可在后。但它能否发挥作用还得依赖于三个必要条件: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即语言使用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是否注意语言形式,即语言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也就是说,必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是否知道规则,语言使用者必须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概念及语言规则知识。也就是说,只有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监控假说才发挥作用。想象一下我们在说话时的状态,虽然我们也有思考过程,但这个思考过程更多集中在内容上而不是语言本身,表达时,一般而言,人们也注意的是说话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没有时间去考虑语法规则。因此在说话时,如果过多地考虑使用语法监控,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语法错误,说起话来就会磕磕绊绊,妨碍交际进行。相对而言,就语言的美感与严谨来说,人们在书面表达时情况要好得多,因为作者有足够的时间推敲字句,斟酌语法的对错。但书面表达的效率却比口语差。

之前的先行研究多注重理论本身的正确性验证,以及如何设计好教学内容方面。而在实际教学中付诸实践的则不是很多。

监控假说完美的解释了语言学习中的障碍所在。语言作为工具,必然要求掌握者的熟练度。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过多的监控行为,则无法摆脱初级者的标签。

在中国,自古就有熟能生巧这一说法,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中则反映为习得与学得的区别。习得学得假说是也是克拉申的著名假说。人们在母语的使用上是习得(acquisition)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对于现象作出的下意识反应,这个过程不需要高超的技巧,即使是智力不高的人,掌握起来也得心应手,为什么在学习外语的时候就要变得晦涩艰辛起来呢。原因便在于人们在第二语言的学习是学得(learning)的,在使用上,由于母语的存在,输出时要产生大量的监控行为,可以想象,使用第二语言伴随着不断的纠错,验证过程,那么如何可以流畅自如呢。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已经无处不在。相信每个人在刚接触打字时都会有一个困难的起始。我们要对比每个字母在键盘的位置,所以打字速度无比缓慢。但这个过程随着我们大量的练习、运用后消失了。这个打字的技能已经转化为我们下意识的行为,不需要思索来完成,所以我们可以飞快的在键盘上敲击,没有停顿。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上,我们的认知过程也是如此。只是对于非母语语言来说,即便是专业的学生,练习跟使用的环境也不是很多,这便导致了很多人苦学十年英语,却往往在使用时张口结舌。

2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商务英语的学生,英语基础往往不是很高,高考英语成绩一般在80分左右。但学习热情很高,并且对于快速提高英语技能,尤其是口语技能有较大的渴望,可塑性相对较强。具有非常好的群体特征。然而传统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教学内容死板,可以看作是本科英语专业的减压版。并不能很好的适应该层次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学生学的辛苦,教师教的痛苦是每个高职英语专业的真实反映。即便付出十分的努力,往往成效甚微,课堂气氛沉闷。其实学生心里是想与教师作出良好互动的,只是碍于水平,且无法摆脱监控行为的存在,因此无法张嘴。

3 规避监控行为的探索

无论如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问题在如何进行,笔者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验取得突破。

首先,笔者对商务英语专业新生入学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初衷意在分析出学生的相应第二语言掌握水平,以及缺陷所在,根据学生程度由高至低分出ABC三个不同层次,并针对设计后续的实验。实验为场景模拟对话,由学生分组完成。每组都有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分配给每个学生不同的身份,针对不同身份设计出一系列对话。当然这个准备工作需要耗费大量心血。首先,必须要求实用性,必须是真实的商务口语语言。其次,对话尽量要有一定可选结果,以便应付不同情况,但不宜过多,不容易记诵。实验贯穿整个学习期间,从早自习一直到晚自习结束。每日不少于4次,由学生分担不同角色执行固定场景日常行为及交流。整个过程不许有母语的渗入。实验的目的在于将学生对于特定情境的英语输出习惯反射化,减少监控行为带来的迟滞,从而消除交流中的障碍。

当然,或许有人担心是否会形成思维模式化而不够灵活,比如有的西方人曾经说过中国学生就像是一台输入“How are you?”一定会得到“I’m fine, and you?”的机器。其实大可不必,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我们的对象是英语底子不高的人群,对于应用层面的迅速提高要远远重于学术性的探讨。其次,人是在不断吸收信息并反馈中成长的,工具性的技能不同于研究性的学术,当量的累积到达某个点时,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根据辩证法来看,这是必然的规律。一个将来要从事商务英语相关工作的人,未来的发展恰恰取决于基础层面的深厚与否。也是出于这个考量,我们可将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个月):A层次为反应组,B层次为反射输出组,C层次为实施组。在该阶段C组的主要任务为对不同场景下的行为作出相应指令性语言输出,该输出行为单一固定,由教师将场景输出语言头一天事先布置下去,学生读熟并记牢。场景变换频率为期两周。B组的主要任务为反射性语言输出。该组对C组的指令作出单一固定反应,输出语言也由教师头一天事先布置下去。A组为反应组,由相对程度高的学生组成,该组可在固定反应的基础上有一定自由性发挥,,固定反应对话由老师事先布置,但不要求学生背诵,可作为参考。但自由性发挥为非强制性,但反应时间要有限制。C组同学尽可能设定为管理层,一方面可以提高兴趣,另一方面语言相对固定,指令性语言多一些。假设第一场景设置为新员工加入,对话可能由以下系列对话组成:

场景1:

BOSS(from C组):Susan, this is John. He’ll join our company next week.

