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灵活激“动”

作者:张务光 字数:2535  点击:

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这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灵活激“动”呢?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关键词:课堂教学;灵动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285-01

1.激疑导思.促学生脑“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课前提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这是疑问产生的土壤,学生质疑的基础。通过预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又授予其方法,这样学生质疑的质量就会较高。有的追根问源,有的辐射探究,有的从理论和实际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中提出间题,等等。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对学生的疑问要认真分析,挖掘疑源,将其纳入教学的主要内容,使课堂的讲解更具实效性、针对性。

2.小组合作,激学生口“动”

2.1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细化任务——为学生搭建口“动”的平台

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一组。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要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的差异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为学生搭建一个互补的平台,创造口“动”的前提。

2.2 深入小组、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口“动”的能力

要开展深入有效的小组活动,教师应担负起指导者、参与者、观察者、信息反馈的收集者等多重角色,加强在小组活动中的指导,并善于疏通引导,充分激发和持久的维持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在小组活动中受益。

3.体验成功,在快乐中心“动”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我们,应多给自己的学生创造一些表现自己、展示自我的机会,更要让自己的学生在尝试成功中培养起自信,怀着积极高昂的心态迎接生活。

3.1 体验贵在参与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生活就是教材,在生活当中,我们的学生面临着各种问题,面临着各种困惑,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要学会去判断,去选择,去认识,而单纯的教育是不容易做到的。因此,要尊重他们的天性,尊重他们的自然生活,要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利用生活事件、运用生活问题等,去引导他们听一听各种问题,引他们认真去思考,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建议,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又进一步“学会生活”。

例如在学习“培育高尚情感”时,我播放了一段青年勇斗歹徒的实况录像,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分析,并加以点拨,从中提升了学生对道德的认识。真正促使学生心“动”起来。

3.2 快乐让人心“动”

学习也是如此。成功带来的快乐不仅使优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而且使差生,那些学习上很少取得成功的学生,也能转苦学为乐学,产生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注意“乐中学”,更要讲究“学中乐”。在日常学习中,成功与快乐是经常联系在一起的,而且两者有一种循环反应,学习成功率越高,情绪越好,反之则情绪越来越低。因此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不断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建立“成功、快乐”的良性循环机制。要帮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态度”。

4.实践操作,引学生手“动”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给学生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可通过多种手段(包括语言感染、图画演示、角色表演以及运用现代化的电教媒体),变无声、单一的书面语言的生动、立体的形象,创设出符合中学生心理特征的情境,营造出贴进生活,易于产生共鸣的氛围,增强学生的体验,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在不知不觉中手“动”。

如我在教《集体的力量》时,让学生小组做“顶球”的实验。让他们每人限用一指头,自己试一试能不能把球顶起。然后,看看你们怎样才能把球顶起。随着一声声口令“一二三”许多小组都把球顶了起来。学生在动手实验当中真正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可见,创设合乎实际能营造氛围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在动手的过程中感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多样评价,引学生行“动”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评价,正面的肯定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增强参与教学活动的信心,从而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5.1 采用星级评价,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在教学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每一次经历的测试,都是自信心的良好时机。因此,在考试(期末各学科整合)与评价中精心呵护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上,我采用“送星星”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评价与鼓励,让他们在“数星星”所带来的快乐而自豪的心理体验中对学习充满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

5.2 建立多元评价,让评价更全面、真实

在学期期末评价中我把孩子和家长都融合到评价中来,让大家共同参与评价。在我们的评价中有孩子的自评、同伴的互评,更有亲切的“爸爸妈妈的话”和“老师的话”,每个人都参与到评价中,每个人都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充满爱意的鼓励行评语中,孩子们体会到成功与收获,并自觉进行反思与诊断、正是这种“多元的主体评价”方式所带来的信任与期望,使每个孩子都感到“我能行”,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我要“行动”。

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更体现了以“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精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相信,只要每一位老师都能够用心去对待自己的每一位学生,给他们爱,让他们表现,让他们真正“动”起来,体验他们的成功,那么,道德与法治课就一定不再是枯燥泛味的“老生常谈”,而是充满快乐的七色舞台,是学生和教师齐鼓合鸣的舞台,它将给教师和学生更多遐想和空间,演奏更加和谐优美的“乐章”。


浅谈元素点、线、面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汇率变动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与发展对策
煤炭建设工程成本分析与控制
中小企业审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浅谈馆藏照片档案的保管利用
浅谈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
浅谈我国传媒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博物馆藏品开发与利用
通过分开探针痕迹与封装焊线位置从而避免产品ILD的损坏
一种控制电缆编号方法与规则的应用介绍
浅谈铁路大型桥梁墩身施工的技术控制
浅谈几种常用的隧道超前预报方法
浅谈新媒体在铁路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万方网查重 网站地图