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构建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外融通核心素养”框架

作者:陈蕾 字数:4207  点击:

[摘要]广东碧桂园学校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借鉴21世纪5C核心素养,融合国际文凭组织十大培养目标、PISA全球胜任力、教育4.0全球框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四个学会,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及现实需求,依托二十余年国际化办学经验,进行了中外融通的核心素养研究。在保证中国发展核心素养原有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完整性的基础上,补充强调“沟通合作”这一素养,整合为七大素养。学校基于中外融通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外融通课程体系,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领袖品质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外融通;沟通合作

一、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核心素养作为人才战略的核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对象。钟启泉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发展的DNA,旨在勾勒出新时代新型人才的形象,规约学校教育的方向、内容与方法[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2],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其中,在核心素养的研究方面,课题组提及美国“核心科目和21世纪主题”时,指出“交流沟通与合作等与人格有关的要求,不仅成分少,而且与人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严重脱节。”[3]本文试从“现实需求”“国际视角”“学科课程标准”三个方面,探讨补充强调“沟通合作”的重要性,并界定这一素养的内涵,以期丰富核心素养框架。

二、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核心素养的研究综述

(一)从现实需求层面探寻

从世界需求来看,全球迁移的规模史无前例,根据联合国人口司(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全世界移民总数达到2.72亿人。[4]人口迁移无处不在,多元化已经成为世界的常态,全世界的学校都承担着一项根本责任:教会学生面对差异和复杂性。其中就包括增进关系、有效沟通、协同工作、尊重差异并从多样化中获益。[5]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对教育来说至关重要。

从国家需求来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第九大战略任务是“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习近平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精神,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学会理解多元文化,加强沟通合作,为国家乃至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从国际视角层面借鉴

国际文凭组织是世界公认的国际教育的领跑者,开设有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一贯制课程。它的十个培养者目标之一就是善于交流,明确学生需要有效地开展协作,注意倾听他人及其他群体的观点。而在其他培养者目标中,尊重世界各地人民的尊严和权利,欣赏自己及他人的价值观及传统这些特质,构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亦属于沟通和合作的范畴。

OECD组织和哈佛大学共同发布的《PISA全球胜任力框架》以及世界经济论坛教育4.0中,均不同程度上强调了“得体和有效的互动”[6],以及“人际关系”技能[7]。

(三)从学科课程标准层面归纳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养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

根据义务教育2011年版19门课程标准,高中阶段2003版16门学科课程标准的分析统计,提及频次在100-420次的素养包含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和奉献等[8]。课程标准对沟通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大都有所涉及,体现了我国教育对培养学生沟通和交流能力的重视。

因此,“沟通合作”,尤其是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沟通和交流的能力,社会参与能力,是国际社会和教育组织共同关注的,学习者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素养。而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设计中,沟通素养和合作素养同样被列为未来教育的两大素养。[9]

三、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

广东碧桂园学校的做法是保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原有的六大核心素养不变,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更加重视六大核心素养中分散到各部分的与“沟通合作”相关的素养,另一方面在“社会参与”部分增加“沟通合作”这一素养,把国际教育组织、专家、学者广泛认可,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没有明确提出,并且合法合规的关于“沟通合作”的素养内容补充进去,从而形成校本化的七大核心素养。

“社会参与”方面,重在强调能够处理好自我和社会的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与不同对象有效沟通思想的能力,并能够权衡他人的观点。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他们还需要认识到不同的对象如何从自身的视角解读信息,背后的文化、地理、宗教等各项因素。学会共处,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团队中合作与工作的能力,也是处理好自我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广东碧桂园学校结合校训“明理、创新”以及IB的培养目标,在“社会参与”方面补充“沟通合作”这一素养,包含乐于合作、善于交流、通情达理三个基本点,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加突出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交流能力。

整合后的中外融通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四、中外融通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广东碧桂园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基于中外融通的七大核心素养展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根据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要求。沟通合作这项核心素养,因其实践性、综合性和体验性的特点,及其发生在现实情境的需求,一方面要通过学科课程落实,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交流,包括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要通过活动课程,尤其是广东碧桂园学校校本化的行知课程进行培养。