Susan(from A组):Hi! Nice to meet you!

John(from B组):Nice to meet you!

BOSS: Susan, you show him around and introduce him to those guys.

Susan: Ok! John, this way please. (optional conversation可由A组自由发挥)

场景2:

Susan: This is marketing department, there are 4 guys. Look! All in here! Hi! Guys. This is John from Technical Support Department.

Tony(A组): Hi

Joe(B组): Hi

Jones(C组): Hello!

Jenny(A组): Wa!!!!!

场景3:

Tony: 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e fish? Jane.

Jenny: Don’t put it that way, care your words! Remember? You are also the one fresh here before!

Tony: Just kidding, no offense at all.

Joe: Jane is right, Tony. By the way, do you have any plans tonight? How about a drink?

Jones: Oh, I’m in!

实际上,每个场景都不是孤立的,场景1的人很自然地走入场景2跟场景2的学生继续发展情节。教师应尽量将场景联系到一起。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尽量追求场景布置的真实化。对话不追求难度,但一定要有实际感,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语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每个场景任务重复多次。可以3天到一周一个循环,然后布置新的场景。就口语条件反射输出而言,我们在这个阶段的目标可定位为C组同学掌握100-200句职场用语,B组与A组200-300句职场用语

第二阶段(三个月)角色不变,下达场景任务,教师可布置辅助对话语言,但不要以固定对话形式给学生,场景任务固定,对话则由学生独立思维完成。教师也要参与角色并全程录音,在学生对话的基础上改良重新布置对话场景任务,并将对话相对固定下来,该阶段不再区分ABC三个层次学生的任务。力求要求巩固之前的反射对话,并在此基础上增加200-500句职场用语,视学生完成度而定。

第三阶段(4个月)在该阶段,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场景任务,没有辅助对话布置。该阶段对话尽量向商务谈判靠拢,视学生掌握程度,如能达到全程用英语交流,则可以转换为固定时间英语角加场景任务的形式。

整个实验计划使学生能掌握职场用语1000句左右,如果完成有困难,可适当将为500句左右。当然,在实施方面可以灵活使用,但一定要辅以奖惩制度和适当的激励机制强制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该环节强调的是不加以监控的反射型语言思维,所有的反应速度为第一考核标准,不考虑语法的正确与否,突出强调反应速度考核。所以布置的场景不宜过多,因为要进行多次重复强化。一定不要本末倒置,变成学习新句型,新对话的过程。词汇的扩充不是该实验要实现的目的,重点在于锻炼学生的张口能力及语言思维习惯。可以考虑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场景,如谈判,聚会,日常办公室工作等等。

4 规避第二语言监控行为的分析:

对于习得及学得的研究,监控假说本身是较为成熟的理论。已经在多个研究中得到证实。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第二语言水平一定是一个量变到质变飞跃的过程,别无他法。如何在语言学习中规避监控行为,要求语言学习者进行大量机械性的练习,而帮助学习者进行相应的训练则是每个语言传授者的义务与责任。

对于高职高专英语教育者来说,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语言思维习惯尤为重要。相比将大量的语言现象强塞入大脑来说,提高学生的语感以及第二语言思维模式将会使他们在今后的一生受用无尽。反射性的语言习得系统形成一定是在弱化潜意识下的监控行为获得的。随着我们的努力,相信新的探索定会给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带来一些新的气象。

参考文献

[1]RodEllis.1985.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

[2]S.D.Krashen.1981.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Oxford:PergamonPress.

[3]林卫萍 张承祖 外语学习中的监控假说和元认知监控研究 《中国成人教育》 2009年 第06期

[4]冯磊 董开玉 郝志平 克拉申“语言监控”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信息》 2011年 第30期

[5]段于兰 克拉申输入假说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2年 第06期

[6]梁树芬 Krashen的二语习得假说对英语学习者的启示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0年 第01期

[7]王丽萍 克拉申监控理论述评 《学术交流》 2007年 第05期

[8]李玉先 影响语言输入的因素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 第01期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的意义探讨
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浅析高职英语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问题及发展途径探讨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之探究
高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
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困境和应对措施
高职院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
高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高职教育可以借鉴半工半读的技工教育模式
“微时代”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探讨高职辅导员如何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外语口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高职《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材建设初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万方网查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