广东碧桂园学校行知课程是以教育部颁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为指引,深度融合国际文凭组织CAS(创造、行动、服务)活动课程要求,以核心素养为横坐标,以学段和年级为纵坐标,以世界为教室,规划和设计而成。包括幼儿园和小学部的“英语村课程”;幼儿园的“成长中的我”乐行活动课程;小学部的“世界儿童·共享地球”徒步研行活动课程;中学部的“青春毅行·跨粤成长”中华文化徒步体验探究活动课程;高中部的“一带一路骑行活动”“中国周支教服务活动”“国际青年成就奖活动”课程。

在落实“乐于合作”层面,以“中国周支教服务”活动为例,该活动从计划到实施,都由学生自由分组、自主完成。学生需要自行组建团队,每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分工合作,用两个月时间,自主联系支教学校,与当地学校校长保持密切联系,全面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及缺乏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并对本组活动进行周密而详细的计划,包括前期筹款与各项准备工作、出行方式与食宿安排、活动期间的每日活动方案与课程设计方案等,这些都是对他们合作能力的锻炼。

在落实“善于交流”层面,随着全球化、数字革命、世界迁移成为21世纪主要趋势,学生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来应对以多元化为常态的世界,具备跨文化交流的技能,尊重和理解多重的语境和习俗。幼儿园和小学部开设的英语村活动课程,仿真全英环境,模拟全球移动,提供浸泡式英语学习体验,由拥有专业经验的国际教师带领学生模拟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放眼世界,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高中二年级开展“世界文化遗产骑行活动”课程,用两周时间骑行荷兰、比利时、法国,学生在骑行过程中,品味博物馆封存的文化,进行深度跨文化探究,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多重语境和习俗的挑战。

在落实“通情达理”层面,小学部的“世界儿童·共享地球”徒步研行活动课程,2019年选择在香港麦理浩径,在三星难度的第三段线路,正好碰上台风过境,大家从黄石出发,一个紧跟着一个,绝不轻易掉队。同学们之间相互扶持,体力好的同学主动帮助体能比较弱的同学背包,稍微落后的同学杵着登山杖也咬牙坚持。大家守望相助,互相搀扶,迎难而上,向极限挑战。小小年纪的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超人的毅力,诠释了什么是通情达理,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战胜自己。

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DNA。广东碧桂园学校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的中外融通的核心素养研究,强调突出沟通合作这一素养,丰富核心素养的内涵,并进行了一系列实践研究,以期为建立我国面向未来的现代课程体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未来教育提供参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01):3-25.

[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S].中国教育学刊,2017(10):1-3.

[3][8]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第1版.

[4]UN News. Number of migrants now growing faster than world population, new UN figures show[EB/OL].https://news.un.org/en/story/2019/09/1046562.

[5](美)韦罗尼卡·博伊克斯·曼西利亚,安东尼·杰克逊.全球胜任力——融入世界的技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5-6.

[6]OECD.PISA 2018 Global Competence[EB/OL].https://www.oecd.org/pisa/innovation/global-competence/.

[7]World Economic Forum.Schools of the Future:Defining New Models of Education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EB/OL].https://www.stdlibrary.com/p-1113751.html.

[9]刘坚,魏锐,刘晟,刘霞,方檀香,陈有义.《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03):17-21+113.


基于精益化管理理念的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研析
论赛珍珠跨文化“中国小说”儒家仁义观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职业理想的正确树
构建学习型团队的个体因素分析
基于matlab在电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实验仿真板的单片机教学研究与实践
关于中国水资源管理现状的思考和改进措施
浅析中国会计文化建设
高专院校美术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探索
强化学校红十字会自救互救教育职能,探索中国特色学校
基于复杂性理论的知识创新与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关于发展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的探究
基于品牌价值的文具产品识别(PI)研究与设计
中国汽车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浅析物流企业构建安全文化的必要性及手段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万方网查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